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cfcn 化学其实是一种世界观!

博文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青少年生活

已有 5437 次阅读 2020-3-6 00:12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 李政道, 屠呦呦, 李远哲

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有9人,名单如下:

72486147024b42f0a24edeb16fb5068e_th.jpg

作为中国的人尖,他们显然应该会有一些特异之处在青少年就展露出来。下面就一一述说之。

1、杨振宁(1922-

跟李政道一起提出宇称不守恒并在当年被吴健雄证实后隔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杨老更重要的贡献是羊磨坊(Yang-Mills)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和Yang-Baxter方程。杨的两任妻子都跟他有师生情谊。杨有一个好爸爸杨武之,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杨有那些奇人奇事呢?第一、四岁之后一年内认字3千个字,也就是日常用字都懂了,其实杨母一直担心海归回来的杨武之会抛弃她。第二、杨动手能力不行是出了名的,where is yangwhere is bang。据说他做了放弃以实验结果获得博士学位的决定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小学手工课时,他捏了一只,别人一看就脱口而出,这是一段藕吧。而且杨是个左撇子。第三、初中就读教会学校崇德中学,有一次居然因考试偷看被罚。老师的评语是比较淘气,经常会把墨水瓶打翻。第四、初二12岁时,看了《神秘的世界》,就觉得自己以后一定能得诺贝尔奖,父母吓得下巴都要掉了。杨多次说自己很迷《数学精英》这本老外写的书。第五,虽然他老爹知道他有数学才华,似有异秉,但却叫他报考化学专业,他其实高中只读了两年,跟李政道一样是以同等学力考进去的,据他自己说,备考时不理解为什么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不一样。我看杨振宁的传记,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杨振宁这个大哥角色扮演的非常好。

2、李政道(1926-

生于上海一书香门第。父亲李骏康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业化学系,后长年从事化肥经销,母亲张明璋毕业于的上海启明女子中学。其母给他的那份储蓄金中了大奖。抗战时就读于江西联合中学,经常手里夹着一本Duff写的大学物理。高三时因师资不够,被校方请去当低年级的老师。1943年夏,同等学历资格考入浙江大学,1944年夏天,一场不期而遇的车祸损伤了他的背脊神经,被迫卧床休半年。伤愈后被推荐给吴大猷,在西南联大又读了两年,还没毕业又被吴大猷以培养国防建设人才的名义推荐入学芝加哥大学,真正师从费米。据说被人邀请看电影时,他却用手电筒看书,理由居然是已经浪费钱了,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3、丁肇中(1936-)

1974年发现J子两年后获得诺贝尔奖,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市,丁后来又返回密歇根大学读大学和获得博士学位,因抗日战争颠沛流离,12岁之前没有进过一天学堂。中学读的是台北市著名的建国中学。他虽然被叫大头丁,但也有走麦城的时候,本来中学可以保送到成功大学,但他却想通过考试考一个更好的学校,结果还是只考上成功大学,据说这个让他郁闷了好一阵子,好在次年就转到密歇根大学去了。他老爹台湾大学的丁观海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说“丁肇中读书的时候,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说了这番话:“那倒没有,如果有什么一点特殊的话,可能是比较调皮吧!他也是很容易让老师头痛的提问题的学生。不过,书倒是念得不错,有很旺盛的上进心。”他有一篇讲话应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被编入了中学语文课本,所以中学生应该很熟悉他。其实丁肇中得诺贝尔奖的演讲(全中文)也值得录在这里:

    国王、王后陛下、皇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更是从实验中产生的。 

  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4、李远哲(1936-

台湾新竹人,因交叉分子束技术获奖。父亲是画家,母亲是小学老师。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也是大学教授。小学一二年级因躲轰炸没有读书,棒球、乒乓球、网球都是校队并参赛得奖的,音乐也很好,喜欢看外书,《开明少年》里面的《蓝色的毛毯》对他影响很大,以致李敖在立法院质询时专门带来那本书。高一得肺炎让他休养了一个月,看居里夫人传记让他想学化学。高考前居然辅导班上同学的学习,让他体会到教别人反而最能学到东西。入台大后,因看不惯学校食堂,竟然自办伙食,多年后竟有人跟他提起这事。后来跟一位学长一起自学了所有物理专业的课程。动手能力很强,有一次他嫌他家的缝纫机有声响,于是自己去拆下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去检查找出原因,事实上,他后来交叉分子束做的好,跟这有莫大的关系。交叉分子束是化学里面超大超复杂的仪器,只有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比别人做得好,最后才能做出信号来。感兴趣可以看看他自己对人生成长的总结

