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中国最早的科学期刊社团:中国科学期刊协会

已有 3439 次阅读 2016-12-5 08:38 |个人分类:期刊传播史论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科学期刊协会, 中国最早科学期刊社团

1947年7月至1950年4月,在新旧中国更替之际,我国最早的科学技术期刊社团——中国科学期刊协会,曾昙花一现,但在其短暂存在的近3年时间中,却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其在世代更替之际,由科学家、科技社团工作者、报纸工作者、科学期刊的编者、读者、作者和印刷者、发行者广泛参与的关于科学期刊使命、科学期刊改良、科学期刊社团运作的一次大讨论,在60余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对于科学期刊今天的改革和发展仍有其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价值。

20世纪40年代末,虽处动荡岁月,但我国科学期刊却在社会夹缝中顽强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当时,在国家大政方面,“国事蜩螗,民生凋敝,文化的命脉不绝如缕”,在期刊界,“都是各行其是,努力的方向各殊,相互间的联系确是不够”,故为“求海内外的读者认识立场、了解困难,支援工作”,也“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给予在编辑和发行上应得的便利、协助和鼓励”,遂由《科学》《工程界》《化学工业》《化学世界》《中华医药杂志》《水产月刊》《世界农村》《科学大众》《科学世界》《科学时代》《学画报》《纺织染工程》《现代铁路》《电工》《电世界》《学艺》《医药学》《纤工程》等18家科学刊物发起,于1947年7月6日成立中国科学期刊协会。会址位于上海市陕西南路235号中国科学社。之后,因3家刊物停刊,致使会员单位变动,加上新发展的成员,最终形成发表联合广告时的25家期刊(见图1)。

中国科学期刊协会的“使命在使各界了解科学”。目标为:“推进编辑与发行;一要生存,二要发挥其使命”。其成立宣言指出:“这是一个集合全国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各种定期刊物的组织。在这个组织内,我们将相互合作,谋求编辑与发行上的联系与推进,希望对于中国的新科学有一点贡献,对于科学的新中国尽一点力量”;“进可以与国外的科学家沟通声气,交换学术,退可以向国内的知识青年和一般大众有所传播,有所诱导,逐渐推进,臻于发达”;“有鉴于科学研究的重要和科学建国的急需,从而就本身的力量,在这一条道路上,尽一点绵薄”;“在今日的现状下,我们中国科学期刊的同人,仍然深切明了,我们的工作,只有需要加强,决难称为足够,只有应当充实,决不容许终止,我们也有此勇气,来担负这当前的使命”;为了“文化的命脉不绝如缕”,“为了科学研究的振兴,为了中国建设的促进,为了保持并发扬中国科学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我们都应坚守岗位,同时也应当紧密的团结起来”,“求科学期刊工作更进一步的推进”,“以共同一致的力量谋当前困难的解除”。

到1948年,举行1949年第二届年会时,会员单位已经由1947年7月成立时的18个会员单位增至30个会员单位,而在年会上,又有5个单位加入,总数达到35个会员单位。

1949年3月6日举行了第二届年会,由中国科学社《科学》总编辑张孟闻任主席。会议除科学期刊代表外,还邀请各学术团体的科学家代表与会。会议主题为“中国科学期刊的今后任务”。提交会议主旨报告的有张孟闻的、茅以升、吴有训等。1949年2月出版的会员刊物《电世界》载文称该会:“由上海廿五家第一流科学刊物”组成,“已经有两年多的历史”,“本着互助互勉的精神,经常检讨各自的成绩和联合的会务”,“虽处在这战乱频仍、经济动荡的局势之下,他们始终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国科学化运动尽其宣扬科学知识的天职”。这届年会还特意出版了《中国科学期刊协会第二届年会特刊》,记载了会议的重要文件和报告,是珍贵的科学期刊史料。

1950年4月,因“中国科学期刊协会与上海杂志界编辑人座谈会的工作有部分的重复,业经全体期刊会员通过决定结束。另在上海杂志界编辑人座谈会下成立科技(杂志)每月座谈会”。1950年4月18日曾举行第二次座谈会,决定今后科技杂志的主要任务为“加强分工”,“联系读者,接受群众意见”,按“当前局势,使科学、技术与政治配合”;“筹组联营机构,合作供销,普遍全国的发行”之后,中国科学期刊协会遂告结束。


中国科学期刊协会25家发起单位

本文引用:姚远. 世代更替之际的中国科学期刊协会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期刊年鉴,2015年卷,第344-348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1018729.html

上一篇:审阅《困境与对策:高校学报专家办刊》一文的启示
下一篇:西北大学大礼堂的设计者是梁思成林徽因的首届十名弟子之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2 史晓雷 徐传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