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N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tificNK

博文

“科学之都”南京 | 藏品说史(3):《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略述中国科学社南京生物研究所的兴废 精选

已有 3221 次阅读 2020-6-27 16:46 |个人分类:藏品探究:“科学之都”南京系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南京, 科学之都, 国立东南大学, 文德里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

——略述中国科学社南京生物研究所的兴废

 

本人一向认为南京当得起“科学之都”之美誉,这是因为南京向来具有以人文为底蕴的科学精神,中国现代科学中的许多学科即发端于南京,中国的现代生物学即是典型,其开创者是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开始酝酿成立社所属各研究机构,当时考虑建立的有理化研究所、矿铁研究所、生物研究所、卫生研究所等,但由于科学社经济拮据,无力建立筹建费用较大的研究所,遂决定先建立生物研究所。任鸿隽先生在《中国科学社之过去及将来》(《科学》8卷1期)中说:“先开办生物研究所者,则以生物研究因地取材,收效容易,仪器设备需费亦廉,故敢先其易举,非意必轩轾也”,大致说出了筹建时的原始想法。

1919年12月,中国科学社通过社员王伯秋的运作,极富声望的张謇出面争取,北洋政府批复南京成贤街文德里70号的一处官房先由中国科学社“暂行借用,不收租金”。后来又通过张謇的继续斡旋,中国科学社最终取得这处房产的所有权。

1920年3月,中国科学社董事会执行部和《科学》编辑部迁入新址。 成贤街文德里社所有南北两栋西式楼房,中国科学社将北面一栋楼房用作设立图书馆、编辑部、办事处,南面一栋楼房用作设立研究所、陈列馆。

1921年前后,中国科学社社员、生物学家秉志、胡先骕把在东南大学任教时采集的长江沿岸各省的部分动植物标本赠送给中国科学社,科学社又将南京成贤街文德里社所的部分房间划归筹建生物研究所使用。同时,又募集到社会人士胡石青、王敏等的捐款以作为开办费。这样,成立生物研究所的条件日趋成熟,中国科学社遂任命秉志、胡先骕、杨杏佛三人为筹备委员,主持生物研究所的开办事宜。

1922年8月18日,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在南京成贤街文德里举社所行开幕式,“名贤毕集,一时称盛”。开幕式由科学社社员、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谭仲逵主持,秉志发表讲话,科学社社员、著名学者梁启超作了题为《生物学在学术界之位置》的报告,江苏省长韩国钧、省财政厅长严家炽、省昆虫局长吴伟士、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到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首任所长秉志,分设动物部和植物部,秉志任动物部主任,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后由钱崇澍继任)。

 

http://www.cssn.cn/zgs/zgs_tpxw/201506/W020150616395198153336.jpg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建成后的集体合影

1937年,当事业蒸蒸日上的中国科学社正筹备联络各专门学会在杭州浙江大学召开联合年会时,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中断了中国科学的正常发展。在接下来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千里搬逃的洪流中,中国科学社决定南京社所、生物所内迁重庆。限于人力物力,只将小部分书籍标本迁出,留下专门人员看管社所和价值不菲的书籍、仪器和标本。不想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首先派军队强占生物所,并肆意破坏所内设施。后来日军在调防时,竟然放火将生物所烧毁,标本、仪器、书籍均化为灰烬。曾经那么蓬勃发达、活力四溢、成就卓著、有着全国生物学中心地位的生物所就这样被毁了。

本藏品名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相当于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的第一个10年史,内容详实,中英文对照,附31张珍希照片,当属展示南京现代科学史的重要文献。 

 本藏品系于2016年竞得。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封面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封底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南楼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北楼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新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6802-1239584.html

上一篇:藏品说史(1)|周达(周美权)著《圆理奇侅》管窥——兼论周美权对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的捐助
下一篇:藏品说史(2)|签名本《科学名人传》——见证1931年明复图书馆中国书版展览会盛况的一本书
收藏 IP: 122.96.140.*|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