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x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ixg

博文

庚子冷冬?

已有 2516 次阅读 2020-12-18 09:20 |个人分类:气候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几乎家喻户晓,伴随着暖冬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也如影随形。这个庚子年的冬天似乎与以往不同,今年北京的雾霾一直不严重,但感觉比较冷。自1211-12日起北方冷空气大举南下,造成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呈断崖式下跌,频频创出新低。国家气象中心也提前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这次降温过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南方受到的影响更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雪,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出现了极寒天气,其中,中国的冷极根河市的乌力库玛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4.2度,多地出现了用电紧张。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年底前最后一周还有一次较强的降温过程,降温幅度可能大于上次寒潮过程。据目前的观测显示,12月下旬入侵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偏西,可能带来更多的雨雪天气。看来要在风雪中告别多灾多难的2020,在严寒中迎接2021的曙光.愿新年带给地球吉祥!

    也许人们不禁要问,不是全球变暖吗, 为什么今年冬天会这么冷?如果你问气象台天气预报员,她会用比较专业的术语告诉你造成寒潮天气过程的冷空气源地、冷空气路径及主要的环流天气系统,如低压槽、高压脊、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等。如果你问气候预测专家,他可能会告诉你一些出现冷冬的气候背景或特定气候专业术语,比如北极涛动指数、ENSO(厄尼诺与南方涛动)、PDO(太平洋年代尺度涛动)、AMO(大西洋多年代尺度涛动)等等。这类说法的依据是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动力气候学及气候统计结果等。但往往其中任何一方似乎都没能完全解释人们心中的疑惑。原因之一是用词的太专业,普通民众难以理解;其二是缺乏特定气候背景与天气过程的桥梁;其三是气象人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还不够。其实,这些解释的差异反映了天气气候演变是一个多影响因子、多时空尺度的非线性过程,起因于地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天气预报员讲述的是发生寒潮的具体短期、中期天气过程,气候预专家注重的是这种天气发生的气候背景,反映了发生冷冬的可能性或概率,二者互补,其时间尺度可以是次季节尺度、季节尺度、年代尺度或多年代尺度等气候背景。这些均属于气候系统的内部相互作用特征。而全球变暖属于世纪尺度气候背景,主要来源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强迫。

    在气候学上季节的定义有多种,如天文季节、气象季节和自然天气季节等。通常,气象学家所说的冬季是指从12月至来年2月三个月。因此,现在说庚子年冬季是冷冬还为时尚早,难以完全确定,只能说根据已出现寒冷天气、未来1-2周的中期天气预报及全球海洋和大气气候因子特征推断冷冬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显然,天气气候预测属于概率预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便是必然的,用户使用这种预测就存在风险。因此,叶笃正先生生前提倡建立与用户结合的天气气候预测体系,以使用户可能的损失极小化,为防灾减灾服务。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这次庚子冷冬的气候背景或主要驱动因子或许为:

1. 赤道太平洋海温出现La Nina事件;

2. 北极涛动负位相;

3. 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形成阻塞高压;

4. 北极涡旋呈不对称分裂,主体掉向亚洲一侧;

5...................................................................

   关于这些因子的定义及造成冷冬的可能机制,下回分解。


2020年12月18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40524-1263010.html


下一篇:庚子冷冬:环流异常
收藏 IP: 159.226.234.*| 热度|

5 张学文 檀成龙 钟定胜 姚俊强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