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mingz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ngmingzhou

博文

看歌剧(Opera)

已有 5082 次阅读 2020-4-26 06:4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看歌剧(Opera)

夏天,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都会为民众提供一次普及欣赏歌剧的机会,在纽约林肯中心歌剧院门前的广场上,每晚露天播放一场大屏幕特制的歌剧,摆放三千个座椅,完全免费,且不需预定,连续十天。以前看过两场室内的真正演出,即使座位很好,但是往往忙于看前面椅背上小荧屏的字幕而漏了表演,或看了表演又误了字幕,结果完全听不懂唱词而朦胧于情节,对看歌剧也失去了兴趣。去年八月看了一场露天播放,舒适的好座位,大大的英文字幕,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整个剧场统统尽收眼底。在品味唱词文字精髓的同时听着美妙的音乐,整个人随着演员进入剧情。接着一发不可停地又连看了六场。

歌剧将文学诗歌,音乐,戏剧视觉和舞蹈艺术揉合在一起呈现在舞台上。歌剧闪烁着一种精神,抒发着深刻的情感,揭示出某种意识,激发着人们的共鸣,给观众美的享受。创作一部歌剧首先要有编剧丰富的自由想象,奇妙的情节安排和精雕细琢的诗歌般唱词;音乐的大气磅礴铿锵高亢,繁弦声管欢呼雀跃,涓涓乐流微妙婉转,如泣如诉推心置腹的氛围都出自作曲家的灵动;导演的调动与布局;演员的精湛唱功,姿体眼神的变换,感情艺术的张弛;还有灯光布景和服装道具等等······,要一团人各施其能。

歌剧带来的艺术享受使我想起,我们做科研的大多数人都声称自己的研究室是state-of-the-art。我认为直译为艺术的状态比较中肯,觉得将其解释为“先进前沿的科技状态”有些别扭。科研和艺术相通之处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想象和缜密的逻辑推理。不同的是科研的对象是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体;艺术追寻的对象是人的思维和精神情感。科研遵循创新奇异的同时,找出实物的真相;艺术循创新奇异的同时,走向欢愉或玄妙神思。

欣赏过几场歌剧之后,激发了对此的兴趣,开始做功课补充知识。上网阅读有关歌剧的发展历史,查看编剧和作曲家的生平背景以及剧评。在此分享一点自己的笔记。

歌剧起源于400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公认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妮》(Dafne 1597) 是出自作曲家雅克布·佩里(Jacopo Peri 1561–1633)。到巴洛克时期 (1600–1750), 歌剧开始在欧洲流行。主要代表作《里纳尔多》,由定居在伦敦的德国人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于1705年创作。1750–1830年歌剧进入经典,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 Le Nozze di Figaro) 将歌剧推向另一高潮。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歌剧在加重女英烈的悲剧情怀的同时,又加入喜剧的色彩。比如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Gioachino Rossini 1792–1868) 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The Barber of Seville) 和《灰姑娘》(Cinderella)。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 的代表作《卡门》(Carmen)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同期的大师还有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 他的《弄臣》(Rigoletto), 茶花女(La Traviata)和《阿依达》(Aida)在西方国家几乎家喻户晓。而德国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 (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创作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Ring cycle)更宏大和谐。到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发展以贾科莫·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为首。其歌剧既有传统的悲剧特征,又走近现实。《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托斯卡》(Tosca),《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和《图兰朵》 (Turando)均广受好评。近期美国人以政治为题材的歌剧《尼克松在中国》(Nixon in China) 由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创作, 于1987年在休斯顿大剧院首演,受到热捧。被评为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剧中尼克松和夫人、毛泽东、江青、周恩来和亨利·基辛格成为主人公。

人世间男女情爱一直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体。去年看的几部歌剧皆立意,男女情爱超越,统领着爱的精神,爱的纯洁专一才能神圣不朽,才能温存永恒。

《阿依达》是朱赛佩·威尔第于1871创作的四幕歌剧。剧情由两个国王的女儿的情爱而展开。埃及公主阿姆涅丽斯深爱着国王的大将拉达梅斯,而拉达梅斯的心上人却是公主的女仆阿依达。当埃及法老王时代的干旱陆地,受到埃塞俄比亚人的入侵威胁时,国王选派了拉达梅斯率兵出征迎战。拉达梅斯胸有成竹地意为一定能胜敌而归,进而邀功的奖赏会是心爱的阿依达。拉达梅斯唱的《圣洁的阿依达》把对阿依达的爱表达地淋漓尽致。武士凯旋,国王将公主许配给打了胜仗的拉达梅斯。然而,在盛大凯旋欢庆的广场上,阿依达却发现了自己的父亲伪装在被虏的士兵中。阿依达父亲是埃塞俄比亚国王的身份暴露之后,他们父女面临终生被囚禁的下场。拉达梅斯虽断然拒绝了阿姆涅丽斯的爱,但也爱着自己的国人和生长的国度,更为爱人阿依达的处境焦虑为难。一番自我斗争之后,他将生死度置之外,毅然放走了阿依达父女,而他最终被法老判决活埋。当阿依达知道消息之后不愿苟且偷生,走进墓穴与拉达梅斯相伴同赴黄泉。两位情人最终相守空寂永恒的纯爱 (其剧照图一,来自网络)。

