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西迁档案见证知识精英家国情怀
王展志,张文峰
n近日,陕西省档案馆在“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资助课题实施过程中,发现了 “老阿姨”龚全珍1945年10月9日至17日入学第一周填写的《国立西北大学新生调查表》、入学一周受训的第一次考试试卷和《自传》等档案。这些珍贵的学籍档案,完整地记载了龚全珍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和心路历程, 也折射出一代民族精英的的家国情怀。
她在新生必填的新生调查表上 ,填写有:
自我批评及将来的希望 自知学识基础太坏,太缺乏判断力,太幼稚;希望以教育作精神的寄托,做终身事业
对于国家现状之感想及将来希望 政治紊乱,国民教育至今不能普及,希望国家能树立一个真正为人民福利着想的政府,希望提高教育标准。
对于世界现状之感想及将来希望 世界各强国依然是发展侵略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希望我国能自强起来,世界各弱小民族也不受压迫。
同时,还发现有1947年6月的《国立西北大学第八届毕业同学录纪念册》,在其“在校同学名录”中有龚全珍的名字。
档案表明:龚全珍出生于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父亲做了30年的电报员,在她12岁那年,刚结束了小学生活,父亲便离开11个孩子而永别。长兄龚文龙不得不终止大学学业,继任父亲的职位,来维持家口。因此他在上学时的“家长姓名”一栏里,写的是大哥的姓名,大哥也成为供养弟妹们上学的唯一支柱。因此,龚全珍得以在敌伪所设的烟台市立一中攻读了三年。她看到了敌人的暴行及奴化教育的阴险,几次想逃离敌区南下,但因路费无从筹措,只好吞噬着自己的泪。初中毕业后,又在威海卫中学完成了高中学程。这时,因家庭经济拮据,不得不就业于区立第一小学校。同时,由每月薪金的结余,除去小补于家中外,还积蓄了南下的路费。在这半年的小学教员生活中,她的心在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中,又活跃起来,遂促成了与孙爱珍同学的冒险南下。两位姑娘辗转到了河南,继续高中学业,并帮助未考上初中的教师子女补习。时过不久,日寇的铁蹄又踏进了河南,学校被迫西迁,搬到了陕西城固,1944年与城固中学合并,称为城固国立一中,她在此最终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在高三时考入同处城固县城的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
民国卅四年十月九日(1945年10月9日),龚全珍办完注册入学手续,成为西北大学教育系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全班23名同学中的6名女生之一。在她于1945年10月9日至17日入学第一周填写的《国立西北大学新生调查表》和入学后第一份试卷中(自传),表明她在学生时代即具有远大抱负,对旧的道德观念也有清晰地认识,她“希望以教育作精神的寄托,做终身事业”,并“希望国家能树立一个真正为人民福利着想的政府,希望提高教育标准”,在其《自传》中也有“我国旧道德观念的根深蒂固”,“要想振兴起中国来,只有从普及教育上下手,所以根据这个观念而确定了我理想中的事业——从事于教育”,不难看出,龚全珍自打入学就有力图冲破根深蒂固的旧道德观念,终身从事教育的远大理想。
档案也表明,龚全珍在校和毕业期间的的学习体会和一些思想认识的变化。她在《受训感言》中指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个一切都落后的国家,现在我们虽然是站在胜利同盟国中,但我们依然还是没有自主权。我们还要看人家英美人的神色,跟人家走,所以这一次的胜利,并不足以乐。我们要拼命追上去,从模仿欧美各国的学术做起,以达到我们自己的途境。然而,我们却不能把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一笔勾销。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是最伟大的文化。欧美各国发达的结果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都倾向于物质的享受,因而,列强侵略的事实造成战争的罪恶。再者,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什么呢?我们中国的文化是最和平的文化,中国的思想家都是为一切人类谋福利,是最理想化的文化,我们所以有中兴的一天,就是靠着五千年的文化去发扬光大”。龚全珍与法商学院商学系主任孙宗钰教授都是山东同乡,是其入学“保证人”。在新生受训期间,她听到了孙教授所讲的“优良习惯的养成”和 法商学院政治学系许兴凯教授所讲的“中华民族之精神”,触动了自己的心底,与其共鸣道:“有高深的见解,可以做每个青年的警钟。每个青年都应当有彻底的觉悟,首先训练自己,养成优良的习惯,再抓住我们中华民族博大、宽厚、义气、忠信的优点,除去表面柔弱、内心阴险的缺点,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走上强国的路子”。“各处的负责先生及各系的系主任,对我们都有明白清晰的训示,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了西北大学的内情,更深深地敬爱西北大学的伟大,使我们立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为爱护西北大学而努力”。
龚全珍1949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教育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新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龚全珍同志随甘祖昌将军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离休后,她传承甘祖昌将军不求名利、矢志为民的精神,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办了许多实事、解了不少难事、做了很多好事,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2013年,龚全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14年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一、“老阿姨”的母校前身——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九一八与七七事变相继爆发之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我国族最根本的文脉所系——高等教育,面临国破校亡,根基沦丧的空前灾难,尤其是大学数量接近全国半数、在校大学生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东北与平、津、沪三地,面临的危险最为严峻,遂先有东北大学自东北向北平、向西北的颠沛流离,再有平、津高校史无前例的大迁徙。1937年9月10日,遂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为基干,成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7年9月30日复并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在西安,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不过组成半年时间,日寇逼近山陕间的风陵渡口,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不得不于1938年3月16日至4月20日再次千里大迁徙。西安临大全校1 400余名学生历时一个多月,先从西安乘火车沿陇海路西行近200公里至宝鸡,再徒步250公里,翻越秦岭到陕南城固办学,全程近1 000余华里。