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wzydgjj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kwzydgjjx

博文

没有主动就不会有创新

已有 864 次阅读 2021-6-9 06:19 |个人分类:学而即创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从创新自己的角度去看,我们每一个正常人,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创新,不会没有创新。创新的多少有不同,价值有不同。

例如。面对一条新的数学题,你独立思考,解决了,这就是你的创新,肯定是创新了你自己。

在这样的思维过程中,都是你自己的主动活动。

认真回想一下我们创新自己的所有活动,其过程有不是主动所为的吗?

创新属于主动活动。有主动才会有创新,没有主动就不会有创新,主动在哪里创新就在哪里。

传统的知识教学,为什么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几乎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甚至是满堂灌,学生们很难主动,甚至是不能主动,这是首要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们在学习中能主动,喜欢主动,习惯主动。为什么? 动是人的思行本能,未成年人和我们成年人本能之本是一样的,只是本能之能有大小强弱之分而已。

学生先天弱小一点。怎么办?先天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只有靠后天的适当锻炼,让先天得到良好生长,养成主动思行的良好习惯,这就是培育。

即便是先天很好的学生,也同样需要有能多主动的培育,以便培养出高智。

多少年来,我们都知道应该让学生们多主动,万分的希望学生们能多主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一直未能做到这样。

我们对学生的相信,一直停留在情感情绪的自信中,唯独缺少技术性的探索。

学习的核心是思维,是其过程,不是情感情绪什么的。相信学生相信什么,要相信学生有能多主动的本能及欲望,这才是本质,是源头,是首要,是核心,也是最关键所在。

让学生们能主动,第一前提就是能让学生们主动。简说就是,能让。

学生们不能主动的教育是劣教,不让学生们主动的教育是恶教。

只是能让是不够的,还要让能,两者缺一不可!让能,就是要有教的引出为主导,有目标天赋第一的育为中心。

创新活动的要素和教育学生创新的要素完全一样,只是方向不同而已。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得不按创新的实际需求去设计,确保学生能主动,多主动,多动动,学而即创之。

学而即创之,是学习性的,是学习别人成功了的创新经验,在技术上有相应的落地操作。因此学而即创之的教学过程,是有计划的教育,让学生们能主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58389-1290356.html

上一篇:要学而即创之
下一篇:不要过度教育
收藏 IP: 223.106.1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