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si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rongsi12

博文

数学→哲学系列探索1

已有 2751 次阅读 2020-4-12 13:01 |个人分类:数学→哲学系列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数学

前言

我是一名从事建筑行业的结构工程师,工科背景。建筑结构的科学背景大部分是力学,引申至数学中,那是几何、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等。

念本科及研究生期间,对我来说是一段珍贵的对数学对科学独立思考的时间,对中国外国数学的教授方式,对理科及工科存在的思维差异,以及由数学上升至对全人类意义的探索。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的多样性是越来越大的,因为事态会发展就会变化,就像宇宙大爆炸之后越来越无序,人的认知也是,比如因为信息的差异常常会听到人们讲一个词“瓶颈”,扛过去了之后就会说“柳暗花明”,突破原有认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认知来源于经历。写《数学→哲学系列探索》的原因是渴望更多的人,能够在我点出对数学对世界的一些观点后能一起讨论,真正探索数学乃至人类的意义。

数学→哲学系列探索1

这一集的主题是傅里叶变换及数学中投影的概念→“你所看到的世界很可能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傅里叶变换说的是,一个信号能够从时域转换到频域。信号,不仅仅说的是电子工程中的信号,可以理解为信息,一个关于时间在变化的信息;时域,说的就是这个信号随着时间在动;频域,说的是这个信号不动了,频率在动,时间没有了。开始有点诡异了,时间这个概念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如果说这个这是世界上没有时间的概念恐怕会被人当成精神有问题。

接下来谈一下傅里叶变换为什么诞生?傅里叶是一个人,他做的这个工作的最初目的我不清楚。按照我作为一个工科生去猜测,他应该是在计算某些方程时采取的一种灵活的更方便的计算办法。比如对于结构工程中来说,共振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桥梁会因为“共振”现象产生而被振坏,浅显地讲,一个结构有一个基本振动频率,就是这个结构微弱扰动下会以一个周期(比如2秒,周期和频率一个概念,周期是一周的时间,频率是一秒多少次,周期2s就是频率0.5Hz,一秒0.5次)在上下振动,如果外界持续以这个周期作用,就是说,结构走到正的最大振幅处就被外力往外冲,走到负的最大振幅处又被外力往外冲,久而久之经过能量积累,这个振幅会越来越大,结构损伤越来越大,扛不住而破坏。外界的输入,我们称作荷载,比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他们其实是一个信号,因为他们随着时间在动f(t),这些信号是很复杂的,不是简单地以一个周期在动,而是看似毫无规律的。因为存在“共振现象”,所以如果能够将f(t)拆成很多个周期“成分”的函数加起来,会很有意义,因为那个跟结构周期共振的“成分”大和小是很关键的。结构工程师需要将结构设计成尽量远离共振,并且验算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损伤不能太大。

当然我们知道傅里叶找到了这样一个办法,并且在多位后人完善了这一理论,形成了一个严谨的数学理论。我在念书的时候曾深入学习过这一过程,并写了一个读书笔记,有兴趣可见 傅立叶变换读书笔记——陈斯聪2014.pdf :那是以工科人的角度去整理的,类似在讲一个故事,有数学基础的人会很好理解。

按理说傅里叶变换在数学层面已经结束,但是数学公式神奇的地方就是,他让数学家在形成严谨理论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升华,发现他只是包括在数学大厦中的一个小东西,就是投影的概念。(可能有点像物理上总是想追求统一,数学也是一直在统一)傅里叶变换将f(t)分解成有很多不同频率的子项,子项前面系数计算的时候,该系数其实是f(t)在那个分项上的投影。这里又得细细道来。我们说投影,一般是在笛卡尔坐标系中,一个向量相对于X轴或Y轴的投影,(x1,x2)·(1,0)=x1,说明在X轴上的成分是x1,这里的投影和f(t)的投影其实是一个事情,只有一处不一样,这里的坐标轴不是二维的,而是无穷维的。题外话,如果有人在学傅里叶变换一直记不住那些公式的话,那么看到这篇文章中的两个字“投影”,一定会恍然大悟,那些公式根本不用背诵。

一个信号的分解原来是无穷维坐标系的投影。往外一步讲,大家有没有发现,傅里叶变换把时间t给整没了。按照我们的常识理解,只要是会动的东西,都是信号,只要是信号,就可以傅里叶变换,所以对这个世界进行傅里叶变换,时间就没了。那么你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4336-1227977.html

上一篇:计算机编程-人类的妥协与贪婪
下一篇:数学→哲学系列探索2
收藏 IP: 101.88.116.*| 热度|

2 康建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