出发前在西安采购的锅饼就有317袋、8 676斤,还有3 000余斤咸菜。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简称“西安临大”)于1938年年4月2日迁陕南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1938年7月27日,以西北联大工学院(含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国立北洋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由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1939年8月8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战后,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复员平津办学,以其部分师生融入西师(今西北师范大学)、西工(今西北工业大学)永留西北,而北平大学则整建制永留西北,文、理、法商三学院为西大(今西北大学)所继承,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分别为西工、西农(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医(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所继承,其中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医学院整建制地被西大和西医所继承。
从其母体与子体的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各自回迁复校或永留西北办学,具有特殊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统一性,是一个扎根西北、分而有合、子母血脉相连的高等教育共同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10余载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705名教授、副教授和2169名教职工队伍,培养9 015名学生。截至2018年底,从相关十校师生中走出195名学部委员或两院院士。
其中,尤其是有关西北联大的大迁徙的档案,作了重点反映:一家四口,万里迢迢、绕道天津、越南海防、昆明、重庆、成都、陕南城固,应聘西北联大教授的汪堃仁;在北平车站遭窃、在徐州火车站遭日机扫射、千里迢迢应聘西安临大、四年后才与妻儿团聚于城固的王耀东教授;只因简陋的医疗条件,普普通通的胃疾即让一代数学大师殒命西康的曾炯教授;日机轰炸陕南而牺牲的耳鼻喉科专家杨其昌教授和刚刚步行千里到校报到的学生,以及掩埋了尸体、整理好废墟便立即继续上课的医学院师生;住一个宿舍的师昌绪与高景德,一个惯于开夜车,直到两三点才回宿舍,一个惯于开早车,凌晨两点即往教室学习,两人竟然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难见一面;取布一块,上边挖洞便是夏季背心,长裤膝部臀部磨破了,从膝部剪去下腿,补之于臀部,便是短裤的医学生们;北方学生在陕南耐不得潮湿而身染疥癣,晚间八人上下床斗室里与臭虫跳蚤相伴;1945年2月份上半月,城固西北工学院的贷金每人为1 080元,而市价大米一斗竟至1 300元,即便到30里路以外去采购,价格也便宜不了几块,一位词学教授自嘲“褥垫黄金草,袍开白玉花”,西北师院胡国钰教授说“教授的生活好像活蒸螃蟹”。就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拿起笔杆子抗战,同样教书育人,同样刻苦学习,成为战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舒适地工作于沦陷区,但他们不甘做亡国奴,而是毅然选择冲破重重封锁,积聚在西北大后方持笔抗战,同样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二、项目保护与开发方式
项目的保护和开发方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本馆档案与与外馆档案相结合,即以陕西省档案馆馆所藏西北联大档案为主实施保护与开发的同时,远赴上海、江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汉中市档案馆、城固县档案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等馆进一步搜集档案史料,务使资料完整。
二是档案史料选编与展出利用相结合,我们除编纂《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以外,开始着手将其中历史价值较为重要的档案移入珍藏室保存,并提供一些与西北联大办学地密切关联的部分档案、连同地方馆藏在城固县“西北联大与城固专题博物馆”展出,特别是西北联大发掘丝路开拓者张骞墓档案和测绘五门堰档案,为其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水利灌溉世界文化遗产等更增权威证据,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建设。
三是本馆研究力量与大学研究力量相结合,既保障编研质量,又实现了档案开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在编研过程中,我们参加了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的第六届、第七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提供了《基于西北联大档案的几个历史疑点澄清》的长篇论文(也是《选编》的概述),以及《柳青与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籍档案见证“老阿姨”龚全珍的家国情怀》颠覆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认识,获得积极反响。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魏书亮读后指出:“西北联大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范型,那就是立足档案资料的研究,那就是国际化背景下凸显中国本土特色的研究”。该文在2018年出版的《陕西档案》连载发表。《中国科学时报》开辟专栏,特约发表了《西北联大:矗国之偏隅 立世之英才》《把论文写在千里大漠——西北联大教授故事三则》;《北京日报》在2018年“两会”期间以两版的篇幅发表了专访《北平大学往事》(西迁三高校之一)等,编研者之一根据在本馆新发现开国大典播音员齐越学籍档案撰写的《齐越播音思想的厚重底蕴与其大学阅历根源》一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获中国传媒大学和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司的关注,被特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等主持的全国播音峰会。这些文章仅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的 “科学网”即被访问阅读18243次,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项目成果
本项目的成果形式为陕西省档案馆(局)编研而成的著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2018年11月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岂之先生作序,全书162万字,1464页,附图83幅,分上下册。
