||
《中国矿产志》合著方式感想:东京帝大地质生顾琅主笔,仙台医专生鲁迅润色
——《中国地质略论》可能是鲁迅与顾琅的合作,化名“索子”发表与时局有关
——《中国地质略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论文,而是反抗矿权控制的斗争檄文
陈昌春
顾琅、鲁迅合著的《中国矿产志》是近代早期的重要矿产著作。
然而,在顾琅、鲁迅与合作的方式与程度上,不同的研究者的认识有别。一些鲁迅先生事迹研究者曾认为该书实际上主要或全部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比如,鲁迅研究的权威专家唐弢先生曾基于该文的文笔认定该书全由鲁迅先生一个完成。唐弢先生在《重订鲁迅著译书目》里寥寥数语:“《中国矿产全图》,托名与顾琅合编,广告见《补遗续编》,另一广告并曾单独由顾琅出面。全图未见。”顺便说明一下,唐弢先生在起初判断《中国矿产志》为鲁迅先生独立所作之后,或许与受到地质学界认为就是如书籍封面所示、由顾琅为主、而不是鲁迅先生为主的影响,时隔几年后在《鲁迅著作版本丛谈》(1983)发表长篇文字更正观点,并强调是“鲁顾二人的共同创作,不能顾此失彼”了。
在鲁迅作品的研究者中,对《中国地质略论》与《中国矿产志》的文章体裁,也存在观点分歧。鲁迅研究的主流观点看来是视为鲁迅完成或参与的原作。南京大学外语教授陈奇先生发表文章认为,这两篇著述实质上都是译作。
下面对来龙去脉进行一些回顾与介绍:
1959年的《〈中国矿产全图〉在我店发现》一文称:“鲁迅先生在日本中止学医后,在东京从事文学活动开始,出版了一本《中国矿产志》。此书托名与江宁顾琅合编,其实是鲁迅先生一人写成的。”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 上 征求意见本)(1977):“《中国矿产志》原署“江宁顾琅,会稽周树人合纂”,实际是鲁迅一九O三年至一九O五年在日本留学期间编写的一本记述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情况的书。初版于一九O六年七月二日在日本印刷,由上海文明、有正、普及书局发行。” 《鲁迅笔名索解》(1980)一书称:“周树人系鲁迅的原名,后来亦用作笔名得名于1898年。在鲁迅著作中首见于《中国矿产志》一书。该书于1903年写成,1906年由普及书局最先出版。出版时,虽托名与顾琅合编,实则系鲁迅一人执笔写成。”
在《中国矿产志》真实作者问题上,唐弢先生的误判影响深远。比如,2019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作家的编辑历程》一书沿用了已经被学界否定的“鲁迅托名顾琅写作与发表”的离奇说法 。
在鲁迅署名方式,也有文献错误地把《中国地质略论》的笔名“索子”混淆成《中国矿产志》也署名为“索子”了。如2019年出版的 《<浙江通志> 第61卷 地质勘查志》)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鲁迅(署名“索子”)与顾琅全著《中国矿产志》”。
当然,对《中国矿产志》作出正确判断的著述也不缺乏。比如 《简明地质学史》(1985)指出此书的主要作者是顾琅,不是周树人。同时,《简明地质学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说明理由。 《实用方志编纂研究[M]. 1989》一书介绍:“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的鲁迅和另一名在东京帝国大学留学的顾琅合著《中国矿产志》,在东京印刷出版,著名教育家马湘伯写了序言。全书22章,约3万多字,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地质矿产的专业志。”
鲁迅先生的同学沈瓞民先生的《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介绍:“我和祝凤楼被指定搬进的寝室,当时已有六位同学住着,这就是写信给我的鲁迅、刘乃弼、顾琅、张邦华、伍崇学和陈衡恪。他们早一年进弘文,是一九O二(壬寅)年三月东渡的。…..如鲁迅和顾琅合编的《中国矿产志》一书,《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已收入。唐弢《编校后记》说:我们试把这本书和同一时期发表在《浙江潮》上的,由鲁迅先生个人署名的《中国地质略论号一对照,可以看出内容和文笔完全相同,确是鲁迅先生一人的作品。......但据我在弘文时目睹,确是两人合作的。书中有一部分是顾琅所写。顾琅为人噜咻,“文如其人”,文笔不信达。再由鲁迅重抄,加以润色是有的。《浙江湖》,发表署名仅一人,这是当时风尚。”
《鲁迅年谱长编》介绍,按照出国前后学校的指定,鲁迅先生应该在东京帝大进行矿产类专业的学习。然而,到了日本后,在东京上了短暂的预备学校后鲁迅先生违背学校的指派,执意改读医学专业,并动员其他几位同学也不学习矿产类专业。试想,鲁迅先生在极度抵触矿产类继续深造的背景下,还有心牵头与主笔《中国矿产志》的写作吗?鲁迅先生不但自己抗拒在日本学习采矿,还动员同学一块儿抵抗学习采矿。一个“抗矿”到底的强硬派,反而抢着编写《中国矿产志》,我觉得不太可能。反过来,他的同学顾琅是进入了东京帝大攻读矿产类专业。不谈其他,撰写《中国矿产史》需要的大量文献如何获取?鲁迅先生已报考仙台医专并被录取。仙台医专有《中国矿产志》需要的大量文献吗?
可以基本肯定的是,《中国矿产志》并不是译作,而是顾琅先生充分利用东京帝国大学所藏中国文献,辛苦耕耘的结果。目前暂未发现顾琅先生的东京帝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线索。
根据《中国地质略论》写作本身查找文献的难度以及且鲁迅先生的同学沈瓞民先生回忆中“但据我在弘文时目睹,确是两人合作的。......《浙江湖》,发表署名仅一人,这是当时风尚”,我认为《中国地质略论》》也应是鲁迅与顾琅的合作,只是发表时都没有使用实名。这与当时的斗争环境有关,不便于标注实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