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聪明的程度是分不同层次的,有小聪明,有大聪明,甚至连动物都有聪明不聪明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是聪明?决定聪明程度的要素有哪些?以及该如何衡量聪明呢?这三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其核心问题是什么是聪明?由于世俗中对聪明往往有许多独特且偏狭的定义和庸俗化的理解,比如认为博闻强记的人很聪明、动作敏捷的人聪明、考分高的人聪明...甚至比如认为善于投机取巧、善于偷鸡摸狗的行为很聪明等等,莫衷一是,因此本文无意从这个视角进行探讨,而选择从智慧和智力层面来对聪明进行论述。
笔者认为,从智力层面来说,决定聪明程度的要素有以下四个:记忆力、理解力、反思能力和好奇心。其中记忆力、理解力和反思能力为决定智力或者说聪明程度的核心组分,好奇心是智力的催化剂,可简称为智力的3+1结构。
记忆力好的人聪明,是人们普遍容易接受的一个观点。尤其是在书籍资料匮乏,更没有电子信息渠道可随时调用的时代,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人,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调出其所看到过的人类已有经验和知识,因此这时他的记忆力很有价值,也就容易被认为很聪明。但其实这种对智力的理解是很肤浅的。诚然,记忆力对于智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毫无记忆力的头脑是谈不上智力的,因为从未学习过和积累过人类现有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头脑,是不可能天生就明白各种事物的内在机理的。但是,过于依赖于记忆力的头脑,如果在其记忆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问题的响应和分析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通过逻辑理解的方式进行存储和推导的,这种头脑就仅仅是个存储器。这种头脑在面对已经见过的完全相同或是基本相同的老问题时,可以进行快速调用和解答,但一旦面临新的问题就很容易失效,更得不出新的、突破性的认知,因此这种头脑的创新创造能力往往不高甚至低下。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纯粹的记忆力仅仅是聪明的一个必备要素,而不是全部,尤其是从智慧和智力的层面来说理解力对于聪明的决定性作用更大。
理解力好的人聪明,虽然也是人们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但在具体判断什么是理解力,什么情形下做出的反馈和分析是理解力做出的,什么情形下做出的反馈和分析是记忆力做出的这些问题上,尤其是在判断什么样的理解是正确的,什么样的理解是高明的、高明程度有多高这些问题上,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甚至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因为这和判断者自己的理解能力极为相关。理解能力高的人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理解能力低的人的智力,但理解能力低的人往往就不能准确判断甚至无法判断理解能力高的人的智力水平。一个通俗的比喻是:一座小山包可以大致判断另外一座山比它高还是低,但对于比自己高的山峰,尤其是比自己高很多的山峰,它是没有能力去准确判断该山峰到底有多高的,因为这种衡量不是用尺子丈量的原理(做标记+反复使用尺子)就能做到的,智力的衡量无法用做标记+反复用尺子的方法进行衡量,而且只能从高往低量才是比较准确的,从低往高量是做不到准确的,只能进行粗略估计。上述分析说明,理解力对于聪明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越是高层次的聪明,越需要高的理解力,或者简单地说,理解力的高低决定着聪明程度的高低。
然而,通常意义上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不能构成对聪明的完整描述,因为在理解力的形成上,有一个要素极为重要,即:头脑的反思能力尤其是自我反思能力对于理解力的形成和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反思能力可以大致划分为对外的反思能力(包括对他人、对现有理论、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能力)和对内的反思能力(即自我反思能力,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思维过程的反思能力)。为何反思能力对理解力的形成和提升如此重要?因为没有对现有知识体系的咀嚼和反思,就无法达到对现有知识体系理论内核的深度理解和融会贯通,更无法对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准确判断;没有对自我言行举止尤其自我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方法的反思咀嚼,就难以甚至无法发现自己的大脑在逻辑推理和思维习惯上的误区,容易陷入各种制约理解力提升的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式之中。有大量学术平庸者,其平庸的根源就在于无法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惯性,即使偶有智慧的火花,也由于缺乏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的习惯和胸襟,导致其智慧火花的止步不前、甚至或熄灭或误入歧途。有更多的学术平庸者,其平庸的根源在于对人类的现有知识体系学习过于肤浅,更未能深度理解和融会贯通。上述种种平庸,其根源就在于反思能力、尤其是自我反思能力的匮乏,导致的聪明程度不足。因此,要给反思能力做一个更精简的描述和定义的话,笔者认为,反思能力是更高层次的理解力,是对理解力的理解。
上文分析了记忆力、理解力和反思能力对智力的重要性,这三者是决定聪明程度的三个核心组分,缺一不可。然而,值得重视的是,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并非是完全天生的,而是天生提供素材、后天决定成长,是在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中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和完善的,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动态演化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因素极为重要,即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的催化剂,没有好奇心的头脑,是难以形成智力的,更形成不了高层次的智力和聪明。但没有理解力的好奇心,尤其是没有反思能力的好奇心,只能陷于自以为是甚至自负自大的精神误区,许多民间科研爱好者就属于此类,当然,经历过正统训练的知识分子包括职业科研人员中也有不少这种人,从未做出过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却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专家来指点他人甚至指点江山、固执己见尤其是固执错误的己见不知反省、不知天高地厚者即为此类(可俗称为知识分子和科研队伍中的二百五)。
回归正题,还是继续讨论好奇心本身。以笔者自己对好奇心的观察、体验和理解,笔者认为好奇心又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智慧创造的好奇心。
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是智慧生物普遍拥有的特性,从初生的婴儿到年迈的老人,从不识字的文盲到著作等身的大科学家,都会拥有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
对知识的好奇心却未必人人都有,比如经常可见的一种情形是:刚开始有过对知识的好奇心,后来由于感觉到学习困难,超出自身的理解能力,或是被过多知识灌输导致厌倦和逆反,从而减少或是放弃了对知识的好奇等等。真正能一直保有对知识的好奇心的,往往是做学术的好苗子。
但是,仅仅有对知识的好奇心还不够,对于做学问来说,更加重要的好奇心是:对智慧创造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指的是:能够获得并向往着获得体验智慧所带来的顿悟感,及由于体验到顿悟感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和满足感。拥有对智慧创造的好奇心的人就更加少了,因此拥有这种好奇心的人是值得珍惜的可塑之才,甚至可能是潜在的千里马。但若纯粹只是拥有这种好奇心,却缺乏足够高的理解能力,尤其是缺乏自我反思能力,则容易陷入各种精神误区,许多执着的民间科研爱好者即为此类,如果再加上对人类现有知识体系学习的漠视的话,这种民间科研爱好者耽误自己的概率极其高。职业科研人员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或是陷于事务繁忙无暇他顾,或是陷于对利益的算计无暇他顾,导致无法静心琢磨和体验智慧创造的内在机理和乐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对智慧创造的好奇心下降,从而耽误自己的学术智力成长,也就无法取得真正的学术成就。总之,只有拥有对智慧创造的好奇心,并体验过智慧创造活动(包括观摩学习他人的智慧创造性成果和自己的智慧创造性成果)所带来的快乐感,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将大脑高度集中地投入到科研活动和学术性深度思考之中,在此过程中,自己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尤其是大脑的理解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大脑的整体聪明程度才能由此得到不断提高。
综上,本文认为,决定聪明程度的要素有以下四个:记忆力、理解力、反思能力和好奇心。其中记忆力、理解力和反思能力为决定智力或者说聪明程度的核心组分,好奇心是智力(聪明)的催化剂,可简称为智力(聪明)的3+1结构。
2016.11.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