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推荐中信所张超中研究员与南开吴克峰教授的一篇合著文章

已有 3653 次阅读 2020-9-24 11:49 |个人分类:中医国粹|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推荐中信所张超中研究员与南开吴克峰教授的一篇合著文章

武夷山

 

     博主按:我在2006年发表的“期盼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对话”(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687.html)一文的开头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课题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本质是中国“天地生人”学说体系与西方现代科学体系的关系问题。

     我下面推荐的这篇文章所说的“五运六气理论”,其实并非只属于中医,而属于整个“天地生人”学说体系。我猜测,只有别将该体系中的诸方面割裂开来分别研究,才有望做出较为管用的预测。

 

发挥中医理论优势 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

时间:2020-09-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张超中 吴克峰

 

  •面对疫情预报这一挑战,我国具有独特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基础,可以提供中国式的解决方案。

  •中医理论对我国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具有基础性的价值。

  •把全球天气预报体系、疾病控制体系和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相结合,辅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有可能构建常规应用的全球疫情预报体系。

  目前,新冠肺炎的全球性大流行使得传染病防控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议题,这为我国充分发挥中华文明的原创智慧,引领全球发展方向提供了时代契机。综合分析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的政治优势和科技优势,面对未来全球疫情常态化的趋势,建议抓住关键历史机遇,及时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在为全球疫情研判、防控、疾病救治和相关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科技支撑的基础上,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具有全球疫情预报的理论资源和科技基础

  疫情预报是世界性难题。它与天文、地理、动植物分布、人类活动甚至社会风气、文明传统、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相关,能否以简驭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和流行病进行预测预警,这是对人类智慧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具有独特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基础,可以提供中国式的解决方案。

  2003年的非典疫情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经安排一项紧急研究任务,委托当时安徽中医药大学的顾植山教授预测非典疫情发展动态。顾植山教授运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准确预测了非典疫情结束的时间点,明确指出:“5月21日~7月22日中原大地及以北地区进入三之气的相火的相位,夏季的暑热气候不适宜SARS病毒繁殖,因此,疫情控制后将较稳定,一般不会再像春季广东那样出现反复。”自此,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又一次进入了新的应用发展时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也都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组织。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重大专项曾经立项支持《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建设》项目,顾植山教授主持了其中的子课题《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等5家单位的专家组成。在课题执行期间,课题组每年年初形成预测预警报告,实时观察、跟踪气候、物候、天候等异常变化,对突发疫情信息及时介入,特别是年年不同的手足口病、2012年的B型流感、2013年的H7N9型禽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病、2015年的登革热,都能及时做出判断,进行中医病机分析和提出治疗原则,并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有关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救治研究平台建设。

  上述“明显优于西方疾控理论所能作出的预测”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够对疫情提前预警。课题组每年年初做出的疫情预报,与年末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论基本一致。二是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新研究表明:五运六气理论构建了推衍疫病发生的宏观预测体系,针对不同疫情提出了相应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即便在病原体不明的情况下也能够开展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早救治病患。由此可见,中医理论对我国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具有基础性的价值。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关于天体运行、地球大气的定性研究及其对地球人类疾病发生流行(疾病与健康)影响的学说,此外还广泛涉及对地球动植物生长健康影响的规律性内容,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实践来看,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普及性强,也较容易被西医接受和使用。山东、江苏、广东等省的有关西医专家把该理论与重症监护临床救治相结合,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由此说明,无论疫情发生与否,“天气”都是疾病救治和健康保障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因此,如果有意识地把全球天气预报体系、疾病控制体系和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相结合,辅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有可能构建常规应用的全球疫情预报体系,从而为未来全球疫情的风险研判、评估、决策、疾病救治、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坚实系统的科技支撑,开创全球疫情预测预警的新局面。

借鉴中国智慧开创科技支撑全球防疫的新格局

  随着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多发,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越来越大,疫情预报正在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现实需求。借鉴中国智慧,做好料事于先的疫情预报,改变既发之后的预警预报模式,将极大增强人类应对疫情的主动性,避免国家和社会猝不及防而造成严重损失,开创科技支撑全球防疫的新格局。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其中即包括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总体部署上强调的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方针的贯彻落实。目前,我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及其模式已为全球防疫建立了新典范,但对中国“典范”价值的全球性学习、理解、认同、借鉴和应用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及时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疫情预报体系,能够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智慧和中国典范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建立起未来全球科技、医学和文明互鉴互通的新模式。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相关的传统及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能够做到对全球疫情的全方位预报,其中也包括涉及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动物疫情和植物疫情预报,从而显示出中国传统科技思想的博大精深。因此,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全方位合作,加强预测预警研究,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包括疫情在内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这将是中国科学对全球做出的原创性和基础性的贡献。

