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关于“中医思维”的对话

已有 2592 次阅读 2019-3-1 17:4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 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

在一个中医的群里,有同仁谈到“中医思维”。事情从一篇转载的文章开始:

A:链接“人民日报:打中医牌子却走西医路子”(文章来源:2011年5月5日,主要是关于几位院士和国医大师的采访)

从“西学中”到“中学西”,中西医结合不仅没有拯救中医,反而遭遇尴尬命运。西医不搞中医了,中医也不搞西医了,中西医结合成为多余的“第六指”。“西学中”学到最后,还是偏向西医;“中学西”学到最后,连中医都不信了。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三低”,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医院的根基是“中”,但现在都往“西”那边跑,搞中西医结合,其实是个收费机制问题。

B:中学西是必要,关键是要坚持中医思维,西学中基本学不出来,只有少部分人学的好,西医学中医是必要的,现在西医乱用中成药很普遍,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人普遍懒惰。

C:经高中数理化逻辑思维训练,又缺中国传统文化诗情画意等形象思维防护,加上以西律中,以西护中的管理机制的中医院里,中医独善其身难矣!何况还有病人、中药等因素支持不了“中医”疗效评判,长此以往中医不中将必然!

司外揣内@吴玉玺的头像的书法“醫”可以看出您的学术之“神”在中医本体,但红色之底反映文化之形仍需依附政策体制机制,所以传承中医学术,必须正本清源从中医“文化”土壤上培植!

当科学化成为中医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时,中医结合上西医的科技成果姓“中”的不多!

D:A老师,什么是中医思维?

E:这个问题问得好,很重要!我的理解:整体思维?

D:C老师,是诗情画意的形象思维,对吗?

C:D老师,您的反问科学严肃认真!

中医形象思维也是因人、因地、因时而言,如:诗情画意式多反映在江浙沪皖一带中医思维特征,与两广务实生活化中医思维特征有别。另如中医辨治思维有倾向,有君臣佐使沉稳的杜甫“茅屋”可不为“秋风所破歌”,有白发三千丈的李“飘逸”,也有王维“明月松间照”之空灵。所以才有十人十方及流派特色!在此仅举诗情中医辨治,至于中医与画意,我有专业体会,留作后话!

F:天人合一?

G:万物类象?

D:C老师,科技求真(C的个性签名),要强调逻辑思维。

C:中医学术的人文求善是建立在“科学求真”之上的“医道”,过份强调“科学求真”传承中医可能失去完整的中医学术体系,不要以为我们这些院校教育的科班生掌握了几根学术骨干就自任是中医传承人了,既骨感又丰满地继承中医才是最好的“创新”!

F:还没继承谈啥创新?

D:没有逻辑思维,科技何以走远?没有创新,就没有张仲景。

F:你找个井一跳穿回汉朝问问当事人,才对得起科学精神。

C:中医形象思维重于逻辑思维,要认识中医理法方药的逻辑思维并不等同科技逻辑,非黑即白地所谓科技求真逻辑已脱离了中医“气一元而象万千”学术思想,D,您算“科技中医”一脉!

按:这是一个缺乏逻辑学教育的民族,大家难以交流,难以沟通。对话只能到此为止,如果再讨论下去,肯定不欢而散。因为站队思维,已经牢牢地驻扎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65013.html

上一篇:[转载]散人:记忆中的风景——武昌鼓楼洞与司门口
下一篇:赵洪钧论医学教育(一)
收藏 IP: 183.39.1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