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接前文。
前面我们梳理了顾云龙(1983年)的羊肚菌驯化栽培过程,虽然这是我国最早的羊肚菌驯化栽培报道,但作者并未成功得到羊肚菌子囊果(子实体)。从文中一些信息判断,也无法对作者所分离到的菌种纯度进行判别。
同年,在1983年第三期的《中国食用菌》上,丁文奇发表了《羊肚菌菌种分离与人工栽培》的实验情况,这篇文章中,作者明确指出:“经过几年多批次试探性的人工栽培试验,终于于1983年4月2日~13日第一次栽培出正常肥大的羊肚菌子实体”。
下面我们详细梳理一下丁文奇的羊肚菌驯化栽培过程。
丁文奇(1983)对野生羊肚菌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贵州省以尖顶羊肚菌(M.conica)为主,常发生在每年的4~5月份的向阳、背风、潮湿的山地上,尤其喜欢在火烧坡地、白杨、马桑、刺梨、柏树以及蔷薇科、壳斗科等多种阔叶林地生长,产菇场地上一般杂草稀疏或无,种类不定,单子叶、双子叶、鲜类等,看不出有特定的植物种类,但一般不生于茂林或丛草中;纯针叶林下未曾发现,作者也发现过不少羊肚菌常生于似乎与什么植物都不相关的地方:如1978年,在六枝县城内一岩洞口外一片植物根系也无法植入的寸草不生的腐植岩石灰土上生长着三朵肥大的羊肚菌子实体;同年春天,在作者所在的贵州农学院图书馆门前的一片向阳草坪上也长了不少羊肚菌;以及在前茬栽种水稻而冬季干裂的谷田里也发现有羊肚菌的发生,等等。这些事件让作者对早期有关羊肚菌“共生”生态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指出,羊肚菌应该是一种腐生型真菌,因此可以按腐生型模式进行人工栽培研究。
随后,作者进行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研究。作者指出,由于野生环境下羊肚菌子实体上附着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用组织分离法难以获得纯菌种,而羊肚菌的子囊孢子具有较强的弹射能力,较易用孢子分离法进行羊肚菌菌种的分离;原种栽培种的制作可以用一些腐殖土加有机营养作为培养料,也可以用腐烂的梨或苹果等拌土或小麦粒做培养基,灭菌后接种培养;经过几年多批次试探性的人工栽培试验,终于于1983年4月2日~13日第一次栽培出正常肥大的羊肚菌子实体(丁文奇 1983)。
这是我国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羊肚菌成功驯化报道(并非某些人所张冠李戴宣称的自己是“中国羊肚菌第一人”),迄今已有35年时间。不过可惜的是,作者在文中并未对这次的羊肚菌栽培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实数遗憾。(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专著,作者:刘伟、张亚、何培新。
(订购本书直接与作者联系:刘伟电话/微信:180710900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