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aigang199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haigang1992

博文

读研,你必须克服笨鸟先飞晚入林的恐惧 精选

已有 7403 次阅读 2018-3-9 18:2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读研,你必须克服笨鸟先飞晚入林的恐惧

                                                            ——如何度过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再过一段时间,各大高校研究生的复试就会相继拉开帷幕,作为已经距离复试整整两年的研究僧,内心还是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的复试就在昨天刚刚结束。终于,考研的一切变得和高考一样,令人怀念,让人回味······

       两年前,经过将近半年的准备,终于成为2016年考研大军的一员。我们当时的本科学校是普通二本,没有足够的博士点也就没有保送的名额,因此参加全国的统考是唯一的选择。这是一条比高考更难走的路,考研的准备不像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一样,是否成功就取决于你在考研前的那几个月付出的努力,正因为时间短,竞争就变得更加激烈,同时心理负担也变得异常沉重。就像赛跑,需要记住的专业知识就如400米跑道那样不会增长也不会变短,而在这条跑道上所有的人几乎都在统一起点,在大学里积累的知识往往在那时候变得不那么耀眼,大家比的就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怎么高效的记住更多专业知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学生选择了头悬梁锥刺股,有的同学选择了追求高效(正常作息),有的同学还有很多公务在身,考研仅仅是有空时的选择。时间对于大家来说,有的还剩很多,有的永远都不够用。

       我是属于认真学习的模范,时间对我来说真的是怎么也不够用,同时因为班级事务,有时候还要不得不放下资料,这样一来让我更加珍惜时间。在备战考研的那段岁月里,我几乎每天凌晨3点睡觉(当时是在实验室睡简易床),早上6点半起床提前去教室学习英语,每个星期几乎只有星期天下午或上午自己稍作休息,正常作息一次。那个时候,我心里始终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天道酬勤,一寸光阴一寸金”“付出总会有回报。那个时候,我是班里的守护者,也是带动者,后来一些同学朋友跟我讲起那段自习的日子,总觉得我那样坚定和自信,没什么能干扰到我,尽管我有很多杂事要做。我想,那个时候支撑我的是一个信念:我是笨鸟,但我会先飞也会早到达树林。

        但是,就在考完英语和政治的第一天晚上,我的心慌了,我的信念就在一瞬间崩塌。那个时候,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你考不上的,就算你再努力,始终也考不过别人,何况这么拼命学的状态下你的专业知识掌握的太差了!我在临睡前两个小时决定,明天不考,因为专业课闭上眼一句知识点都想不起来。

        那个时候,我是恐惧的。真正的恐惧往往来得无声无息,等它显出身影,你就会措手不及。我的恐惧来源于信念的崩塌——高中的时候也是这样拼命学习,后来的高考还是失利了,这段时间对专业课准备也是争分夺秒,但还是觉得什么也没记住——就算我早早出发,我这只笨鸟还是会被别人甩在后面!我的恐惧还来源于和别人对比之后没有别人优秀的丢脸,这样的话我就好像眼睁睁被别人当在树林外面,尽管自己要比她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一个同班好朋友和我考同一所大学,考得内容相同,都是英语,政治还有生化和细胞,她是非常优秀的,我想她一定会发挥很好,假如我考得很差,那我还不如一开始就给自己台阶下!

       后来,我还是硬着头皮完成了后面的考试,也通过了复试的考核,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也阴差阳错的进入了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课题组。我想,最终我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我不再害怕成为先飞也会晚入林的一只笨鸟,我终于在考研的这个阶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恐惧一旦被战胜,就会变成一本书,不断给予你勇气和知识。入学两年后,我真真切切的为自己感到幸运。入学后才发现,基础知识不足不仅仅是让人尴尬,更重要的是打击你的内心,身边的同门和学长,,甚至师弟师妹都比你了解的多得多,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害怕,心慌,甚至想放弃。但我没有被那种恐惧所吞噬,而是选择了接受并积极努力挽回: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和昨天的自己竞争!也许,科学也好,研究也好,本来的模样就是这个样子,简单的接受挑战,不断战胜自己!

       即将成为研究生的18届朋友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道路上始终相信自己,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要害怕做笨鸟,更要克服笨鸟先飞也可能晚入林的恐惧,科研这条路上,你要战胜的始终只有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59820-1103079.html

上一篇:我是科研道路上一匹幸运的马
收藏 IP: 113.108.133.*| 热度|

10 郭战胜 徐耀 李明坤 姚伟 黄永义 孙颉 王兴民 彭真明 郭景涛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