      图 一

Aida2.jpg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乔治·比才于1874年创作完成。序曲柔婉优美又华丽紧凑,而主旋律节奏明快激荡,斗牛士的音乐更引人入胜。主人公卡门是个烟厂做工的吉普赛姑娘,她依美貌引诱军人。下士唐·豪塞对她堕入情网,并为她舍弃了村姑情人。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打架斗殴的卡门而入狱。卡门为了报恩,不惜肉体搭救。可她为了骗钱,也绝不犹豫地出卖色相。出狱后的唐·豪塞为了能与卡门终生相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不久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人们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追求人生自由的卡门却倒在了唐·豪塞的匕首下。最终唐·豪塞则一无所有地死在官府的绞刑架上。爱不成,恨终生,活不离,死相守。卡门所唱的咏叹调或小调充分表现出她豪爽、泼辣奔放、神秘妩魅以及放荡不羁和野气十足。《斗牛士之歌》旋律明快,节奏铿锵,雄壮的凯旋进行曲能调动起听众的每一根兴奋神经 (卡门剧照图二,来自网络)。

图 二

Carmen.jpg

 

罗西尼的《灰姑娘》,普契尼的3幕歌剧《西部女郎》和盖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的《军中女郎》(La Fille du Régiment)三场均以喜剧收场。剧终了心情还久久愉悦激荡,对着屏幕一个劲地鼓掌。

西部女郎(La fanciulla del West),是由祁温尼与章嘉利尼合编,普契尼谱曲, 1910年12月10日首场上演的三幕歌剧。184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区附近的一座酒馆,女店主咪妮美丽善良。她常给矿工朗读圣经,讲解爱的尊严和神的救赎,广得众人爱戴。她拒绝了警官兰斯的求爱,却钟情于―位外来客约翰逊。咪妮了知约翰逊是臭名昭著的抢匪之后打算断绝交往。但当约翰逊中枪受伤被警官兰斯活捉时,咪妮却挺身保护。约翰逊对抢劫罪行深表悔意,誓言为爱痛改前非。最终咪妮说服众淘金者同意释放约翰逊,并与有情人约翰逊一起走向新生 (其剧照图三,来自网络)。

图 三

西部女郎.jpg

    

幕法语歌剧《军旅之女》由盖塔诺·多尼采蒂创作于1839年。1805年,在瑞士蒂洛尔山脚下的村庄受到拿破仑武装力量的威胁。战争迫使贝肯费尔德侯爵夫人(Stephanie Blythe扮演)与她的随从荷藤西亚斯躲入了附近的村舍。法国军士苏尔皮斯(Maurizio Mararo扮演)率领着一伙士兵进入村庄时,村民们落荒而散。军旅中有一个从小被抚养长大的孤女玛丽娅 (Pretty Yende 扮演),她把军旅的每个士兵都称作父亲。她唱出了这种环境中长大女孩的率真活泼,清新靓丽和诙谐幽默,高超的姿体演技流露出女孩充满青春的活力。士兵们捕获了一个在军营外形迹可疑的蒂洛尔村男子,玛丽娅随即认出了该人是曾经在野外救过自己的托尼奥。托尼奥为了能与玛丽娅在一起表示支持法兰西并愿意加入军营,受到了全体军旅士兵的款待。扮演托尼奥的男高音(Javier Camarena扮演)歌喉清晰洪亮,且自然婉转。尤其是他与玛丽娅二人的合唱或重唱,山盟海誓般地彼此相爱感染着观众从心底发出对他们的羡慕,爱戴和祝福。贝肯费尔德侯爵夫人遇到了苏尔皮斯,他们交谈后意识到玛丽娅正是夫人遗弃的女儿,碍于情面侯爵夫人谎称玛丽娅是姐姐的女儿。这两位男女中音浑厚和细腻的唱功堪称一流,表演是炉火纯青。

