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9)

已有 2744 次阅读 2019-2-19 18:08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逻辑学

十九、逻辑学与形式逻辑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问。逻辑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对象及其属性;思维形式是指用以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不同方式,即表达思维内容的不同方式。从逻辑学角度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推理

(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逻辑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1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

一、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性

第二节 思维、语言和逻辑

一、思维、语言和逻辑

二、自然语言和符号语言

三、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第三节 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一、逻辑学的性质

二、逻辑学的作用

练习题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一、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二、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四、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第三节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相容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

第四节 定义

一、定义及其结构

二、定义的方法

三、定义的规则

四、语词定义

第五节 划分

一、划分及其结构

二、划分规则

三、划分和分解

第六节 概括和限制

一、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二、限制

三、概括

练习题

第三章 命题逻辑

第一节 复合命题

一、判断、语句和命题

二、原子命题和复合命题

三、几种基本的复合命题

四、一般复合命题? 真值形式

第二节 命题推理

一、推理概述

二、几种基本的命题推理

三、一般命题推理及其判定

练习题

第四章 词项逻辑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直言命题

一、直言命题的定义和结构

二、直言命题的种类

三、自然语言中直言命题的规范化

四、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

五、主、谓项相同的四种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第三节 直接推理

一、对当关系直接推理

二、命题变形直接推理

第四节 直言三段论

一、直言三段论的定义和结构

二、直言三段论的公理

三、直言三段论的规则

四、直言三段论的格与式

五、直言三段论的省略式

练习题

第五章 谓词逻辑

第一节 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

一、谓词逻辑的任务

二、谓词和个体词

三、量词

四、命题形式及其解释

第二节 自然语言的谓词表达式

一、直言命题的表达式

二、重叠量化式

三、量化式的复合

四、量化推理式

第三节 量化自然推理

一、量化自然推理概述

二、全称量词的规则

三、存在量词的规则

四、量词交换的规则

五、量词规则总结

六、量化推理式的无效性的判定

七、量化自然推理实例分析

第四节 逻辑定理

一、逻辑定理:普遍有效式

二、逻辑定理引入规则

三、若干重要的逻辑定理

第五节 二元关系的若干性质

一、关系的性质:属性的属性

二、二元关系的若干性质

练习题

第六章 逻辑基本规律

第一节 同一律

一、什么是同一律

二、同一律的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错误

第二节 矛盾律

一、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二、什么是矛盾律

三、矛盾律的要求和违反矛盾律的错误

四、悖论

第三节 排中律

一、什么是排中律

二、排中律的要求和违反排中律的错误

三、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第四节 充足理由律

一、什么是充足理由律

二、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和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错误

练习题

第七章 模态逻辑

第一节 模态逻辑概述

一、模态与模态逻辑

二、模态的种类

三、模态命题及其特性

四、模态命题形式

五、模态逻辑的范围

第二节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一、基本模态命题及其符号化

二、复合模态命题和叠置模态命题

三、基本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四、基本模态命题推理

五、复合模态命题推理和叠置模态命题推理    

(二)逻辑学与科学研究

逻辑学研究的是逻辑真理和逻辑词项,这些都是与推理命题的具体内容无关的形式化的东西。然而,尽管逻辑真理是超乎于具体经验的空洞真理,逻辑词项描述的是抽取掉具体内容的形式结构,但它们在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在科学理论知识的建构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逻辑提供了建构科学理论的基石。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表现为语句的集合。作为科学理论构成要素的语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经验事实的语句,我们称其为综合命题。它的特点是其真假是由命题描述的经验内容决定,如果一个综合命题描述的符合事实,它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与综合命题相对应的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不同,我们只需要分析构成命题的语词意义就能判定命题的真假,而无需考虑经验事实。所有的逻辑真理都是分析命题,定义也是分析命题。

在科学理论中,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有不同的功能。尽管综合命题来源于经验并传达经验信息,但如果仅仅有综合命题,那么即使所有命题都是真的,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个事实真理的集合,它只告诉我们什么是真,但不能说明为什么是真的。因此当我们对其真实性有怀疑时不能期望从这些命题获得可靠的解释。不仅如此,综合命题描述的是与过去经验相关的东西,由综合命题我们不能获得有关将来的预言以及对无法观察事件的推测。而解释和预测是科学理论的基本功能,这意味仅有综合命题是不能构成科学的理论的。

