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027 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督促高校加强科
普工作,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中增加“科学传播”评估指标,鼓励高校高水平科研人员和
科研团队深入参与开放日等科普活动和制作科普资源等。这意味着科普的社会价值得到更广泛认
可,科普队伍将逐渐壮大,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能力成为亟待提升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科学普及和传播应逐步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密切关注科普需求侧,笔者
认为,公众与科学内容产生交集和融合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
在从事科学普及和传播工作之时,始终需要明确传播对象的转变,从日常工作接触的同行切换到
普通大众(或定位到精准目标人群)。因此,无论与公众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通过各类新媒体的
跨时空沟通,建议要做到“四到位”。
首先要“关注到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普内容有了好品质也要有优质的、被公众认可
和使用的渠道进行传播;优质科普内容要在第一时间抓住公众注意力,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
中脱颖而出,获得与公众更深层次的交流机会。在传播渠道方面,尊重公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同
时也持续打造符合互联网思维的、权威科普的优质平台。
其次要“理解到位”。信息内容抵达公众是科学传播的第一步,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公众能
否充分理解传播的内容。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普及和传播时常常在内容取舍上踌躇,倾
向于全面化告知,追求细节和精准性,于是传达给公众的内容偏全、偏深;表述一个结论时,顾
及结论成立的条件,虽然表达准确却略显繁琐。类似问题对公众理解科普内容形成了障碍。在内
容选材上,应根据传播对象认知特征进行调整和剪裁,选择最能激发兴趣的点,以此引发公众自
主自觉地进一步深入学习。
再次要“认同到位”。理性质疑是公众逐渐提升科学素质、具备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理解
了科学内容并不一定会使得公众对相应内容表示认同,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交流时宜采用“平
视”角度以及谦和态度,提出问题与公众共同探索答案,并直面公众质疑的角度,得到相关论据。
也有研究表明,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容易引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获得认同。
最后要“行动到位”。科学普及和传播的目的是赋能于公众,让他们获得处理日常事务的能
力。科学内容入心入脑后,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与行动的实现难易程度密不可分。科学家和科
技工作者在传播中需要结合社会语境及日常生活实际,给出可操作的理性的科学建议,便于落实
到具体行动中。比如,在抗疫科普过程中,关于口罩是否可以重复利用,大多数专家给出的建议
都是切合实际的,明确一般情况下“不必一次一换”“取下后挂在通风处”等易于操作的方法,
发挥了对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
通过以上“四到位”的科学传播策略,科技工作者与公众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互动的桥梁,科
学普及和传播的过程更加通畅和高效。同时,“四到位”也可以理解为对科学传播效果不同层面
的评价,共同推动科普的高质量发展。
(载于 中国科学报/2020 年/10 月/22 日/第002 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