国立西北联大联合大学档案是陕西省档案馆的重要珍藏。目前纸质档案和数字化的西北联大与其后继校院档案有:国立西北大学纸质档2019卷,数字化档1031卷,17 829件;国立西北工学院纸质档963卷,数字化档1 062卷,7 357件;国立西北农学院纸质档2001卷,数字化档2044卷,9613件。总计纸质档4983卷,数字化档4137卷,34 799件。本成果选编收入的是陕西省档案馆所保存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其子体“国立西北五校”在1937年9月10日至1949年9月30日之间形成的有关档案资料,包括母体院校与子体院校两部分。本成果精选陕西省档案馆所藏4983卷34799件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后继国立西北五校的档案,新发现:著名作家柳青、开国大典播音员齐越、被毛泽东主席赞为“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赵洪璋、打破核垄断的吴自良、王岐山副主席的老师张伯声等数十位院士的科研档案;丝路开凿者张骞墓发掘与丝路沿线考古档案;抗战从军与遭受日机轰炸损失档案;唯一反映我国战时大学常委议决制的82次会议完整记录,以及历任教职工名录、历届毕业生名录和战时高等教育文选等珍贵档案史料,从而完整再现了陕西之所以成为战时全国三大高等教育基地之一和战时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的科教根源。
其特色:
一是新增“大学西迁的酝酿”一章,反映了“七七”事变之前,西北地区与平津高校的接触、初步合作,以及与国民政府行政院就北平大学或北洋工学院迁陕事先协商等历史过程,使“七七”事变后的高校大规模西迁变得水到渠成、合理自然,也使西北联大“一分为五”展布西北和扎根西北,显得顺理成章。
二是发现了西安临大-西北联大第一次常委会议至第八十二次常委会议记录中的67次常委会议记录的档案,加上与教育部的往来文档,较完整地反映了战时大学常委议决制的诞生、运行和结束过程,成为反映我国战时大学治理机制的完整档案文献。
三是新增西北联大与后继五校历任教职员、历届毕业生名单,注重反映著名教授的聘任和杰出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所涉:首次提出“转化温度”概念及活度理论,奠定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魏寿昆院士等杰出学子,都作了重点反映,从而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
四是首次列入抗日战争期间西北联大前身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后继院校西北农学院、西北工学院、东北大学,以及汉中办学地遭受敌机轰炸的档案,是以前各校校史或有关史料汇编未曾有过的内容,从而使人深切地感触到战时办学的艰难,即便远迁秦巴山间盆地,亦免不了敌机轰炸,激励今人珍惜来自不易的和平办学环境。
五是在省馆发现一本《青年军第三大学补习班同学录》(含官佐简历名册),反映了战时“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中青年远征军在陕驻军和参战前培训补习的历史线索,以及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学生从军、教授从军的概貌,可了解高校师生投笔从戎积极投身抗战的历史过程,也由此开启了陕西抗战史研究的新视角。
六是期刊发刊词和目录,以及教育演讲稿和教育学论文的选择列入,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学者可由此研究西北联大的战时教育思想,研究西北联大的巨大办学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何以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做出70余项影响人类或影响中华文明的重大成就?
三、项目价值
抗战时期,国难当头,遂以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为示范,成功组织了牵涉70万师生员工、百余高校、200余次,逐渐向大后方西部空前的战略迁徙。这为21世纪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储备了宝贵的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基础,也为高等教育参与民族解放事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如何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保存民族文脉、延续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社会文化、培育人才,积累了宝贵借鉴。与西南联大的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主体永留陕甘办学,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五校。其母体诞生的子体与今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均有直接渊源和传承关系。
西北联大是我国在战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以及高等教育融入地方社会文化的典范,是为抗日救亡、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一次中外罕见的高校大迁徙,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诚如张岂之先生所说,西北联大精神就是“团结御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兴学强国”的创业精神,“公诚勤朴,矢志报国”的奉献精神,其核心是爱国奉献和兴学强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它的精神,最根本的精神。西南联大的“南渡北返”与西北联大的“扎根西北”,都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对此,通过漫长历史风雨的洗练,才能看得清楚,也就是说,我们越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西北联大教育实践的成果会越加珍惜。今日大学的责任不外乎教书育人、学术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四大职能,而通过《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这样的力作,盘活档案,展现我们的大学之道,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实现这些职能的重要抓手。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对于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和地方文化建设也有重要价值。“西北联大”已经成为当年的办学地汉中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办学地城固的三大名片之一。保护和利用西北联大办学遗址,促进文旅事业的社会声浪迭起,西安迈科集团拟投巨资建设“古路坝国际研学小镇”。然而,遗址上建筑的恢复也好,名人雕像的树立也好,小镇的规划建设也好, 这些硬件建设只是“骨”与“肉”,或者只是一堆钢铁水泥,要赋予它生命,让它活起来,必须以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历史文化基础,讲好故事,揭示它的“魂”,讲述它的“精神”,才能真正在传承优秀高等教育文化、兴学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实现其价值。
原载:《中国档案》2019年第11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