促进当代文明格局的深刻改变

  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疫情预报体系,通过系统的实证化研究和常规化应用,不仅能够在健康领域促进确立我国的全球引领与主导地位,而且将促进全球科技文明的深刻变革,开创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的基本构想。

  基本目标——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逐步实现对全球范围内人、动物和植物疫情的国家和地区预报,使疫情预报进入类似天气和地震预报的常规化水平。

  研究方法——应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专家分析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天人相关理论开展对人、动物、植物和生态的共时性规律研究,构建生命主体健康状态整体变化与调节分析大科学平台。

  应用前景——基于分析平台开展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疫情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研判疫情态势趋势,指导制定防控整体方案和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世界传统医药以及现代药物、疫苗的先期研发,保障国际社会的平稳运行和全球农业及经济的健康发展。

  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建设集中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和中华文明的高远境界。

  近年来,中医药治未病建设异军突起,“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当前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虽然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反思旧预防体系的不足与落后,但是由于受到认知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人特别是西方欧美国家的群体对中医药尚存在错误认知,发生了很多抵触行为。在此新旧时代转变之际,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既成为向全球说明、展示中医药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一个崭新平台,也成为基于现实需求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根本动因。也正因为其实用性和有效性,中华文明才显示出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高远境界。

  从疫情预报着手,全球文明发展将逐渐走上以我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道路。

  百年以前,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已经预见到西方的衰落,他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在性质上相当于中医的“望闻问切”,而其所期望的未来科学也与中医药学相符合。目前,把中医药学置入全球文明的“大变局”之中,辅之以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建设,将切实改变以往“中西医结合”的旧模式,建立起与中华文明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相适应的以我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新模式,促进实现西方文明的中国化。因此,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建设应当成为未来新文明建设的典范工程,从而促进全球放下狭隘偏见,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其所带来的是西方文明的新生而不是毁灭。

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的基本做法

  为了更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及其潜力,科技部曾经探索按照“大科学工程”的模式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正式启动这一基于中医药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设立专门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全球疫情预报体系的预研究,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奠定坚实基础。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对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的认识尚没有达成共识,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疾控中心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之间对此缺乏有效交流。因此,应当组建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集合古代与现代天文学、气象学、中西医学、哲学、大数据等多学科、跨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对关键问题集中研究,重点突破,以期考辨历法,推定历元,深化学术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展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必将燮理阴阳,参赞化育,开启中华文明全球发展的新时代。

  由中国主导,创建全球疫情预报研究联盟。

  我国政府应当着力组建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和实施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建设,并在兼采中医和西医、传统科技和现代科技之长的基础上,创建全球疫情预报研究联盟。事实上,依据五运六气理论的古代历法特点和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念,发挥其推演自然与人体疾病的关联性优势,以整体宏观的研究方法为主导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是对当代人类疾病控制体系的结构性改进和功能性提升,必将开拓全球健康研究的新局面。中国科学家也应当解放思想,超越医学表象,深刻洞察中医的智慧和方法论本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

  基于中医“司气备药”传统,构建全球医药战略储备体系。

  根据五运六气理论,中医药在历史上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气备药”储备传统和应急体系,有经验的中医能够在年初就对当年的流行性疫情做出判断,提前储药防备。基于“司气备药”传统,构建全球医药战略储备体系,这在西药对新发疫情无特效药物的情况下,既关系到未来关键时期的生死存亡,又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全球发展。这将有助于从容应对不利局面,并将最大限度地纾解全球疫情危机。

  把构建全球疫情预报体系研究纳入“十四五”计划和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并建立可持续的研究和发展机制。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挑战,建议把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建设纳入“十四五”计划和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尽快设计启动这一国际大科学工程项目,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研究和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疫情预报体系应用前景广阔,理论和实践意义深远,有助于我国在有效应对全球挑战的情况下,开辟中华文明全球发展的新路径。

(张超中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吴克峰 南开大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251893.html

上一篇:域外新书:《它一定很美:现代科学的伟大方程》(2002)
下一篇:让设计弥补身体的不足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4 杨正瓴 许培扬 张淑扬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