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需要重视慢阻肺

已有 1133 次阅读 2021-5-9 00:17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需要重视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指一组导致气流阻塞和呼吸相关问题的疾病,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在呼吸科较为常见。该病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的可以危及生命的肺部炎症性疾病,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慢阻肺会导致严重的长期残疾和过早死亡。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支持,王辰院士团队领衔完成的对中国大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岁及以上成人的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发现,我国慢阻肺患者已经超约1亿人,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5.4%)。相比于10年前的调查结果,中国慢阻肺的患病率上涨了67%。近年来其发病率还有升高的趋势。

研究还发现44%的患者气流受限程度达到中级及以上。更需要注意的是慢阻肺患者对该病的知晓率还不到1%,即有超过99%的慢阻肺患者对自身患病状况处于未知状态,绝大多数居民从未听说过慢阻肺这一疾病,仅有4.5%的居民进行过肺功能检查。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极大的警醒作用,全球需要更多新研究来指导慢阻肺的诊断和治疗。慢阻肺是一个被忽视的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在我国很多医院并未开展普及,作为慢阻肺诊断的主要依据,很多患者都在早期阶段错失了检查机会。这次研究显示,约有60%的慢阻肺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因此,普及肺功能检查和慢阻肺宣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吸烟、环境污染、老龄化都是导致不能忽视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吸烟者患病率超过40%,且患病风险随着吸烟时间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何合理有效控烟将是慢阻肺防控的关键因素。研究还显示,非吸烟者的患病率为6.2%,除去吸烟因素,环境污染、低教育程度、幼年期慢性咳嗽、低体重、呼吸疾病家族史等都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对于非吸烟者来说,环境污染,尤其PM2.5与慢阻肺的发病风险更为显著。

慢阻肺实际上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疾病,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其中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最典型的症状,也是导致患者身体失能和心理焦虑的重要原因,晚期慢阻肺患者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会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肺功能检查可以有效诊断慢阻肺,对于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肺功能筛查甚至普及肺功能筛查都将是慢阻肺防控的重点。

慢阻肺的高位风险因素包括:

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有呼吸困难、哮喘、慢性咳嗽咳痰。

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二手烟和灰尘、烟雾、生物燃料、化学品(通常与工作有关)、厨房油烟等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大约85%到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是由吸烟引起的。

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和有慢阻肺家族史者。

对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人应该定期做肺功能检查,及早进行治疗和康复。药物治疗和康复能够有效减轻慢阻肺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5635.html

上一篇:有关动脉血氧饱和度
下一篇:肠子和多动症有什么关系?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