侯爵夫人与玛丽娅相认了,并执意将玛丽娅带回法国。玛丽娅要离开托尼奥和众多“父亲”的曲段写得情感丝丝入扣,拨动心弦。 “我必须离开(Il faut partir)” 缓柔敏锐的旋律中似乎注满了情不由衷的难言。“啊,请仁慈宽容并收起你的泪水(Ah! par pitié, cachez vos larmes)” 咏叹出爱的缠绵,加上众士兵的合唱,将情绪推向高潮。玛丽娅与托尼奥的二重唱“啊,我们已没有未来,所有希望都已失去(Ah! plus d’avenir! Plus d’espérancel)”穿梭于其中让观众的心情紧扣感情层层递进。

侯爵夫人安排了玛丽娅与克莱肯托普公爵订婚,并试图将玛丽娅改变成为一高贵典雅的名门闺秀。侯爵夫人竭力教授玛丽娅老旧沉闷的钢琴曲调,一旁的苏尔皮斯情不自禁地哼出了军旅之歌,于是玛丽娅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曲调中来回摆荡。最终她对那种贵族闺秀的歌声彻底绝望而唱响了嘹亮的军歌。这段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浑然天成,巧妙娴熟地突出了角色的喜感和幽默。玛丽娅、侯爵夫人与苏尔皮斯三者在演唱中的不同基调清清白白地对比着音乐进程的节奏与韵律。

托尼奥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玛丽娅,冒着生命危险靠近玛丽娅,最后为了得到玛丽娅的爱情毅然参了军,这样的行为征服了玛丽娅的心,博得了军团全体士兵的赞赏,更深深地打动了侯爵夫人。玛丽娅也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军旅与母亲的爱。最终,侯爵夫人被感动而接受了玛丽娅选择的托尼奥。众人为这对青年祝福庆贺。兴高采烈的动听旋律装载着美好情景,使氛围充满奇丽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 “挺进,法兰西!(Salut, à la France!)” 第一幕中玛丽娅带领着众士兵齐声高唱这首歌曲;第二幕在侯爵夫人府又是由玛丽娅带出这段旋律与到访的众士兵再进入齐唱部;剧尾的欢快合唱也是由这段主旋律构成。即使是对着屏幕,剧终了观众仍全体起立喝彩经久不息 (剧照图版一和二,由一起看剧的朋友Chi制作)。

P 一

La Fille Du Regiment1.jpg

    P 二

La Fille Du Regiment 2.jpg


总体上,歌剧多以悲剧收场。去年夏天看的最后两场剧都场是男女情爱恩仇的悲剧。分别是威尔第的三幕剧《路易莎·米勒》(Luisa Miller)(剧照图版三和四, 由Chi制作)和意大利现实主意歌剧作家齐莱亚的四幕剧《阿德里安娜·勒库弗勒》(Adriana Lecouvreur)(剧照图版五和六,由Chi制作)。这两部剧都是以剧中女主角的名字命名,都相同地缠绵着凄怜,嫉恨和悲壮当然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剧情各异。悲剧带给人内心沉重的撞击,不但开启灵魂的怜悯,而且能激起思维的波澜。人们怎样避免现实的悲剧发生?什么是大爱?


P 三

Luisa Miller 1.jpg

  P 四

Luisa Miller 3.jpg



     P五

 

Adriana Lecouvreur4.jpg

        P 六

 

Adriana Lecouvreur1.jpg


自三月以来,纽约人为了躲避新冠病毒的感染,减缓疫情的大爆发开始居家隔离。墙墙墙墙的围堵,面对电脑荧屏工作的劳累,面壁再面壁的单调乏味。开启了“破壁”,将客厅改成了家庭小影院,用投影将电脑荧屏播放的歌舞剧投放到墙上,坐在沙发上看戏。每天欣赏一部,连家狗都陶冶之中。

    昨晚看了歌剧《The Phantom of the Music》(歌剧魅影)。该剧由 Andrew Lloyd Webber 作曲,由 Charles Hart)填词。于1986年在伦敦的West Ended剧场成功首演,是男主角的扮演者 Michael Crawford 为该剧扬名。1987年在纽约Broadway开场,而后经久不衰,流传世界。其中的主题歌 "The Music of the Night"已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权卖出千万高价。他真正演绎了歌剧的魅力,撩动起人们的灵魂,感染着人们在音乐中陶醉。我们看的是电视播放25周年庆在巴黎的演出盛典,剧后,制作人和伦敦首演的大多数演员都登台讲话并合唱了主题曲。最后放上此曲的中文歌谱(网上下载的薛范译配,只作学习笔记)以便学唱。

The night of the music1.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4435-1230142.html

上一篇:新冠病毒尘埃
下一篇:跳舞乐
收藏 IP: 209.122.120.*|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