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fan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ofan68

博文

历史 文化21:封龙山的西石堂

已有 2527 次阅读 2019-8-6 17:03 |个人分类:历史 文化|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健康, 健康新定义, 健康学, 封龙山, 白石神君汉碑

封龙山有两个石堂,也叫石窟,即西石堂和东石堂。我只去过西石堂,还去过多次,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简要介绍几句。

西石堂在封龙山南麓,北龙池村北面一个小山峰接近峰顶的南坡上。山坡比较陡,不易攀爬。但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可以上去,我估计相对高度约100多米。从后面山上也有一条路可以到达。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到是2014年,去过56次西石堂。今年4月去封龙山考查。本来还想去看看。只因那天我独自1人,沿着山路一直爬到海拔800多米的山顶(严格说是接近山顶),进行了多个地点的考查,其间还走错一次路,浪费了一些体力,实在没有力气再去西石堂了,所以未去成。

西石堂给我的印象是,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西石堂就已经遭到相当程度的损毁,也没有人看守。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损毁的程度也越来越重。

特别要说的是,它的损毁还不只是石刻本身,听说在石窟所在的花岗岩山体的背面,曾经有人在那里开采石头,假如再晚几十年没有人管,西石堂就有彻底毁灭的可能。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西石堂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派有专人看管,还把原来广化寺的“白石神君”汉朝石碑也移到这里保管。并且被确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石窟,2002年在窟前修建了抱厦,即在洞窟的前面修了有寺庙特点的有上顶、前面敞开的建筑物。

西石堂是在靠近山顶的南坡上,洞窟的门口自然是朝南的。自西向东,第一个(即最西边)是个只开凿了约半米深的洞口,没有开凿出来,可以称为0号窟。往东有3个洞窟,这里依次称为123号窟,简要介绍如下:

1号窟大约完成于北齐。里面为方形,长宽各约3.2米,穹隆顶。窟内左、右、后壁各有一尊主佛。后壁主佛为释迦牟尼,右壁主佛为弥勒佛,左壁主佛为啊弥陀佛。意示释迦牟尼过去、现在、将来的佛变形态。除主佛以外,四壁还有大小不一、题材各异的许多小佛龛。

2号窟为千佛洞,可能完成于唐代。窟内宽5.4米,进深7.4米,高3.5米。中间是高大的如来佛,端坐在三面刻有舞伎歌女的宝座上。洞内四壁浮雕小佛千余个,基本形态接近,但手姿各异。

3号窟是卧佛一尊。为如来涅槃之意。佛体长4.15米,头西足东,侧身卧于石台之上。我的印象中,此卧佛的上半身比较长,腿有点短,似乎与一般人的比例不太一致。

要说明的是,所述内容一部分是从书上看的,不知是否完全准确。而在我的印象中,1号和2号窟中的大佛,好像损毁都比较严重。连1号窟壁上的小佛龛和2号窟四壁上的小佛,也有相当一部分曾被毁坏了。现在去看到的,可能有一部分是修复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458-1192696.html

上一篇:健康学和抗衰老2: 基于医学的抗衰老
下一篇:健康学和抗衰老3:基于健康学的抗衰老新理念
收藏 IP: 117.15.166.*| 热度|

3 伍赛特 郑永军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