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做事 欣赏 淡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xf E-mail:zc2623@qq.com

博文

从《金刚经》开始18

已有 1429 次阅读 2020-3-2 16:20 |个人分类:关于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第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的一体同观,强调的是天下万物无分别,心内无心,心外无心。“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肉眼不?”“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天眼不?”“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慧眼不?”“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法眼不?”“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来有佛眼不?”“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这里是说,佛祖有五眼,可以看透人世的一切。“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是沙不?”“是的,世尊。如来说的是沙。”“须菩提,你怎么看呢?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有如这些沙一样多的恒河,有如这么多恒河沙一样的佛世界,这样是为多不?”“很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象那么多世界中所有众生的若干种心,如来全部知晓。”“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各种心,都并不是心,是被称为心。”“为什么会这样呢?”“须菩提,过去的心不可得,现在的心不可得,未来的心不可得。”此品意义之深刻可以说无以复加,佛祖直接否定了心的存在,认为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心都不可得。

这一品佛祖的讲授与以前的内容有较大的转折,佛祖进一步启示以须菩提为代表的众多弟子,佛义愈加深刻。佛祖提出五眼,以证明佛祖的法力无边,同时告知众弟子,这些全是幻相。因为,各种心都不可得,无论过去、现在或是未来。心是不存在的,当你觉得有心,偏差已经发生。这一品对教育的启发意义有两个,一个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是无边无际的,佛法无边,知识之海也是无边,所以作为学生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敬畏之心。佛祖说他知道无数世界的无数人心,因为它们具有统一性,而这些心实质都不是心,只是一个称谓。另一个意义是告诫学生不能因为学习知识而迷失自性本性,心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幻想,而不是心本身。教师也应提醒学生,所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都在过程之中,不能因为汲取某些知识而让知识的意义占据一己本心,失了真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451-1221406.html

上一篇:从《金刚经》开始17
下一篇:从《金刚经》开始19
收藏 IP: 118.74.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