分析命题则不同,虽然分析性命题的真假不依赖于经验,特别是逻辑真理不传达任何有关经验的信息,但是它们或者表达的是定义,或者可以表达有效推演规则。定义在理论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提供了理论所需要的基本概念。而当综合命题被纳入有效推理框架之中,就保证了前提真时结论必真,这是获取可靠解释进行科学预测的基本前提。因此,分析命题提供了理论解释和推演的框架。只有当分析命题同综合命题相结合才能构成理论,才能使理论具有科学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逻辑提供了建构科学理论的基石。

第二,逻辑提供了科学检验的方法和工具。如果说科学理论的目的是探索描述有关外在世界规律的真理,毫无疑问科学理论依赖于经验。我们根据经验来检验综合命题是否符合事实,因而是否表达真理。但这并不否定逻辑学在知识检验中的重要性。我们对命题的检验是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为前提的。对任一命题A,只有当我们的经验知识对A有效力时,才能说A(相对于我们的经验知识)是可检验的,A或者可被经验所证实或者被证伪。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并不表现为真理与谬误的对抗,而是在初始经验基础上就主张(可证实的)还是拒绝(可证伪的)命题进行的博弈。

然而这里所谓可证性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证性,因为我们实际已获的知识不可能那么丰富,以致能允许我们解释关于世界的每一问题。因此,虽然每一真正有意义的命题都是或真或假的,但并非每一命题的真假都是可判定的。一个命题是可判定是指我们有现实能行的证明方法可确定命题的真假。由于只有被判定为真的命题才是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分析和寻求正确的判定方法或许比研究真理本身更重要。然而判定方法的能行性往往是同逻辑规则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说逻辑为科学检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逻辑学重要理论意义在法律工作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三)形式逻辑的发展历程

形式逻辑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前的形式逻辑主要是传统逻辑,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形式逻辑,通常称为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1. 传统逻辑

传统逻辑通常把命题分为直言命题、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并研究这几种命题的形式和推理形式。传统逻辑还包括关于矛盾律排中律等逻辑规律的理论,以及有关词项的理论。

形式逻辑在欧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建立了第一个逻辑系统,即三段论理论。其论述形式逻辑的代表作有《形而上学》和《工具论》。继亚里士多德之后,麦加拉-斯多阿学派逻辑揭示出命题联结词的一些重要性质,发现了若干与命题联结词有关的推理形式和规律,发展了演绎逻辑。而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伊壁鸠鲁则认为归纳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中世纪的一些逻辑学家,发展和丰富了形式逻辑。到了近代,培根和约翰·缪勒则进一步发展了归纳法。

在中国,形式逻辑的产生基本与欧洲同时。代表学派有墨家与名家,此外还有儒家的荀子。有意思的是,墨家研究逻辑为的是找到逻辑的原则,而名家为的是建立诡辩体系。墨家对于逻辑的认识集中在《墨经》中,该书对于逻辑已有了系统地论述。例如它区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提出“大故(充分必要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与“小故(必要条件),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而名家的惠施则提出了“合同异”的诡辩原则,目的是取消概念的边界。与惠施相反,同属名家的公孙龙则提出了“离坚白”的诡辩原则,认为任何独立的概念都有且只能有单一的属性。名家提出了许多诡辩命题,例如“白马非马”、“鸡有三足”、“孤犊无母”、“连环无扣”、“白狗黑”以及“今适越而昔来”等等。

显然,名家此种“开倒车”的研究方法是中国特有的,它能够建立其诡辩体系恰恰表明当时逻辑发育的水平很低,有着大量漏洞——因此名家才有机可乘。不过,名家此举也使得这些漏洞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垫脚石——若要发展逻辑,就必须去克服名家的诡辩命题。此外,名家的诡辩命题中也有合理因素——有的确实击中了形式逻辑的要害,这就意味着,除了形式逻辑之外,还有其他逻辑。最后,名家的部分命题里,可能含有合理的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的认知过程的认识。比如一个命题是“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这个命题若要成立,则必须以“地球是圆的”作为前提。在当时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占主导的情况下,名家能有这样的认识是不易的。再有一个命题是认为“飞鸟未尝动”,若做正解,应该是名家认识到我们对于“运动”的直观概念是建立在将归纳了两次静止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当时能做出这些判断实在不容易,可惜这些认识都是以诡辩的形式出现的。

