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zhip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zhipeng

博文

再论抑郁症的治疗问题和预后

已有 3865 次阅读 2017-4-15 18:07 |个人分类:医学方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再论抑郁症的治疗问题和预后

我已经写了一篇“忧郁症是错误的医学理念治死的”。今日见了20170410日解放日报一篇报道 云:我国抑郁症治疗率不足10%,并说:“它与其他精神障碍一样”。这种论点,笔者仍不敢苟同。

其理由有三:

  1. 抑郁与忧郁基本是一致的。忧或抑都是这人的情绪处于低潮,处于抑制和消沉、处于焦虑和压抑。这,都是人的情绪表现,情绪反应。所以也可以称之为人之常情。任何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育过程是从知情意开始的,知则来自感觉:听、视、触、……这些感觉器官的神经系统的信息刺激,传入大脑皮层,然后变成知觉,再发生、产生、变成“情(情绪)”和“意(意识)”,再进一步就出现高级的思维、能力……个性、性格。这些情绪按中医的分类就是七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有。这不是病。但这种情绪是适度的,人有点忧,是常有的。没有到反而有害。所以人必须有忧患意识。

    当然,这里必须要有辩证观念:任何事必须有一定的度:过与不及就会变成异常。

2, 人有点忧,是人之常情。

   人生之路。荆棘丛生,人必须要有这个忧患意识,这有百利而无害。培养这种意识,才能从容应对困难、艰难。从而战胜困难。创造业绩。如果人们常处在优越的生存状态,而忘怀了忧患,那就会也经不住挫折,即使轻微的挫折,也会带来严重的心理损伤。从而把稍有的忧,也会无限的扩大。以致带来无限的祸害。把忧——名之为忧郁症,归入精神病领域,就更是彻底变了性质。

  1. 把“忧”归入精神障碍领域额,是极其有害的,就会掉入陷阱,会带来、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4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聊聊抑郁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抑郁症科普讲座传出消息: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世卫组织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所有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疾病负担源中,抑郁症位居首位,占10%。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3.02%。如以3%的普通人群患病率来推算,13亿中国人中约有3900万抑郁症患者,但真正接受有效治疗者比例不足10%。”你看这个报道消息多严重啊!

这就是理念问题。其中由于精神病学的陈旧理念,把大量人们一般之“忧”也归入了精神病领域,造成了无限的扩大。这是不足取的!这有百害而无一利。

它的害就是笔者上一篇所写:“忧郁症是错误的医学理念治死的”。本来“忧”是人之常情,正确处理,一般都会自行化解,稍微严重经过适当释放也会松解;再不行,那么通过心理医生的三导处理,基本能够化解。但如果把它列入精神病领域,那么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例如,“47岁的廖先生是某知名外企高管,近半年来因身体不适反复到医院就诊。最后经心理科医生询问发现,廖先生变得易怒、暴躁,平时喜欢运动的他也不愿多动,最近一年睡眠也不太好,常常用酒精来助眠。他吐露心声:曾有过消极想法,碍于家里老小需要照料,一直很痛苦地过着每一天”但却被诊断为“抑郁症”。虽然这个诊断是由“心理医学科”诊断的,但这个心理医学科基本上是精神科的老底。因为它的理念仍是精神病学的理念,所以他们说:“抑郁症不仅仅是情绪低落,它与其他精神障碍一样,发病受基因、表观遗传、内分泌、环境危险因素影响”。就这样,这个廖先生变成了精神障碍的疾病!这样的结局,要想治好廖先生,难度极度增大。想彻底治好,难。

笔者反对的就是这种观点。

由于这种观点,从而治疗的手段,也只有用精神病药。那么其后果可想而知矣!

但是该文的专家提出:“抑郁症患者要排除心理暗示。患病并非软弱表现,目前谈话疗法、服用抗抑郁药物,或两者兼用方法均可实现较好疗效。如果患者认为自己患有抑郁症,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诊治。专家同时补充,常与家人和朋友联系;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坚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等也能缓解抑郁情绪。”对这个观点和方法,倒是接近心理治疗——谈话疗法——表示赞同;但对其中的药物不赞同用抗精神病的西药,西药只是对抗神经递质,而不是治本所以根本无法改变患者的认知。而且,不仅仅是无能为力,反而带来更多的毒副作用:思维迟钝,意识恍惚,甚至迷乱……。并不苟同。如果改用安定剂,……最好用中药加以辅助治疗。那么就可以避免大量的精神病药带来的毒副作用。这就基本脱离了精神病的领域了。(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90120-1049116.html

上一篇:批驳黄荣彬的评语
下一篇:再论抑郁症的治疗问题和预后(二)。
收藏 IP: 101.81.202.*| 热度|

1 wangbin608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