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开放获取周 | 优先考虑公众和学术界的最佳利益
热度 1 Taylor & Francis 学术服务 2023-10-27 17:38
Open Access Week 10月23日-29日,是2023年国际开放获取周(Open Access Week)。今年这一活动的主题是 “社区高于商业化(Community over Commercialization)”,鼓励人们坦诚地讨论哪些开放的方法优先考虑公众和学术界的最佳利益。 Taylor Francis坚信开放研究有助于提高知识的可见 ...
577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核结构中的SU(3)对称性:(2)幻数和SU(3)对称性
王涛 2023-10-27 17:24
1909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开创了研究原子核的新时代,也使得我们理解自然的物质层次从原子进入到原子核尺度。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很快,科学研究者就意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开始了原子核结构这个研究领域,至今九十多年了。 不同的质子和中子的时候,原 ...
13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南极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吗?
祁贤 2023-10-27 10:47
南极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吗? 日前看新闻,有一条标题是 南极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 。 乍一看,以为是旧闻。看内容,原来是英国人最近在南极死亡的 贼鸥体内检测到 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 其实,科学家从南极的鸟类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已非新闻 ...
8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吸血鬼文化的起源、传播、背景、历史、衍变与分析
热度 1 彭雷 2023-10-27 09:58
吸血鬼传说的起源 1724年开始,在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刚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取的边疆土地上(位于巴尔干地区),出现了一种迄今未知的流行病,死亡发生在三到四天之内,但尸体却不腐烂。当地人认为尸体失去了血,于是称之为“vampirism”。很快,欧洲东南部地区都有这一疾病的流行。 1725年,军医Kameral ...
36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张海霞│动嘴与动腿缺一不可
热度 1 张海霞 2023-10-27 09:14
有位网友留言“沟通不畅,才会产生矛盾。 ” 一点都没错,师生之间特别是研究生和导师之间这个问题大量存在:特别是研究生不愿意跟导师交流,或者说不愿意跟导师交流真实的情况,很多同学说觉得导师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很多人怕跟导师说了实情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很多人干脆说自己很封闭不愿意交流,其实这都是研究 ...
48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将写作过程拱手交给AI,会发生什么
热度 4 武夷山 2023-10-27 08:19
将写作过程拱 手交给AI,会发生什么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3年10月27日) 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美利坚大学语言学荣誉教授Naomi S.Baron(内奥米·S.巴伦)女士的著作Who Wrote This:How AI and the Lure of Efficiency Threaten Human Writing(本文作 ...
557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如何理解生命的发生?
热度 1 潘学峰 2023-10-27 07:53
生命如何而来?这是个贯穿人类文明史的生物学问题,宗教及宗教衍生出的科学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尽管算不上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充其量只是各自的“假设”,依据逻辑思维定势,最终给出可证实或可证伪的结论性答案。而我认为这个问题只能证伪(反证)帮助人类达成共识。 宗教界的理解 有一种智慧的依据他的意 ...
8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输出为王
夏向阳 2023-10-26 23:44
你说你在全力以赴地输入,一摞一摞的专著从图书馆借出,从书店购买回来许多书,有借阅记录和发票为证。可是,再多 输入 ,没有输出价值,没有精彩分享,有几个人稀罕?有几个人会喜欢一个没有嘴、光进水不出水的茶壶呢? 你看了什么,看了多少,也只有当你输出足够多、著作等身的时候,才会对外产生价值。什么输 ...
8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核结构中的SU(3)对称性:(1)一个简短的介绍
王涛 2023-10-26 21:01
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主题,一个是重整化,一个是对称性,对于我们理解具体物理系统的特定性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两者,可能都无法说已经完全理解透彻了。重整化是后来才发现的理解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则,但是对称性却是量子力学诞生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被用来理解量子系统的特定性质了。 &nb ...
12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张海霞︱再谈青椒的生存与发展
热度 2 张海霞 2023-10-26 20:15
前不久写给青年教师的文章:《青椒指南:教学与科研如何兼得》,在科学报发了之后,收到不少青年教师的来信,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有: “张老师,我看到您朋友圈发表的关于青椒指南内容,我个人很认同。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在我们这里,一进来教研室立马安排课程(不会让青年教师有循序渐进的机会,有时候一学期要上三四门 ...
58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