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导向的创新政策之前提
武夷山
2021年6月13日,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科学与公共政策)杂志网站在线发表了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四位学者合著的文章,其中Matthijs J Janssen是助理教授,Jonas Torrens是博士后,Joeri H Wesseling和Iris Wanzenböck也是助理教授。文章的题目是,The promises and premises of mission-oriented innovation policy—A reflection and ways forward(使命导向的创新政策之许诺与前提——反思与出路)。原文见https://academic.oup.com/spp/advance-article/doi/10.1093/scipol/scaa072/6298315。
在本文中,使命可视为挑战导向的政策之叙事,指导性政策之基本原理,以及分布性创新活动的协调工具。
本文认为,使命是持续地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之结构与利益发生互作用的,它要将两种治理统筹起来:一是着眼于社会挑战的基于待解决问题的治理,一是着眼于新颖性创造与部署的创新治理。
文章的表1概括了本文的精华。
Table 1.
为推进使命导向创新政策(MIP)的实证性工作所需的前提和研究问题之总览
主题 | 前提 | 相对于实证研究议程的研究问题 |
包容性的使命治理 | · 包容性不仅在论证使命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性时不可或缺,而且对于真正应对潜在挑战、调动不同群体的能力和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 · 治理安排如何尽可能地为受到影响的各方之参与和代表性创造机会? · 使命在动员和协调这些活动者来应对具体挑战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 哪些治理结构在支撑跨学科安排、解决方案之开发与采用方面最终较为成功? |
进步的使命政治 | · 使命从本质上讲就是政治性的,也应作为政治来处理; · 试图将使命框定为技术统治论的活动,可能会激化争端与抵抗,从而最终不利于实现使命目标。 | · 哪些形态的领导力有助于进步的使命政治(即对新启示作出响应的政治),哪些形态的领导力有破坏作用? ·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而又不被迁延日久的谈判或各执己见的争端所拖累? · 在哪些政治环境(例如充满争端的环境)下,使命是确定待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或(和)解决方案指导的合适(或不合适)手段? |
有生产力的使命环境 | · MIPs不是孤立运作的,而依赖于动员更广泛的环境并与之互动; · 只着眼于使命而忽视环境的做法不足以促进变革,可能导致失败。 | · MIPs如何有效地发挥现有创新系统结构的作用,如何重组现有的创新系统结构,以产生有利于使命的创新产出? · 使命陈述之起草和合法化如何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决心? · 在努力实现一个使命时,如何保持开辟新路径(探索)与特定方向上的推进(利用)之间的平衡? |
系统性的使命影响 | · MIPs的效果取决于在社会经济系统或创新系统中产生新的动力 | · 使命以何种方式对社会经济系统和创新系统发生影响? · 使命在什么环境下是有效的(或无效的)? · 对于使命所激发和催化的动力过程之观察,什么样的评价工具与路径最为合适? · 如何将MIPs 的往往是隐含的变革理论给明晰化?如何识别“高阶”目标(达到抱负水平)与中间性的使命结果之间的关联?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