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过鲁迅文学院,拍照留念。
2011年 “入”鲁迅文学院学习英语。课程,都是在北京语言大学上的;开学典礼是2011.9.22在语言大学举行的(作协主席铁凝出席)。结业证是2012.1.12在鲁迅文学院领取的。记得当时,自己加码,报了新东方的英语口语班、报了北语校内的法语入门班、西班牙语入门班。某日,由于白天活动太多,晚上在法语课堂里几乎入睡了。
2011年,《人民文学》创办了英文版《路灯》。听说消息后,我赶紧去编辑部买了4本创刊号。心想,可以送给对此感兴趣的人。不久,同在北语学习英语的此刊编辑,抱了不少新刊来。35个同学每人赠送了一本。这样,我的“创刊号”就更富余了。
《路灯》创刊号封面
结业后,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参加一次外事活动——中塞作家座谈会。一起参加的,还有另一位范姓同学。活动配了懂塞尔维亚语的翻译。当然,英语还是派上了用场的。
塞尔维亚作家代表团的4位成员都是诗人。座谈会间隙,我赠送了3本《路灯》(PATHLIGHT)给塞方。这期《路灯》,介绍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包括莫言。(详情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7d2f101017ycp.html)
北京是他们中国之行的第一站。
路过鲁院东门,不宜进入,只好在外面自拍留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6 0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