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Tough-skinned bragging(厚颜地吹牛)
冯兆东 2024-6-12 07:59
我大抵是病了,通常“死睡如猪”的我和“自认为还能看淡这个世界”的我,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有点点失眠。但第二天醒来再想想:科学网的计数器大抵是“失控”了。如果不是科学网的计数器“失控”了,我大抵是在“厚颜地吹牛”了(tough-skinned bragging)。 科学网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 ...
2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6月12日早报:南极海冰增大和强震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杨学祥 2024-6-12 07:58
2024年6月12日早报:南极海冰增大和强震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杨学祥,杨冬红 ...
2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0:以感染和引导为主的方法
吴超 2024-6-12 07:31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10:以感染和引导为主的方法 1. 情感启迪法 “情、理、法”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性善论根基上的管理模式。尽管“情”排第一,但“情、理、法”中却是以“理”为中心。以情感人,是要用情来讲理,讲情要讲到合理的地步,同样,讲法也要讲到合理的程度,这才是“情、理、法”的真正意义 ...
1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万物能饮皆可茶:鬼针草茶
热度 2 郑永军 2024-6-12 07:30
《中药大辞典》:鬼针草 【出处】 《本草拾遗》。 【拼音名】 Guǐ Zhēn Cǎo 【别名】 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志》(3):9,1959),豆渣菜、叉婆子(《除害灭 ...
50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9: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吴超 2024-6-12 07:30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9: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员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1. 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 ...
1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甲辰春电动力学课程第二十七讲
刘万东 2024-6-12 07:30
甲辰春电动力学课程第二十七讲 单电辐射惟加速, 自场随身横聚竖。 直线回旋差异小, 射灯前向记简图。
1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吴超 2024-6-12 07:29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员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但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只有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合 ...
1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吴超 2024-6-12 07:28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员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员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由于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媒体。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大量的是靠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来实现的。而 ...
1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6: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
吴超 2024-6-12 07:27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6: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 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专业的教学方法具有通用性,只是安全教育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有一些特殊要求和侧重点而已。本节将概述主要的教学方法,并对有关教育方式适合于开展什么类型的安全教育做进一步说明。 1. 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内涵 教学方 ...
1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5:安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
吴超 2024-6-12 07:26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05:安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 安全教育学研究方法可广泛吸收用于借鉴哲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学科学方法,实验法是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非逻辑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而辩证法、文献法、调查法、归纳法、比较法、系统科学方法是安全教育学基本与主要的研究方法,结合安 ...
1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