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合作设立,用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和生物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复旦-中植科学奖"成功预测到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及2018年的生理医学奖。
2016年的"复旦-中植科学奖"为首次颁发,授予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证书与奖杯,并共享由中植企业集团捐赠的300万人民币奖金。
2016年
2016年12月17日,第二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一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其在人类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
2017年
2017年9月21日,第二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揭晓获奖名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学院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因在引力波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奖。三人将分享300万人民币的奖金。
参考信息:
https://baike.so.com/doc/26216766-27438568.html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8/press-release/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7/weiss/facts/
温馨提示:iNature微信公众号是介绍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专业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会介绍全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及业界大师;同时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生命科学及科研过程的平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