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武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yunwu 王运武,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

博文

祝贺《学习科学与技术》出版

已有 3492 次阅读 2018-3-4 08:55 |个人分类:新书推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习科学与技术, 教育神经科学, 脑科学

祝贺《学习科学与技术》出版
作者:王运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2月

   言

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有利于高等教育功能和价值的彰显。瞿振元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多‘教与学’问题,出路在于扎实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从全球来看,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侧重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界普遍重视科研成果而不是教学经验,“重学术而轻教学”的大学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频现“低头族”、“逃课族”,“教学与需求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考试评价办法单一”、“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等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高校课堂教学变革的呼声不断。

为解决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倡导“创课”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教学形态。“创课”教育理念践行“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个性化教学,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导”而不是“教”;以“师生共创课程教学内容、共同探讨教学方式、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共同创新课程作品”为基本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研讨法、任务驱动、问题探究、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研创活动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表达能力、资源创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课程以“开拓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突出课程的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挑战性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考核模式为手段,创新课程形态和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培养目标强调能力和创新导向;课程内容强调开拓学术视野、扩大知识容量、注重能力提升;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突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考查,注重形成性评价;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灵活、新颖。创设条件,为学生开展国际化学习、跨学科学习、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联通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融合式学习、社会化学习、案例学习、智慧学习等提供有力支持。

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选择知识点、技能点,每个学生选择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技能点,创作课程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作品。让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都有锻炼的机会和出彩的机会,通过学生的深度参与,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对交流作品进行点评和评分,评价成绩将作为课程平时成绩。

截至20176月,“创课”教育理念已经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与管理》、《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四门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习本课程之前,请学习者思考以下问题:

1.     对《学习科学与技术》这门课程了解多少?

2.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3.     学习这门课程的期望有哪些?

4.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5.     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才能达成预期的学习目的?

6.     如何考察本课程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多少?

7.     通过学习本课程,将会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创课:未来课程教学新形态

师生共创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生成性课程资源。

师生共创课程教学方式,促进学习变革与创新。

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经验,促进有效沟通与交流。

师生共同创新课程作品,促进知识创新与创造。

              媒体技术伴双翼,教学相长久恒远。

              创新,创新,再创新!

尽管自从2012年至2017年,作者已经讲授了10次《学习科学与技术》(本科生5次,教育硕士3次,学术硕士研究生2次双语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与同学们深入交流,积累和生产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作者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问题,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证。

感谢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和硕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激发的创新观点和理念,为撰写本书提供了创新的源泉。感谢在读硕士研究生唐丽、王洪梅、丁超、刘甜、姚宇翔、杨萍、田佳欣、李璐、吴若晨对书稿校对所做出的工作。感谢科学出版社石悦等编辑在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劳动。


  录

目录

1 学习科学概述 1

1.1 学习 2

1.2 学习科学的起源 4

1.3 学习科学的发展 5

1.4 学习科学的内涵 6

1.5 学习科学研究机构 7

1.6 学习科学学术会议 8

1.7 学习科学学术期刊 9

1.8 学习科学代表性著作 9

拓展资料 10

2 脑科学与学习 11

2.1 脑科学 13

2.2 人类学习的重要器官 17

2.3 左右脑分工理论 21

2.4 大脑工作原理 24

2.5 脑成像技术 26

2.6 人聪明的溯源 29

2.7 大脑发育与学习的关键期 34

2.8 大脑潜能 39

2.9 大脑营养与锻炼 45

2.10 学习与记忆 46

拓展资料 50

3 教育神经科学与学习 52

3.1 教育神经科学的兴起 53

3.2 教育神经科学 55

3.3 教育神经科学研究 59

3.4 教育神经神话 65

3.5 情绪与学习 66

拓展资料 70

4 多维视野中的学习 72

4.1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学习 74

4.2 学习理论视野中的学习 74

4.3 教育哲学视野中的学习 79

4.4 管理学家视野中的学习 80

4.5 教育技术视野中的学习 82

4.6 历史哲学视野中的学习 83

4.7 脑科学视野中的学习 84

拓展资料 85

5 人类如何学习 86

5.1 人类与动物的学习 88

5.2 人类如何学习语言 91

5.3 人类如何学习行走 93

5.4 人类学习场所的变迁 94

5.5 第三脑仿生学习 100

5.6 人类的三大教育系统 100

5.7 专家的学习智慧 102

5.8 学会学习隐性知识 104

5.9 智慧时代的智慧学习 106

拓展资料 110

6 学习力与学习方式 111

6.1 学习力 113

6.2 衡量团队的学习力 116

6.3 学习力的五种曲线 118

6.4 学习力的树根理论 122

6.5 学习能力测评指标 123

6.6 学习方式 123

6.7 学习史上典型的学习方式 126

6.8 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准与原因 129

6.9 学习方式变革的路径 131

6.10 学习方式变革的趋势 134

6.11 学习方式指数测评 135

拓展资料 136

7 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个性差异 137

7.1 学习的困惑 139

7.2 知识、技能与能力 140

7.3 学习的分类 148

7.4 学习者个性差异 156

7.5 学习风格分类 162

7.6 学习时间偏爱测定 167

7.7 感知觉通道偏爱测定 169

7.8 所罗门学习风格测定 170

拓展资料 174

8 学习效率与学习评价 175

8.1 学习效率的内涵 177

8.2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 177

8.3 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 183

8.4 学习金字塔 186

8.5 学习评价的目的和内涵 186

8.6 学习评价的原则 187

8.7 学习评价的功能与类型 188

8.8 学习评价技术 191

拓展资料 197

9 高效学习工具与方法 198

9.1 思维导图 200

9.2 教育内容分享平台 206

9.3 高效学习方法 208

9.4 系统思考的工具 213

拓展资料 220

10 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 221

10.1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背景和意义 223

10.2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225

10.3 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229

10.4 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232

10.5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属性 233

10.6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素 234

10.7 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本标志 236

10.8 学习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38

10.9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路径与对策 241

拓展资料 24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1692-1102172.html

上一篇:新著:《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教育人工智能:让未来的教育真正拥有“智慧”
收藏 IP: 218.3.2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