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从人口和经济史的观点,“东北衰退”不可避免

已有 4013 次阅读 2016-9-15 11:43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口, 经济史, 人均产值, 东北衰退, 工业化率

东三省正在为计生国策、国有企业等政治性争议背书。指哪打哪,当然会百发百中。但是,在能源与大宗资源性产品景气推动下,东北经济高歌猛进的2004-2012年的近10年时间中,东北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和沿海地区的平均增速,但东北经济结构与社会环境条件与今天并没有本质性差别。在较高的前期基础上,能源重工占比比较大的东北工业经济,随着能源与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腰斩,经济增速必然下滑。这是自然的周期性调整。如果为此大动干戈,就像人得感冒了,按照治癌症的药方,没准人真就不行了。

东北表里河山、山环水绕、沃野万里、林茂粮丰,城镇众多。今天,辽宁省的人均GDP,也仅次于三大直辖市,和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内蒙属于三十一个省区中的前列。吉林、黑龙江也处于全国中游、中西部的前列。就是发展到2030年,中原、淮北地区也未必可以跟得上东北的发展水平。其实KQ同志也没有必要为东北忧虑。虽然东北近几年来增速疲软,但房地产也是不温不火,也没发生什么民间金融风险和“跑路”事件。至少不会像上窜下跳的股市一样,要总理血压升高。但是,从长期来,基于人口和经济史的角度,“东北衰退”再所能免。

第一,东北是我国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长期以来,辽宁都是仅次于三大直辖市的工业基地。由于单位劳动工业创造的价值,工业远高于农业,所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高于关内。但改革开放以后,关内特别是沿海地区工业化的优势,所以东北地区的工业化率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省份,包括中西部省份,将达到或者超过东北的人均产值水平,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是协调发展的必然

但直到今天,东北仍然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重工业基地,其工业结构也符合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增长潜力大。汽车、船舶、航工、工业自动化都是东北的主导产业。“辽宁”号航母就是在大连修复的。长春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沈阳、哈尔滨等地的汽车工业比较发达。沈飞、哈飞是我国重要的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研发、生产基地;沈阳黎明、哈尔滨东安几乎占据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半壁江山。此外,东北还有沈阳和齐齐哈尔的机床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哈尔滨的汽轮机和电力设备制造……东北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软件外包出口基地,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胡根据地也在东北。

除了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以外。东北可行的战略产业还有:农牧、食品、森工、医药,旅游、文化………特别是旅游、文化、休闲、疗养等第三产业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旅游方面,东北不仅具有夏季避暑、冬季冰雪旅游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而且在森林旅游、火山地质旅游、边疆民族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也都有许多高品质的资源。最近三十年来涌现了赵本山、潘长江等一批东北级笑星,雅俗共赏的“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形式,红遍长城内外。东北菜系融汇华北民间饮食和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美味,滋味醇厚、香而不腻、经济实惠。东北炖菜、东北水饺、东北酱骨架、东北皮冻、大饼卷熏肉等经济实惠的东北菜肴香飘大江南北。

演义界和饮食界也是回流关内的东北人口活跃领域之一。另外,东北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水平较高,性价比好,长期以来东北居民文化程度较高,接近于三大直辖市,东北地区也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输出区。

此外,东北还是贝加尔湖以东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资源性产品下水的便道。历史上,东北已经形成哈大与滨洲、滨绥铁路沿线的城市带和发展格局。东北发展大约有四条纵向发展轴六条横向发展轴。

其中纵向轴主要有:鹤岗—佳木斯—鸡西—牡丹江—延吉—白山—通化—丹东—大连(“东边道”),黑河—哈尔滨—长春—四平—铁岭—沈阳—辽阳—鞍山—大连(主轴),塔河-嫩江-齐齐哈尔-白城-阜新-朝阳、漠河-呼伦贝尔-阿尔山-霍林郭勒-翁牛特-赤峰。

横向主轴有:抚远(同江)-佳木斯-伊春-北安-嫩江-加格达奇-额尔古纳,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呼伦贝尔-满洲里,延吉-吉林-长春-松原-白城-乌兰浩特-阿尔山,集安-白山-辽源-四平-通辽(-集宁)、丹东-本溪-通辽-霍林浩特,丹东-营口-盘锦-锦州-朝阳-赤峰-锡林浩特。

