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对于人文社科而言,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人文社科中有许多学科已经比较成熟,要想取得突破几乎不可能,至多是“一些小小的进步”。
第二,人文社科学者的深层次合作较难,真正的交叉研究、跨学科研究很难,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
第三,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集中的高水平机构,真正喜欢科研、能做科研的不一定能够拥有较好的科研资源和科研环境。
第四,过分强调社会服务其实不利于科研。
第五,人文社科的使命是什么?绝不是升官发财。但身在中国,教授不做个官,似乎太没有面子,不要认为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我看80%都不对。
第六,一些学科领域研究是有天花板的,我们当然要遵守规则。
……
再谈发论文的难度,好不容易写了篇论文,投稿发表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基于统计数据的论文,相关机构公布数据滞后期越来越长,比如2018年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有些期刊讲究时效性,咋办?
第二,CSSCI载文量越来越少,论文发表的难度相对越来越难,僧多粥少。
第三,审稿专家知识老化,越是创新的论文,越是看着不顺眼,退稿拉倒。比如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视角的论文,审稿专家不一定接受。
第四,一些杂志网上投稿系统形同虚设,我2016年投稿的一篇的论文在某网站还是“新投稿”,更不要说有些杂志处理来稿很随意。
第五,论文查重是个奇葩的做法,多数杂志规定10%,这意味着文献综述也不能原文引用,必然肯定超过,初审就会将你拒掉。您认为用自己的话将别人的研究成果讲出来是文献引用? 这典型的逼良为娼。
第六,版面费现在越来越高了,没有科研经费的年轻人咋办?我记得当初读博士时没有一分钱科研经费,每年版面费要付出8000-15000,当时一年工资工资也就5、6万,完全用工资支付,那个惨淡!
第七,学术不端渗透的很多领域,公平度下降,尽管学术期刊在这方面还是不错的。
2020.6.2 俞立平 于杭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