5、朱棣文(1948-

美二代了,貌似除了会写朱棣文三个中文就不认识汉字了。因激光冷却和原子捕获得奖,奥巴马的能源部长。他家族的特点就是博士多,他小时候活在自己哥哥和弟弟的阴影之下,大学只考了个罗切斯特大学。以致他在哈佛大学向毕业生致辞时还调侃,他获得哈佛的名誉博士学位应该比获得诺贝尔奖让他妈妈更开心。朱棣文虽然偏科厉害,但动手能力很强,江苏太仓有一个“朱棣文小学”。

幼儿园毕业后,朱棣文应邀参加一个小朋友举办的建造塑料模型飞机和军舰活动,从此爱上了这种培养动手能力的活动,到小学四年级时,他已达到了“装配工”水平。在他卧室的地毯上,金属“梁”和小螺母、螺杆散落一地,都围绕在一些半成品周围。稍大一些后,他又喜欢上了化学游戏,对火箭和火药也产生了极大兴趣。不久,又把兴趣点转到了测量邻居的土壤酸碱度及其所缺少的营养物质上。

读中学时,朱棣文对物理和微积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两门课不用记忆一连串的公式,只是用一些基本概念和假设推理来判断。特别是物理老师常把复杂、枯燥的概念和问题简单化,甚至有时候还改编成故事,并说物理是学习如何处理最简单的问题。老师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朱棣文,他开始了对物理学领域的探索,并在高中最后一个学期里动手做了一个物理摆,用它“精确地”测量了引力。

因朱棣文画画很好,父亲曾鼓励他将来做个建筑师。但他自己坚持一定要学物理。

6崔琦(1939-

出生河南平顶山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父亲卖煤为业母亲王双贤虽然没读书,但算是来自大户人家,其三弟王治寰解放前曾任郏县中学校长,后移居澳门。崔琦有三个姐姐,各个都是大学生,大姐在北京总书局工作,二姐三姐后来都在美国生活。据许良的《宁静致远:崔琦的科学风采》。在村里留下的传奇是,十多岁时就会算号称“一杆旗”(相当于不规则的三角形)的面积。1951年,崔琦辗转到达香港进入双语并用的培正中学就读,学费全免,爱好音乐,留下把“五毫当一毫”的轶事。在读了一年预科后,1958年入读伊利诺斯州的教会大学奥古斯塔纳学院,也是全额奖学金。一年后父亲病逝,但崔自己不知道后来他对此无比内疚。因他在香港时化学学得很深,和大学的内容差不多,于是就选了物理专业。不过他本来想学医的。因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奖。

7、钱永健(1952-2016

美二代,一点不懂中文,因绿色荧光蛋白获奖,被称为点亮生命科学的人。曾经想过以钢琴为业,有养子,可能死于二次中风。由于有哮喘,钱永健的孩提时代大都在室内度过。读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化学实验玩具,但他觉得不过瘾。后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化学书,里面讲到怎么将紫色的溶液变成绿色,他于是被化学深深吸引。读高中的时候,他家地下室已经摆满瓶瓶罐罐。兄弟俩甚至悄悄制造火药,结果不慎起火,烧到乒乓球桌。尽管出现了事故,父母并没有阻止孩子们的化学实验,钱永健也只是将实验地点搬到室外的混凝土露台。16岁因研究金属与硫氰酸盐结合机理获得了Westinghouse talent search全国一等奖。20岁从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和物理学位。25岁从剑桥大学获得生理学的博士学位。

8、高锟(1933-2018

光线之父,父亲是密歇根大学法理学博士,大律师。据《潮平岸阔:高锟自述》,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开学跟周同学一起在家捣鼓实验,一开始是电解水的化学实验,后来是混合红磷和氯酸钾的泥球炸弹。被父母发现后,转玩无线电,制造出收音机。7岁时,迷上了《三国演义》,而且至少看了10遍以上,据说,他后来长香港中文大学时,还特意问一个文科教授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看法。而他也根据"既生瑜,何生亮“而脑筋急转弯,说“周瑜父亲是周既,诸葛亮父亲是诸葛何”。1948年去圣若瑟中学读书,一步步升到预科班,是班上的Brilliant UFO。去英国读大学时,居然靠“冲洗相片”业务挣钱。

9屠呦呦(1930-

因青蒿素的提取获奖,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初三没毕业就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两年,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专业是生药学;但现在屠呦呦的“三无人员”的身份似乎被人当成攻击官科的石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72-1221815.html

上一篇: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在青少年想些什么呢?
收藏 IP: 117.165.93.*| 热度|

1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