此后,形式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基本陷入了停滞。

在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时,胜论派和正理派开创了因明学,至六世纪时陈那将其完善,称新因明学。因明学,即形式逻辑。

2. 数理逻辑

它是现代形式逻辑。之所以称为数理逻辑,一方面是由于在研究中广泛地使用了人工的符号语言,并发展为使用一种形式化的公理方法,同时也应用了某些数学的工具和具体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受到数学基础研究的推动,特别是受到深入研究数学证明的逻辑规律和数学基础研究中提出来的逻辑问题的推动。数理逻辑之所以又被称为符号逻辑,是由于它使用人工的符号语言。数理逻辑的创始人是G.W.莱布尼兹。莱布尼兹提出建立“普遍的符号语言”、推理演算和思维机械化的思想。尽管莱布尼兹本人并没有实现他所提出的目标,但数理逻辑的发展却逐步(还没有全部)实现了莱布尼兹的理想。G.弗雷格在1879年发表的《概念语言》一书中,建立了第一个一阶逻辑体系。19世纪70年代,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集合论,特别是第一个一阶逻辑体系的建立,是形式逻辑的发展进入现代阶段的标志。

3. 现代中国的形式逻辑

20世纪30至40年代,苏联曾把形式逻辑当作形而上学来批判,并把辩证法当作惟一科学的逻辑。讲辩证法一定要批判形式逻辑。在此影响下,当时中国也有人“宣判”了形式逻辑的“死刑”。不过在1949年前这种全盘否定形式逻辑的思潮在中国还不属主流思想。1949年到1950年间这种思潮也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1950年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发表后,中国才为形式逻辑“平反”。然而“平反”并不彻底,跟苏联一样,形式逻辑仍带有“初等逻辑”的帽子,而“高等逻辑”自然非辩证法或辩证逻辑莫属。否定、贬低形式逻辑不仅阻碍了逻辑科学的发展,而且造成诡辩盛行的恶果。黑格尔曾十分轻蔑地评论过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冒出来的数理逻辑(第一个数理逻辑系统是费雷格于1879年提出的),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视为帝国主义时代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伪科学。

1961年代才开始突破苏联50至60年代逻辑教材的某些框框,清除了苏联教材散布的种种常识性错误。

(四)逻辑学的发展史

逻辑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发源地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庄子·骈拇》云:“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棰辞二字据王叔岷说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韩非子·六反》:“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由此可知,杨朱学派当积极参与了战国时期关于坚白同异的论辩。可惜的是,杨朱学派在这方面的见解和贡献已无法考知了。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称之为“名学”、“辩学”的逻辑学说。《荀子·正名》尤其是《墨经》集其大成,系统地研究了名、辞、说、辩等相当于词项、命题、推理与论证之类的对象,逻辑思想十分丰富,但由于与一定的政治、道德理论掺杂在一起,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古印度的逻辑学说称为“因明”,“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明”指知识、智慧。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商羯罗主的《因明人正理论》是其代表,如对推理从形式上作了探讨,提出了“三支论式”。但为佛教服务的因明也未能撇开思维具体内容而上升为数学形式的科学。

古希腊学者对逻辑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形成了独立的系统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六篇逻辑论著被后人集为《工具论》,在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关于词项的逻辑系统,亚里士多德被西方人誉为“逻辑之父”。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斯多葛学派研究了关于命题的逻辑。它不同于亚氏逻辑,但又与亚氏逻辑一样,同属演绎逻辑体系,并一起成为传统逻辑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著作《新工具》提出“三表法”和“排除法”,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是逻辑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密尔(旧译穆勒)的《逻辑体系》总结前人成果,系统阐述了求因果五法,丰富完善了归纳逻辑,提高了其地位,使传统逻辑自此基本定型,即主要由演绎与归纳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设想用数学方法处理传统演绎逻辑,进行思维演算,数理逻辑由此发端。19世纪40年代,英国数学家布尔的逻辑代数首先使该设想成为现实。但直到20世纪初,在弗雷格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罗素和怀德海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全的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才确立了数理逻辑的基础,从此产生了现代演绎逻辑。此后,现代逻辑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演绎部分出现了模态逻辑、多值逻辑等非经典或非标准逻辑分支群,归纳逻辑也与概率、统计等方法相结合,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此外,黑格尔首创了辩证逻辑体系,因其具有哲学和逻辑双重性质,一般不将其纳入通常的逻辑体系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科学的辩证逻辑才得以真正建立。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辩证逻辑由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又兴起“批判性思维”(指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运动,别树一帜地构建了主要探究日常语言表达之论辩、论证的“非形式逻辑”。

