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江豚舞浪常祈风(古今诗词咏江豚续两百二十一)

已有 2258 次阅读 2021-8-14 09:40 |个人分类:鲸类动物保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新华社昆明2021年8月13日电,12日23时48分,在第10个“世界大象日”当晚,云南14头北移亚洲象由玉溪市元江县曼来镇进入普洱市墨江县境内,重返传统栖息范围。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市,并一直北上。12月,象群在普洱市生下一头象宝宝,数量变成17头。2021年4月24日,其中2头亚洲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内。6月2日,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6月6日,1头公象离群,7月7日,这头公象抵达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7月9日,象群南返进入红河州石屏县龙武镇。

1.jpg 

2021年8月9日,象群穿过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境内的丛林。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云南大象群近一年半的北移南归,媒体不时报道。我也联想到清代的两首诗,既咏大象,亦咏江豚。先介绍一首。

2.jpg 

【清】管棆《观象歌》:山郡哗言去观象,排头竞进如列仗。西关西头六象来,千人万人齐划开。一疋屹立一疋啮,一团青花旋风色。三疋俯领如翻鸿,全身灭没清波中。最后一疋更矫健,其势欲动冯夷宫。烟蹄雾鬣最超绝,鼻长卷波波似雪。江豚舞浪常祈风,吴牛伏喘因愁热。……呜呼!圣朝俭德柔远人,不宝方物惟仁亲。窃闻驺虞麟趾在灵囿,象兮象兮,尔独何为万里朝阙飞京尘。

棆[lún]。疋[pǐ],同“匹”。

管棆(1663—1723),初姓杨,名棆,字闻绪;复姓,字宇文,号青村,武进(今常州)人。康熙间知名诗人,“江左十五子”之一。

本博主附言:一首《观象诗》,描摹六匹大象各种形态,“烟蹄雾鬣最超绝,鼻长卷波波似雪”后是“江豚舞浪常祈风,吴牛伏喘因愁热”,看似突兀,却也自然。吴牛喘月——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唐朝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江豚舞浪(江豚吹浪、江豚拜风)——唐朝许浑《金陵怀古》“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鼻长卷波,江豚舞浪,吴牛伏喘,到好似鼎足对了。

33.jpg 

《太平喜象》 清·青白玉双童洗象,高20.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象回首站立,长牙内弯,长鼻上卷,缩颈弓背,一童子双手捧角形器撒水于象背,一童子持扫帚洗刷象身。

44.jpg 

西汉霍去病墓前的“卧象”石像生

汉代以来,帝都的大象都来自于帝国周边政权的进贡,只有当中央帝国安定繁荣才足以影响周边部族,他们才会不远万里赶着大象前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大象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国内的安定祥和。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酷暑难耐的大象都会在象房所在的宣武门外的护城河冲水纳凉,谓之“洗象”,清人严允肇作有《洗象行》来描绘当时的情景:“长安六月车尘扬,都人倾城观洗象。黄门鼓吹前导行,玉河响闸流奔放……蛮童赤身跨象背,游戏波涛觉神王。须臾牵挽出水滨,水鼻一喷飞雪浪。”(此段文字转载自任疆《人象之间:中国古人与大象的“相爱相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299699.html

上一篇:拜浪江翻可辨豚(古今诗词咏江豚续两百二十)
下一篇:潮平微露江豚背(古今诗词咏江豚续两百二十二)
收藏 IP: 27.17.164.*| 热度|

11 尤明庆 李宏翰 张鹰 杨正瓴 姚卫建 闻宝联 陈蕴真 李学宽 童调生 马鸣 韩玉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