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脑计算”的新起点
姜咏江
一年一度的《中国计算机大会》即将召开了。今年的大会宣传主题是人工智能改变世界(AI Changes the World)
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改变世界(AI Changes the World)”为主题,探讨计算技术领域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大会主题论坛将围绕“什么是互联网应用下一个引爆点”及“十年后的智能机器人”展开讨论,届时将邀请学术界顶尖学者与企业界重磅嘉宾现场论辩。
我国计算机界一向紧跟世界潮流是一大特色,中国计算机界的设想是适时的。可惜的是,世界上至今为止,尚没有将人脑信息处理的基本机制搞清楚,因而是否能够制造出与人脑功能一致的机器脑,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尽管如此,但由于汽车自动驾驶,战斗机器人等,具有巨大的商机和实际战场实力的提升问题。所以新一波人工智能的问题又被炒作起来,其基本的标志就是“人造脑”。
中国人造脑在年初曾轰动一时,曾因是生物界为核心还是计算机界为核心领导中国的“中国脑”工程,有过热度很高的讨论。之所以冷了下来,就是因为人脑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不清楚。尽管如此,还是业界竞争与鼓噪的一大机会,不提造机器脑,转而提出“类脑计算”或重提人工智能等高热度宣传词汇。
让对计算机理论不甚深入的人们惊诧的的是“阿尔法狗”与人类的围棋大战,被宣传成机器人战胜人类的实际例子。这在围棋界引起的轰动不小,引起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确实立即可造的一种氛围。
就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来说,如果搞清楚了人脑信息处理的基理,恐怕真的造出“人工智能脑”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上要在理论上研究清楚,再去实施人工造脑的工作也不迟。因而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人脑信息处理机制的研究。这样说,并不排斥采用程序设计技术,去搞一些类如“汽车自动驾驶”和满足一定环境需要的机器人。因为这些工作都是替代人类部分工作的事情,是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方法可以解决的。但这些工作体现的是人类编程智慧,而不是人造机器的智慧。
如果人们造出的机器具有了“自主思考”的功能,这种机器才可以称为“人造脑”。目前,用电信号处理思维过程是可行的。本人前篇博文谈到这方面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0399-1070982.html 。希望有兴趣者能够一块探讨。
商业探讨人造脑和科学研究人员去探讨人造脑,形式和方法上都会有很多不同。
2017-8-1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