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献身教育建伟业,回馈社会弘清风——邱均平教授印象
余小波 2025-9-16 17:05
熟知邱均平老师的大名,是 2007 年我担任长沙理工大学发规办主任之后的事。当时领导希望掌握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所处位置,我组织发规办同仁收集整理了国内大学排行榜的相关资料,把长沙理工大学自 2003 年合并组建以来在几大排行榜中的位次变动情况,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呈现,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具体可感 ...
188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沉痛悼念工程地质学泰斗王思敬院士
热度 1 秦四清 2025-9-15 17:12
我国工程地质先驱、著名工程地质学家王思敬院士因病于 2025 年 9 月 15 日凌晨离世,享年 92 岁。惊闻此噩耗,我不禁悲从中来,心情沉重。先生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今提笔撰文,以寄哀思。 王思敬院士( 1934-2025 )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界的战略科学家,国际公认的工程地质学与岩石力学权威。先生穷尽毕生心血, ...
61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黄炎培、沈恩孚先生,曾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筹备名誉正、副主任”
热度 1 陈昌春 2025-9-15 12:20
黄炎培、沈恩孚先生,曾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筹备 名誉 正、副主任” ——初拟聘黄沈二位为“ 筹备正、副主任 ”,实聘为“ 筹备 名誉 正、副主任” 陈昌春 张保祥 1915年,张謇先生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关于该校筹备主任的情况,《 河海大学校史 1915-1985 》(2005)等一般文 献 ...
42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老苏的贡献
热度 1 邱泽华 2025-9-15 07:33
这篇回忆录是 2023 年写的,稍有改动。 苏恺之,业内很多人叫他苏先生,我却习惯了一直当面叫他老苏。 5 月 7 日,老苏也走了,享年 85 岁。 地壳应力研究所里,除欧阳祖熙外,另一个对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有最重要贡献的前辈就是老苏。半年时间里,两个人都离开了。两个人分道扬镳,然后又殊途同归。 ...
402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树鹏老师介绍
张树鹏 2025-9-14 21:40
张树鹏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理事。四川大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短期访问学者。 ...
10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祝贺张树鹏老师在2025年“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省教师组三等奖
张树鹏 2025-9-14 10:21
8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原住民科学家为宣传本土知识不懈努力
热度 1 武夷山 2025-9-14 07:02
原住民科学家为宣传本土知识不懈努力 武夷山 2025 年 9 月 8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职业问答”栏目中报道了一位身为原住民的科研人员的经历与想法。我没有阅读此报道全文的权限,现将我能看到的部分请 DS 译为中文。它又习惯性地做“概括式提炼原文意思”,而不是逐句逐段翻译。除了 ...
15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查理二世与英国皇家学会
热度 2 李侠 2025-9-13 20:31
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作为近代科学建制化的标志性事件,这段历史经常被学术界提及,360多年前英国的那个决定直接影响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脚步,常温那段历史,对于今天仍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今天说起皇家学会的历史大多从1660年算起,如果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1645年的罗伯特●波义尔等人组成的午餐俱乐部,后来被称 ...
207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7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