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没有穿过学位服的我
孔鹏洲 2024-6-17 17:50
今天,作为博导代表,我参加了 学校的毕业典礼,为这一届毕业的孩子们拨穗、颁发毕业证书。 天气很热,太阳很晒,但是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他们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抑制不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 让我都深受感染。 很遗憾,我似乎没有穿上学位服拍过照。 本科毕业的时候学校还没有给本科生开毕业典礼的习惯,匆匆 ...
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阿基米德——潜心研究,至死不渝
朱林 2024-6-17 17:38
现代科学的第一个精神底色是,相信世界是确定的、有规律的,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看透”世界本质。这种对理性的追求,其实也是对自由的向往与肯定。古希腊人奠定了西方理性与自由的精神特质。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放弃了神话、宗教传统,不停用 ...
2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白垩纪蚂蚁的触角可能会让它们使用信息素“说话”
孙学军 2024-6-17 17:37
蚂蚁头上长出的触角并非只是摆设。这些摆动的附属物通过扫过空气来探测信息素,这些信息素能够发出警报、标定路径,并帮助这些昆虫导航它们的社交生活。但是尽管科学家们认为蚂蚁一直是群居的,他们却无法确定早期的蚂蚁是否像今天的蚂蚁那样使用信息素。 现在,研究人员在琥珀中保存的古代蚂蚁身上发现了具 ...
5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见证“蚂蚁”种大树
许小峰 2024-6-17 17:30
上周末(6月14~16日)参加了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碳寻团”首站活动,赴云南大理云龙县实地考察滇金丝猴生态廊道的修复工作。 这是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项目捐资,与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开展的合作项目,从2019年开始至今,在大理云龙、迪庆维西、怒江兰 ...
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FPS|水稻叶片对秸秆还田响应的综合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
杨鸽 2024-6-17 17:29
一、研究背景 1、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秸秆,秸秆还田可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对种植系统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秸秆还田可增加稻麦轮作地的产量,也可提高双季稻的产量,但降低了直接播种的水稻产量。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Molecular Psychiatry|结合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筛选阿尔茨海默的全新药物靶点
杨鸽 2024-6-17 17:27
一、研究背景 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但目前还没有针对AD的有效的疾病改善治疗方法。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通过解析阿尔茨海默症遗传结构辅助靶基因的药物开发,蛋白质组全关联研究(prote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PWASs) 可以建立蛋白质组丰度与表型变异之间的关联,使生 ...
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Cell Discovery|基于单细胞蛋白质组测序揭示人类胚胎在着床前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的动态表达图谱
杨鸽 2024-6-17 17:26
一、研究背景 胚胎着床前发育是新生命诞生的第一步,通过单细胞测序已经初步完成了对人类胚胎着床前发育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图谱的绘制。受限于传统质谱分析方法的缺陷(预处理导致的蛋白损失以及无法对肽进行扩增),导致其无法应用于单细胞蛋白组的测序。 为突破传统质谱分析法的限制,该团队通过超高灵敏度质谱 ...
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Neuron|深层多层脑蛋白质组学鉴定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的分子网络
杨鸽 2024-6-17 17:23
一、研究背景 1、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大脑中存在β斑块和Tau神经原纤维缠结是该病的病理特征。目前的靶向治疗策略未能减缓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更多学者呼吁在疾病进展的无症状和有症状阶段对AD大脑中的分子和细胞成分进行深入了解。 2、二代DNA、RNA和蛋白质测序技术 ...
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Frontiers|比较蛋白质组学揭示不同宿主间血吸虫的生长发育
杨鸽 2024-6-17 17:20
一、研究背景 1、 血吸虫病是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该疾病在发达国家相对得到控制,但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肆虐,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和南方省份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 2、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在南水北调江苏扬州段采 ...
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