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写给研一新生的建议
热度 2 迟菲 2024-9-2 20:27
转眼又是开学季,让我想起了我21年前在中国科学院玉泉校区读研的日子,很难忘。那时候中国科学院的很多研一学生集中在玉泉路和中关村两个园区上课,之后第二年再各自回各自的研究所搞科研。相当于研究生第一年,把所有的课程都学完了,后面就是专门搞课题。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年,太快乐了,无忧无虑没烦恼,比大 ...
488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科学家的方法可以提前几个月发出大地震预警
诸平 2024-9-2 19:27
科学家的方法可以提前几个月发出大地震预警 诸平 Fig. 1 The Mirror Lake offramp on the Glenn Highway near Chugiak, Alaska, shows damage after the Nov. 30, 2018, earthquake. Photo courtesy of Alask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Facilities Fig. 2 These charts from the resea ...
8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20-光谐振子
张延年 2024-9-2 19:20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光谐振子 场态粒子一旦对称性破缺,电偶极矩增大,一定会形成一个恢复原状的势。球型的场态粒子在任何方向都可以谐振并产生电偶极矩变化,不同方向的电偶极矩变化均可以叠加。 核外电子本身没 ...
1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9-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耦合作用
张延年 2024-9-2 19:19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耦合作用 用量子理论研究光同原子或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发现原子或原子核由于能级之间的跃迁可以发射或吸收光子。在这些跃迁中有一种类似于经典电磁理论中电偶极子发射电磁波的情 ...
1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8-光子产生与湮灭
张延年 2024-9-2 19:17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光子产生与湮灭 显态粒子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产生光子,但所有这些方式都是利用显态粒子的相同机制,即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受激发后跃迁回基态所产生的。核外电子在各自固定轨道上绕核旋转,总是先填充能量 ...
1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7-粒子能级
张延年 2024-9-2 19:17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粒子能级 显态粒子 种类极度丰富,以电中性显态粒子为例,虽然元素种类只有百余种,但各种元素可以通过键合与断键效应构成千变万化的物质。这使显态粒子具有各种各样的能级。单一元素通过键合与断键 ...
1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6-电磁波是横波
张延年 2024-9-2 19:17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电磁波是横波 场态粒子因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因为引力而汇聚于星系且存在一定的密度梯度。 一般情况下,场态粒子为超对称结构,质量、电荷、分布与状态均保持良好的对称性,因此为球状云,即呈球 ...
1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5-场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张延年 2024-9-2 19:16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场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场态粒子的质量、电荷分布与运动状态均对称,可谓是一个超对称结构。但场态粒子也会受到对称性破缺的环境粒子的诱导而成为对称性破缺粒子。 一旦场态粒子规律对称性破缺,就由球型 ...
1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暗物质与宇宙114-显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张延年 2024-9-2 19:16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显态粒子光源与接收体 场态粒子由于引力存在而聚集在星系周围,由于斥力存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且存在一定梯度。所有的显态粒子都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不断相互作用,相互诱导 ...
1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7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