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ethos、pathos和logos三个词的译法

已有 35133 次阅读 2017-1-1 07:32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ethos、pathos和logos三个词的译法

武夷山

    FT中文网2016年12月23日登出了作家萨姆•利思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文章《2016:“特朗普语言学”如何改变世界?》,全文见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0694#s=d。本文译者为马柯斯。文章有如下两句话:

“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三要素——人品诉求(ethos)、情感诉求(pathos)和理性诉求(logos)——之间的平衡已经出现急剧变化。理性诉求——依据证据和确定(或一贯)前提的论证——目前正处于熊市。”

我没有读过亚里士多德的译著《修辞术·亚力山大修辞学·论诗》(亚里士多德著作单行本),不知道该译书译者是如何处理这三个词的。我觉得,马柯斯译文中这三个词的译法很好。

回过头来在百度上搜索这三个词,能找到一些解释和译法,供大家参考。

1

 

        pathos是说与读者引起情感共鸣来使得读者接受作者的思维,ethos是说作者给自己的文章附上权威性,例如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logos是说有逻辑条理地写文章。通常都说结合三方面写文章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6745073.html

 

 2

 

    Ethos是指可信度,也就是说演讲者或是作者必须要让自己显得可信。Pathos指的是情感,也就是说作者或是演讲者通过煽动受众情绪来达到演讲的目的。Logos和pathos相对,指的是利用完全的逻辑来说服听众。(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45276552176054852.html

 

3

 

    谷振诣在“批判性思维辨析”中的译法是:

情感证明(pathos) 、信誉证明(ethos)和逻辑证明(logos)三种类型(Lester,pp.14)

 

 4

 

    下面一篇文章中,已经出现了三种诉求的说法(http://www.njliaohua.com/lhd_6oo2o0xppi9kfa251dxd_1.html):

 

从ethos,pathos,logos理解语言的力量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了说话的艺术的重要性,23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亚里斯多德)在他的《雄辩的艺术》(The Art of Rhetoric)这本书里就曾经论述过:一次成功的演说只有包含了“ethos, logos and pathos”这三方面才会有效果和说服力。古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哲学的发源地与ethos,logos和pathos这三个词不无关系。

“说服学(Persuasion)是近年来热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从多种角度研究如何运用一定的战略战术,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手段,以传递信息的方式影响他人的观念和行动。古典说服学理论,西方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On Rhetoric》)为代表。中国有先秦诸子的‘名’、‘辩’、‘言’之说。”①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中,主要是针对政治演讲,演讲者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说服观众。Ethos在希腊语中是人格的意思,首先,演说者要对观众展示自己的知识和道德水平,让观众信服自己。在5.12汶川地震时期,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给灾区人民带去安慰和希望。温总理是人民心中的好总理,他的人格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因此他说的话是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在国家总统乃至大学校园中的竞选都是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的,演讲者都是承诺给大家当清官做实事,通过语言和人格来征服大家。再者,在电视广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国家免检产品”、“质量三包”之类的字眼,都是给自己的产品带上一顶大帽子来增加自己的产品质量可信度和达到宣传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很早就领悟到了“煽动群众情绪”的真谛,在亚里斯多德的《雄辩的艺术》(The Art of Rhetoric)这本书里,他专门论述了情感,像愤怒、同情、恐惧等情感在演讲中的应用,他强调善于引导观众进入到演说者想要的情感境界会大大的增加演说者的说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生中最精彩的的演讲,是他在二战期间的最后一次演讲。演讲持续的时间很短,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丘吉尔双目炯炯有神,只不断重复着讲了一句相同的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演讲结束了,丘吉尔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大步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几分钟的寂静之后,学生们才回过神来,一时间掌声雷动,大家纷纷站立起来,热泪盈眶,目送着远去的首相。”②这场演讲之后的第二天,英国所有报纸的头版标题都用了这样一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这句话,成为了当时英国的民族精神,也讯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精神旗帜。由此看见,丘吉尔正确掌握了语言的运用,他以自己首相的身份来呼吁大家的爱国情操和强烈斗志,并唤起了大家沉寂在心中的日不落帝国的名族自豪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野心家就是利用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来煽动他们进行各种游学示威、静坐等活动,他们就是运用了pathos这一条。Pathos最初源于希腊语,其原始含义表示“to suffer, endure”,与passion是同源的,在《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这部电影中,passion指的是“苦难”的意思,因此,后来pathos被理解为情感,在修辞学中,它指的是三种诉求中的情感诉求。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更多的是强调运用“三段论”(syllogisms)的逻辑推理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修辞三段论与逻辑意义上的三段论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严格的逻辑意义上说,三段论是基于必然性,且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部分组成。”③ 举个例子来说,马是以物种来区分的,白马是以颜色来区分的,所以白马不是马。这是一个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结论的三段论例子,这其实是一种诡辩术,即是从逻辑上推导出来的符合逻辑的结论,它并不注重结论的真实性。这种逻辑上的辩论方法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logos,它是修辞学的三种诉诸中的逻辑诉诸。“Logos是用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事实逻辑、因果关系完成对读者的劝说。”④在化妆品广告和奶粉广告中,他们总是用一些像“氨基酸”、“有机蛋白”科学术语和“来自新西兰的天然牧场”等话语来增加产品的可信度。这不仅是语言上的逻辑,同时以其理性的诉求,告诉消费者应该选择这样的商品。

Pathos和logos就是汉语中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点在演讲中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的,这点我们可以从奥巴马的总统竞选成功中看出来。在今天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的美国,奥巴马的上台可以说是给美国带来了希望,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种族歧视问题上,他都代表这一个开端。那么,他为什么能在白人社会里脱颖而出并能成功连任呢?答案在于他的演讲深入人心,能够打动民众。“奥巴马在政治舞台上的华丽登场完全是一场西方修辞的胜利,是修辞符号战胜传统政治的胜利。在这场胜利中奥巴马的沟通能力和出色的演说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奥巴马现象’,也激起了我们的思考: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足以让一个在各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政坛新星一跃成为政治和大众的双重偶像。”⑤同样,中国新上台的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也同样对莫斯科人民呼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同时,他也解说了当今的世界局势和发展方向,从逻辑上和情感上来赢得大家的共鸣。

参考文献:

①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7期P24《说服学的源起和发展趋势》龚文庠 ②《现代青年(细节版)》2011年第05期P16

③《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2年第1期《修辞三段论及其修辞运作模式》P14 邓志勇

④《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三要素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P117 何雨鸿

⑤《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06期 《从亚氏的修辞手段解读奥巴马的费城演讲》P88陈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24635.html

上一篇:大规模的可怕之处----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48)
下一篇:关于乐观的英语名言
收藏 IP: 219.142.237.*| 热度|

23 徐令予 李竞 钟炳 杨正瓴 彭真明 吉宗祥 冯大诚 张能立 黄永义 刘钢 刘立 史晓雷 冯国平 侯沉 李世春 张骥 李泳 xlsd xqhuang taoshl ncepuztf aliala techn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