(五)汤牧之:从“形式逻辑”看中国人的思维特征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最根本问题就是缺乏形式逻辑,并且把形式逻辑提到文化救国高度,同时否定一切心性文化,包括宗教和其它人类精神信仰。这种观点前半部分有一定道理,后半部分看似是崇尚科学和法治,其实对逻辑思维的心性基础依然缺乏正确认识。

形式逻辑是关于人类认识的知性阶段的一种思维规律,其主要规则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主要任务是提供思维的准确性,或者说是提供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准确性。

形式逻辑是获得科学意识和还原事物真相的重要环节。但是仅仅掌握形式逻辑规律,并不是科学发现的充分必要条件。我认为在现有公认的五种逻辑中,依照理性程度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分别是:表象逻辑、称名逻辑、朴素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如果从认识角度连贯起来看,其中表象逻辑应当处在潜意识中,是产生新认识的关键环节,类似于我在生存直观认识原理中提出的“逻辑图像”及其“自愈”。

当这种朦胧的“表象”上升到“称名”环节,即一旦被意识提取并单独命名,就必然会丢失许多其它相关信息,而后面的朴素、形式、辩证环节,就是对这个“逻辑图像”在理性框架内的不断“还原”过程。

以往逻辑学似乎没有把逻辑形态与意识结构联系起来,不同逻辑的相互关系和定位也有待商榷。比如“表象逻辑”,过去只知道它主要依赖顿悟,而且被划归到工具逻辑当中,我认为将其作为一种心性化的原生态逻辑或许更为合适,因为它本能的发生在潜意识的“本原意识界面”(注1)当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甚至是不同个体思维特点,都应当发生在这个“表象逻辑”当中。

古代中西方思维逻辑只是侧重点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更倾向于潜意识心性,也就是所谓的表象逻辑。从象形文字开始,中国人就表现出这样一种“会意”的天赋,并体现在后来的诗歌、书法、写意绘画、禅道,易经八卦等意趣中。特别是潜意识表象逻辑借助易经八卦,不仅极大消解了中国人的天道信仰,还使得中国文化长期浸淫在心性化自娱自乐当中不能自拔。

当然中国文化擅长潜意识表象逻辑,同时还颇具辩证思维,也不完全是坏事。尤其是表象逻辑是一切创造性思维的源头,中国象形文字在此获得更多会意和表达能力,在一些青少年智力对比中,学习汉字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平均智力。所以只要我们补足了形式逻辑这块短板,在重新调整姿态之后,中国文化就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存潜力。

另外,由于古代中国人注重生命体验和人伦关系,还以此制定了相应的精神法则,产生出一种特别的思维逻辑方式,这就是我们在《大学》和《中庸》中看到的“同位递进式”逻辑方式: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种同位递进式逻辑,大概属于“朴素逻辑”范畴。其思维原理在于对一连串相关事物的相互验证,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特征,在心性调理和经验性活动中具有实用价值。但是它大而化之把握事物之间关系,甚至不需要深入到事物内部,所以也就不能形成严谨的科学化体系。

那么最初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古代发展出充分的形式逻辑呢,在中国古代墨家和名家那里,是具有形式逻辑雏形的,但是名家以诡辩著称,以颠覆形式逻辑的方式来宣扬形式逻辑,这样一个逆反心理大概是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一种渲泄。

或者是相对西方单纯拼音文字,中国象形文字表意相对更为清晰,可能反而对形式逻辑的演化有某种妨碍作用。但这并不是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人沉迷于个体心性当中,不能将天道观念对象化并形成信仰,从而缺乏对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关照,进而造成科学和法治意识先天不足。

