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听雪”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oshulaoshi

博文

"一带一路"上摇曳的风雅(续二)

已有 3315 次阅读 2019-2-1 20:59 |个人分类:“一带一路”上的“小花朵”|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上巳日将至亚丁偶成》(斌椿)

      海国春晴久,风和上巳时。

    碧波平似掌,新月广于眉。

    鸟倦樯头集,鱼贪柁后随。

    (原注:舟人以余粮倾海中,巨鱼多有追食。)

    苍苍千里阔,佳景几人知?


亚丁港地理位置图:

image.png

image.png

 亚丁即亚丁港,在也门国,附近的海湾叫亚丁湾,是非常著名的地方。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这里是国际航运的一大枢纽。与亚丁港遥遥相对的是著名的吉布提港。(参看上面的图片。)前几年,引起全世界震惊的索马里海盗就是活动于这一带海域。我们来看看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前,这里是什么样子。

      斌椿一行航行至此的时候正是上巳日,(上巳(si,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发生在春天的节日。)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语言非常平易,而且没有“掉书袋”(用典),所以几乎不需要笔者再作饶舌的解说。首联侧重写节令及其特征,这是春天,是海上的春天,是晴朗的春天,是“久”晴的春天,是除了日丽还有风和的春天,而且是在“上巳节”的时候。真是太美好了,太难得了。言约义丰、语浅情深——这就是“国诗”(汉语古典诗歌)的重要特点及其魅力之一。

     颔联写景,写诗人在船上所见之景,出句是白天所见,对句是晚上所见。因为是三月之“初”,所以所见之月叫“新月”,“广”是宽的意思。上下两句都是用了“譬喻”修辞法。说“碧波”像“掌”,说“新月”如“眉”,其取喻都与“身体”有关,可以叫“近取诸身”。显然作者在“运思”的时候是有考究的。中国先贤曾把构思叫作“意匠”,耐人寻味。

颈联还是写景,然而与前联有别,前联所写是没有生命的,本联所写是有生命的“物”,即鸟与鱼。“鸟倦樯头集,鱼贪柁后随。”这一联写景堪称准确而生动。出句的,在现代汉语里一般就是集中聚集的意思。在古代汉语里却不全然如此。这个字在古代的繁体写作,在上古的文字里,是典型的象形字,其意思是许多鸟降落、栖息于树上。因为许多海鸟在茫茫的大海上飞累了(即了),所以它们纷纷降落、栖息于高高的桅樯上面。在斌椿的意匠里显然是的古义、本义。(“倦”与集中是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的。)此之谓准确。对句可谓生动,所写之景如在目前。“贪”字可谓字眼,参看作者原注即可体会出来。(这样的独特景观,笔者没有见过。我曾经乘坐海船到过舟山群岛旅游,但是所见海水一片浑黄,无法看见任何水中鱼类。我还有过在长江与淮河上乘舟的经历,遗憾的是这两条在唐诗里被形容为清水”“碧波的河流也早已与黄河无甚差异了。不知道今天的亚丁湾附近的海域,仍然如斌椿所说的那样是水碧见鱼吗?)

尾联是收束全篇,以问句作结,有言尽意远、或者“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这中手法犹如以景结情,也是《诗学指南》一类书里常常“指授”的技巧(“伎俩”?哈哈。)当然,作者并非故弄玄虚,这样的“景”的确是佳景,国内的亲朋好友,有几人能够领略到?能够被选为大清帝国的使节而出使欧洲,漂洋过海来看它,机会太小了。真真是太、太、太小机率的事啊!

    如果我们在万籁俱静的环境里和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吟诵这首诗,你会感到其音韵和谐之美。这主要与它讲究用韵和协调平仄有关。全诗的声调符合规范的模式,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另外它在艺术上还有一些微观层面的考究,如:依照格律,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或曰对章),这样颇有整饬之美。然而,如果两联完全一样,又容易显得呆板。所以我们的先哲就在整饬之中寻求变化,比如,用的规则使两联平仄格式有别(参见上文)。内容上也有所区分,常见的办法是一(景)一(情)。本诗中间两联都是,但是如前所及,它们之间大致上讲有动静之别。此外,两联在语法上也是不同的,如:碧波、新月,是偏正结构;而鸟倦、鱼贪则是主谓结构。这与唐诗经典作品——王维《山居秋暝》中间两联相似。一般认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1898年问世的马相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祖先毫无语法思想。我的印象里,唐宋文人常常讲究所谓句法,其中就有语法问题在里面。你看历代文人墨客写出的难以计数的律诗里的对仗、骈文里的对偶,如果没有句法意识,如何能做的那么工整?斌椿的诗不也是现成的例子吗?斌椿可没读过马氏的大著哦。

      从章法上看,此诗也很“规范”,即符合明清人《诗学指南》一类书中所讲的“起结与承转”的道理。今天常常讥笑这些说法是“八股”套路,其实作为一种诗文的最基础的结构法则,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只是我们要将其用“活”。

       最后,再饶舌几句。我不知道亚丁所从属的国家——也门有无孔子学院,上网搜了一下,知道该国现在青年中也兴起了汉语热。我想,如果有人前往那里去教授汉语,希望ta能够把斌椿的《上巳日将至亚丁偶成》诗介绍过去。那里的莘莘学子一定会感到亲切和惊讶。以前我学习英文的时候,读到一篇文章,在一个party上,一对青年男女交谈时说道,中国古代有个诗人,喝醉酒之后,跳到水里去捉月亮。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个诗人的名字,但是我立刻就知道了,我想,中国人大概妇孺皆知。读到这样的英文,我马上就精神为之一振,很有兴趣地继续往下看。将心比心,我想假如也门人看斌椿的诗也一定会睁大眼睛的!那个一百多年前的chinese,把亚丁湾写得多美啊,这是一首多么“言约义丰、语浅情深”的poem!(己亥年除夕前三日作)

    

   新年将至,恭祝各位读者顺心如意!


十九世纪海上的蒸汽机客轮大概如下面的图片:

 

t0154d59f1b32746372.jpg


t01f86c5ecbdb16617b.jpg

t016445ae8e8cb974d3.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0006-1160312.html

上一篇:“一带一路”上摇曳的风雅(续一)
下一篇:“亭城”公厕:如入芝兰之室
收藏 IP: 222.195.6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