其中重要的节点城市中,沈阳是500万以上的大区中心城市,全国10大城市之一,哈尔滨、长春、大连是300万—400万人口的副省级城市,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主要有鞍山、辽阳、吉林、大庆、齐齐哈尔等。处于港口口岸和水陆交通要冲的丹东、营口、锦州、四平、延吉、白城、牡丹江、佳木斯、通辽、赤峰等城市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二,人口因素是过去150年间东北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在东北人口形势已经逆转,几十年后(本世纪后半叶)可能只有目前人口的五六成,辽宁、黑龙江人口大概只有两千多万,吉林甚至回到1000万的级别,均低于新疆,可能仅仅高于西藏、青海、宁夏三个民族省区和海南岛。即使,人均产值达到较高的水平,但由于人口萎缩,生产总值也会相对下滑。可以想象几十年后东北各省的经济总量极有可能处于除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以外各省区市的下游,也就是,“东北衰退”根本无法避免

在过去的150年内东北人口增长了十倍以上,增长速度也居于世界前列。和美国的“西进运动”,俄罗斯进入乌拉尔山脉以东,欧洲移民(主要是英国人)进入加拿大和大洋洲,都属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新处女地大规模的进入。也是属人世界对自在世界的干扰。

 目前东三省加内蒙东三盟总人口超过一亿。也就是相当于5个澳大利亚或朝鲜,四的加拿大、两个多韩国的人口,或者日本或俄罗斯人口的70%-80%。东北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00人左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同维度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特别是建国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东北人口大幅度增加,目前东北人口大约是建国初的2.5倍。造成东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规模人类化。过去“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五花草塘大规模变成水稻田和玉米、大豆地。过去熊狼虎豹曾经四处撒野的原始森林已经不复存在,留下人类大量的印记。

但是,东北的机械化大农业和大工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并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由于人口减少,未来几十年后东北地区职业农民可能只有几百万人,人均耕地面积超过1公顷,成为我国最早实现“家庭农场化”的地区,因此,东北地区突破“中等收入瓶颈”的可能性很大。

反而是东南沿海的出口加工区,始终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高收入无法并存的矛盾。不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只能在“中等收入瓶颈”徘徊。但调整就意味着痛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2012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腾笼换鸟”,经济增速降低,但那时候东北工业还在高歌猛进。直到今天,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仍然没有突破新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经济增速,也不可能如同过去三十年那样“一骑红尘”。如果我们选择性的保持缄默,那么结论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随着人口减少,东北生态系统将有所恢复,其顶级旗舰物种——东北虎、远东豹有可能重新呼啸山林。近十几年来东北虎、远东豹的野外种群更在由图们江口以北的中俄边境地区,向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南部扩展。百兽之王”的老虎曾经横行亚洲大陆几十万年。但是就在过去的仅仅一个世纪里,八大亚种种有两种岛屿虎和一种大陆虎灭亡,栖息地和种群数量减少了90%以上,而且栖息地被分割为相聚遥远的南亚-东南亚与东北亚两片,老虎亚种之间连续进化的格局被打破。中国是现代虎的起源地,也是老虎亚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五种现生大陆虎在中国均有分布。但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境内老虎的栖息地极度碎片化,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北虎仅残存在边界地带里海虎(新疆虎)灭绝,华南虎野外种群芳踪难觅。

东北虎曾经存在的五大种群,除了北部种群(斯塔诺夫山脉)主要在俄罗斯境内外,南部(热河、长城)、东部(长白山-乌苏里-锡霍特山)、中部(阿穆尔-兴安岭)、西部(贝加尔-呼伦贝尔)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腹地和周边地区。随着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土地规模化,生态恢复,过去东北虎五大种群中除南方(热河)种群几乎完全无法恢复,老虎重回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部的密林是很有可能的。不过老虎本来更喜欢在河谷湿地的沼泽灌丛地带活动(三种东南亚老虎还保留有这样的行为)。但是由于中国的河谷林早已大面积消失,华南虎和东北虎都被迫“上山”。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06584.html 

上一篇:希腊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下一篇:长三角印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95119-1003035.html

上一篇:大概有95%的中国人都相信自己是“弱者”
下一篇:我们没有必要操心收入比我们高得多得多的人是否买得起房
收藏 IP: 210.35.1.*| 热度|

2 文克玲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