心性化的原生态逻辑过于发达,导致文化内敛并逐渐失去天道信仰,失去天道信仰就会丧失社会公理,进而皇权大于公理,进而消解公理价值,进而从社会心理上解除了形式逻辑生存环境,这就是中国逻辑思维的历史过程。这种缺乏公理价值的逻辑状况顺便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很聪明,社会整体却往往孱弱不振的现象。

事实上全部逻辑的认识功能,只是人与天道联结关系中的一部分,那种抛弃天道信仰,片面追求心性化表象逻辑,又或者相反的片面追求形式逻辑的做法,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重新树立天道信仰,在心性文化基础上引入并强化形式逻辑,并保持双方的有机结合和平衡。

保守和进取,一直是两种对抗着的社会观念,前者依据心性化原生态逻辑,后者凭借形式逻辑不断扩大自己新的领地。大概只有天道观念才能实现两者平衡,包括人与自然的平衡、心与物的平衡、德与法的平衡、科学与信仰的平衡。

总之,没有信仰的高度,就没有思想深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人伦和心性,抛弃了天道信仰,从而缺乏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兴趣,导致中国人思维逻辑出现偏差。而那些抵制信仰,片面强调工具(形式)逻辑的人,同样会将人类引向另外一种偏差,一种科学万能和拜物教的偏差,人类文化的发展前景应当就在于中西方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

(六)金岳霖的《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

金岳霖(1895-1984.10.19) ,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4年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留学,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21年后游学英、德、法、意等国,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8 年被选为中央……

该书目录

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

第一节 形式逻辑的对象

第二节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辩证逻辑

第三节 形式逻辑的作用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特征

第二节 概念与语词

第三节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四节 概念的种类

第五节 概念间的关系

第六节 定义

什么是定义

真实定义

语词定义

真实定义与语词定义的关系

定义的规则

第七节 划分

什么是划分

划分的规则

二分法

划分与定义的关系

习题

第三章 判断

第一节 判断的特征

第二节 判断与语句

第三节 判断的种类

第四节 性质判断及其相互关系

性质判断的形式

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

第五节 A、E、I、O的主项与谓项周延问题

第六节 关系判断及其相互关系

关系判断的形式

关系的对称性

关系的传递性

关系判断的量项

第七节 假言判断

第八节 选言判断

第九节 联言判断

第十节 负判断

第十一节 各种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

第十二节 模态判断

第十三节 几种特别的判断形式

习题

第四章 演绎推理

第一节 推理的特征

第二节 推理的种类与演绎推理的特征

第三节 性质判断的推理(一):直接推理

换质法

换位法

换质位法

附性法

第四节 性质判断的推理(二):三段论

三段论的定义与组成

三段论的规则

三段论的格与式

三段论的还原

省略三段论与复合三段论

有关三段论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关系判断的推理

第六节 复合判断的推理

假言推理

选言推理

联言推理

二难推理

几种常见的以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和联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

第七节 模态推理

习题

第五章 归纳法

第一节 归纳法的特征

第二节 观察、实验与一些整理感性材料的方法

观察与实验

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

第三节 简单枚举法与完全归纳法

简单枚举法

完全归纳法

第四节 类比法

第五节 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

现象间的因果联系

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

第六节 概率与统计

概率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方法时常见的错误

第七节 假说

假说的性质

假说的发展

假说的作用

第八节 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习题

第六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一般性质

第二节 同一律

第三节 矛盾律

第四节 排中律

习题

第七章 论证

第一节 论证及其作用

第二节 论证的组成

第三节 论证的种类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

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第四节 论证的规则

关于论题的规则

关于论据的规则

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第五节 反驳

第六节 几种不正当的论证和反驳的手法

习题

附录 逻辑史资料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的逻辑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

斯多阿派与伊壁鸠鲁派的逻辑学说

第三节 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时期的逻辑学说

第四节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逻辑学说

培根的归纳逻辑

《波尔罗亚尔逻辑》

康德的逻辑学说

穆勒的归纳逻辑

莱布尼兹到布尔的数理逻辑

第五节 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

公孙龙的逻辑思想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荀况的逻辑思想

汉以后逻辑思想的发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163086.html

上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4)
下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20)
收藏 IP: 113.98.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