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复杂不羁系统的主要特征

已有 2892 次阅读 2018-8-7 07:40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复杂不羁系统的主要特征

武夷山

 

Futures(未来学)杂志2018年第951月号发表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Claes Andersson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Petter Törnberg合写的文章,Wickedness and the anatomy of complexity(复杂不羁性和复杂性之剖析),原文见https://ac.els-cdn.com/S0016328717300034/1-s2.0-S0016328717300034-main.pdf?_tid=5d0f6c38-e7eb-42c7-bd44-cb3bc5af7a93&acdnat=1533089084_73cf8aa0c4ca591dc153ac3be2842477

Wickedness极难翻译,有“无法把握、无法驾驭、无法预测”的意思,比复杂还要复杂。我以前勉为其难地把wicked problems译为“古怪问题”,但很不满意(见我的博文《 “古怪问题”的解决方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16119.html)。现在,我权且将Wickedness译为“复杂不羁性”吧,欢迎大家讨论更传神达意的译法。我之所以这么翻译,是因为wicked problems的对立面是tame problems

这篇文章很长,有21页。下面我只摘译作者对“复杂不羁性”概念的浓缩介绍部分。

 

复杂不羁性的主要例子

大型的人类社会,演化中的生态系统。

 

复杂不羁系统的主要特征

1.     不是适应性的,而是自适应系统之间互作用的舞台,及促进自适应系统之间发生互作用的舞台。

2.     其组元拥有自己的处理事项(agenda),将生态互作用模式表现无遗。

3.     其组元是异质的、多功能的、多层次的耦合子(互作用物),它们在少量约束下发生互作用。

4.     表现为强分布式的、遍在的创新/适应。

5.     是高度互联的“无缝网”:具有级联效应和锁定效应(例如,与干预和技术创新相关的事物)。

 

简化挂钩:

不存在达致形式简化的一般路径。

 

可取的适应性可供性(affordance

作为适应性的舞台,复杂不羁系统是创新的温床:没有复杂不羁性,就没有创造性。

 

主要挑战:

1.间歇性的、期望不到的行为:(1)从属实体之间的干扰(jamming)导致的锁定;(2)干扰消失时发生的剧烈变迁。

2.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尤其是“本体不确定性”:新颖性质的涌现;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3.级联效应和堑壕效应使得行动后果有潜在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范围上)。

4.随时间流逝和范围扩大而迅速增加的不确定性逼迫人们接受一个较短的预见期限。

5.预见期的短期性和行动后果的长期性结合起来,使人们偏好不可持续的事物,表现为自我决定的创新路径。

6.创新对任何层次的层级型组织都有颠覆作用,破坏着“近可分解性”(博主:赫伯特.西蒙在《人工科学》一书中提到的概念)的前景,不断改写着“游戏规则”。

7.控制就需要有全局概观,而成长与变革不需要全局概观,因此,复杂不羁系统有可能突破任何试图控制自己的主体之控制能力。

8.任何两个子系统或问题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妨碍着学习和推广。

 

主要路径

一是基于complicatednesscomplexity的路径(博主:我现在没有办法通过译文来区分这两个概念。作者解释说,complicatedness更像计算机的复杂性,而complexity更像鱼群的复杂性);前者包括“传统”路径。二是拥有“厚实”的历史描述与分析的叙事路径。如今,受掌控的创新路径不断涌现。

 

产生/维护

在自适应系统相互间发生生态互作用的“舞台”上,发生着开放创新----“创造性破坏”。复杂不羁系统具有深深的历史性:可识别出的初始条件也许是很古老的,性质上迥异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127944.html

上一篇:频繁接受采访----日记摘抄657
下一篇:考察应聘者是否潜在创新者的一个简单面试题
收藏 IP: 1.202.84.*| 热度|

3 宁利中 肖建华 陈楷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