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台湾岛是怎样震起来的?
陈桂华 2024-5-8 09:17
台湾岛是怎样震起来的?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2024 年 4 月 3 日 7 时 58 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 7.3 级地震,震源深度 12 公里,震中位于北纬 23.81 度,东经 121.74 度,距台湾岛约 14 公里(图 1 )。随后一个月内,附近区域发生 20 多个 5 级以上余震,其中 4 次余 ...
5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菇勇者”与ICU之间,隔着一把“大青褶伞”
热度 2 郑永军 2024-5-8 07:51
雨后草坪上长出一些大个头的蘑菇,有手掌一般大小。拍照片一搜,名字叫“ 大青褶伞 ”。大青褶伞菇可是著名的毒蘑菇,有“蘑界杀手”之称。误食了这种蘑菇,一般人就得 去重症监护室( ICU )走上一遭了,不仅 每天花费数千元的高昂医疗费用,而且搞不好连自家的小命都搭进去,因而大青褶伞菇又被网友戏称为 ...
2097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2
江豚駊騀高见脊(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四百八十四)
张晓良 2024-5-8 07:31
【清】郭麐《京口阻风》:北顾山前天墨色,昨夜大风转西北。 江豚駊騀高见脊, 千樯万舻齐戢戢。云中时漏日脚黄,崖际频翻浪头白。此时游子行坐愁,跼蹐船舱涩如棘。天昏地黑陷重围,不辨朝晡但眠食。天公逼人太咄咄,忽作奇寒砭肌骨。亟翻弊箧搜弊裘,百衲羊皮胜狐腋。乌呼,谁使汝出当严冬,身欲西上江流东。竿头 ...
129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二十四:土壤保墒技术
蒋高明 2024-5-8 06:31
蒋高明 郭立月 保墒是指保持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的做法。保墒就是尽量保持水分不蒸发,不渗漏。例如,播种后地要压实,是为了减少孔隙度,让上层密实的土保住下层土壤的水分。保墒在古代文献中称为“务泽”,即“经营水分”的意思。经营就是通过深耕、细耙、勤锄等手段来尽量减少水分的 ...
7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0507——红茶藨子(Ribes rubrum L.)
栗茂腾 2024-5-7 21:24
20240507 ——红茶藨子( Ribes rubrum L. ):虎耳草科茶藨子属落叶灌木,叶近圆形,基部心脏形,两面无毛,掌状 3-5 浅裂,裂片卵状宽三角形,先端稍钝或急尖,顶生裂片与侧生裂片近等长,边缘具粗锐锯齿;总状花序 , 具花 5-15 朵,花萼浅绿色或浅绿褐色,萼筒盆形,萼片匙状圆形,常具红色或褐色条纹;花瓣 ...
12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双桨凌波跳白船(清代女诗人咏白板捕鱼)
张晓良 2024-5-7 16:46
跳白是一种船名,也是一种捕鱼作业方式。用一艘类似独木舟的小船,两丈多长。船舷很矮,离水面不到一尺,一侧拦上网,一侧绑上一块和船一样长的木板。木板二尺多宽,刷上白漆,斜伸入水面。夜间,划着小船在水面飘荡,并敲击船舷以惊鱼。鱼儿看到白板,便会向木板上跳起,不时有鱼落入船舱。 【清】商可《忆镜湖 ...
8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好可爱的小“风铃”——夏雪片莲花开!
栗茂腾 2024-5-7 15:35
好可爱的小“风铃”——夏雪片莲花开! 5 月 5 号是立夏的日子,学校网页专门上新了关于立夏的页面,该页面以 “ 敢于竞争、善于转换 ” 的石碑为背景,以花朵似风铃的植物为前景,画面整体上看起来十分唯美。画面中的植物可能很多朋友没有见过,该植物为夏雪片莲。 夏雪片莲为石蒜科 ...
11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端粒检测
邓倩云 2024-5-7 14:09
大家都知道 “衰老”。 那端粒是什么呢? 端粒与衰老又有什么关系? 把话扯得远一点。人年岁大了,头发变白了,皮肤起皱了,腰杆弯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致命的老化现象。 诗人李白对衰老颇有感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的感叹 ...
2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硅基生物是什么样的?
李浩 2024-5-7 12:17
硅基生物的样子是晶体状的身体,由硅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硅基生物在外形上很可能呈晶体状,类似于“山岭巨人”,他们移动缓慢但力量强大。相比于碳基生物,硅由于不好形成双键和三键,这让硅化合物的多样性大打折扣。 所以硅基生物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但也更加简单,这更能抵御病菌的侵蚀和射线的照射,但代价是它们的新陈 ...
7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地球科学术语混淆与精确表达— 以“岩心” 和 “岩芯”为例(附易混淆的专业术语列表)
李中平 2024-5-7 11:56
编者注 : 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即便是专业人士,也时常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这些看似微妙的差别实则蕴含着地质过程本质的不同。本文旨在为地球学爱好者及从业者拨开迷雾,深入浅出地解析那些“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关键术语,促进对地球历史、结构与动态过程的精准理解。 地质学中的 “岩心” or “岩芯” ...
11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