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十多年的英语白学了 精选

已有 26116 次阅读 2016-9-6 08:3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十多年的英语白学了


最近两三个月,我连续有三个博士生做confirmation (类似国内的开题报告)。因为澳洲的大学博士毕业没有final defence (毕业答辩),所以这个confirmaton 被格外重视。我的这三个学生一个来自伊朗,另外两个来自国内名校。基础都不错,工作,学习都非常努力,刻苦,都很有天赋。在澳洲这一年半的学习,我不敢说他们表现得有多出色,但可以让人欣慰的是他们在科研这块基本上是入门了,或者说开窍了。

有一天,我们这的中心主任,大boss过来跟我聊起这几个学生的科研进展情况 (大boss是副导师),我随手把一个学生刚完成的confirmation report 初稿递给他。老先生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说,研究内容看起来还不错,很充实,idea也很有意思。但这个英文表达问题太多了,很多地方根本看不懂。英文必须得重写,否则这么交上去,我们作为导师会很丢人。老实说,当时我的脸一阵发烧。后来,我跟另外一个大教授聊起这事,他告诉我说,中国学生,尤其是是中国学生,第一遍英文必须要当着他们面改,要使劲训,训哭为止,他们才能长记性。否者,你改完了,发给他们,他们一秒钟内选择一下“接受”,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自己英语水平没有任何改进和提高,以后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学生,如果你不是当面改的,日后他就是想学习,也不知道你当时是为什么给他改的。总之,要面对面地改,手把手地改,才会有效果。

那么中国学生写英语论文到底有哪些主要问题呢?我们先看个例子:

4.3           Introduction

The soil that was selected forlaboratory test was StocktonSand because of it iseasy to access and can prepare a sample 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time. In addition, preliminary tests for the basic properties have done by Ajalloeian[61].

In this chapter,the properties of soil sample and cement grout were confirmed through a seriesof tests.

上面就是我的学生写的一段Introduction。首先每个chapter 之前的这个introduction 是干什么用的?就是一个引子,是个“帽儿”。它的作用是简单交代一下你这个章节主要讲那些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是下面详细描述的一个铺垫,仅此而已。这一章节作者主要目的是想讲他的实验中用到的土进行一系列实验,得到土的基本力学性质,目的是为以后的physical model (物理实验)和numerical model (数值试验)提供依据。那么再看看这段英文的逻辑,非常混乱,根本没有讲清楚。

我们再看他的英文表达,第一句"The soil that was selected for laboratory test was Stockton Sand because of it is easy to access and can prepare a sample 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time".

问题一,在科技论文表达中尽量不要从句套从句。要尽量用单句。不要以为从句用地越多,嵌套地越复杂,显着你的英文水平就越高。恰恰相反,在科技论文里,单句表达意思更明确,更有力量。“The soil that was selected for laboratory test was Stockton Sand ”这句完全可以改成“The soil  for laboratory test is Stockton Sand " 这多简洁。这里强调一下,你现在是在写科技论文,不是在搞文学创作。简单明确地表达,让别人看懂,是第一要义。

问题二,一句话里时态随便切换。在看这句,前面用的"was",后边的because 从句马上就用is,这是哪个老师教的?这个简单的时态问题不是我们初中英语学的吗?怎么一用起来就全忘了?另外谁告诉你because of 可以引导一个句子?关于科技论文这个时态问题,对于那些懒人,我只好武断地告诉他们,英文中那么多时态,你只需会用两个就行。那就是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代时。偶尔可能会用到一下现在完成时。有这三个就够用了。至于过去完成进行时什么的考试中重点要考的,八百年也用不上一次。然而就是这两个最简单的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代时,很多人博士生也不清楚怎么用。通常你做的实验都是过去完成的,在你描述实验的时候当然要用一般过去时。在你描述实验的结果和分析时,因为是现在发生的事情,就用一般现代时态。记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一段话里,这两个时态不能随便切换,这不是穿越剧。另外,在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里,因为是以前发生的事情,当然要用一般过去时,这有什么可怀疑的?但当你对以前的工作进行评论时就用一般现代时态。

问题三,a, an, the的用法。什么时候用哪个,这还用讲吗?元音之前用an, 其他地方用a。the 一般指的唯一一个,a, an 是其中之一。如果初中讲的这些知识点实在忘了,那就上网,google, 或任何一个英文词典查一下,确认一下。总之,不能凭自己心情,想用哪个就用哪个。

问题四,公式,图标的顺序。讲述公式的时候,不能说着说着Equ. 20,马上就跳到Equ. 60。你这么跳跃,谁能跟得上?图标也是,要按出现的顺序来,而不是先说Fig. 8,然后再说Fig. 3。

问题五,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在正文出现的,后面的文献一定要对应。注意是一一对应,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另外,英文中人的姓,名问题,很多人经常搞混,不知道哪个是姓,哪个是名字。不知道不要紧,你用google 搜一下就搞定了。通常前面的是名字,后面的是姓,跟中国的习惯恰好相反。比如我的名字,S.Y. Wang,在正文中,你就要用 Wang et al. (2008) 这样的格式,而不是是S.Y. et al. (2008), 也不是S.Y. Wang et al. (2008). 另外,最后的参考文献的格式一定要统一,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差。

总之,上面这些常见的英文表达问题在我的博士生的论文里比比皆是。要知道这些学生可都是过五关斩六将闯过来的优秀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文基本白学了。我的女儿现在澳洲上Kindergarten (学前班)。她英文的进步程度真是让我吃惊。我也不太清楚她们的老师是怎么教她们这些英文语法的,总之她那么小的年纪,无论说还是写,什么时候用一般过去时,什么时候用一般现代时,a, an, the 的用法从来没错过。她的老师告诉我,一年Kinder 的学习,英语基本就没问题了。没问题是什么意思?就是流利用英文交流,不看字幕地看英文动画片,每天一本书的英文阅读,每天英文写日记都没有问题。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从中学(现在都是从小学开始)一直读到博士,英文都是重中之重,然而到后来却这个样子。这到底是为什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1001142.html

上一篇:杰出研究校长奖-基金项目不再是评选依据
下一篇:为什么一定要做大做强?
收藏 IP: 120.19.136.*| 热度|

59 王春光 董焱章 王振亭 范毅方 归明月 罗汉江 陈楷翰 张士宏 鲍海飞 马陶武 姬扬 韦玉程 李泳 郑小康 杨林 陈南晖 冯兆东 孙立杰 黄仁勇 齐国臣 杜芳 陈新 霍开拓 郭战胜 张明 葛兆斌 李得建 强涛 李晓亮 左小超 李学宽 李土荣 魏焱明 杨宁 邵鹏 杨振清 石磊 黄永义 苏德辰 蒋永华 姚小鸥 刘钢 李雪 王喆 何媛媛 何锦屏 xuqingzheng wqhwqh333 techne ghzhou5676 xiyouxiyou biofans zjzhaokeqin guhanxian nm2 ganendexin1993 forumkx LongLeeLu copi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