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生物的氧化还原调节【自然】
孙学军 2024-5-10 18:31
Helmut Sies是第一提出氧化应激概念的学者,也是当今自由基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现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工作,经常写一些自由基生物学领域的综述性文章,这篇文章是刚刚出笼的大作,值得大家学习。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它们是生命过程的基础,从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捕获太阳能到驱 ...
44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漫谈KAN
王宏琳 2024-5-10 07:39
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等机构提出的 KAN (参考资料 ),在过去 7~8 天中 ,受到 了 国内外媒体关注。 KAN 是“ Kolmogorov-Arnold Network ( 柯尔莫哥洛夫 - 阿尔诺德 网络) ”英语首字母缩写。 海外有媒体称 之为 : “深度学习中可解释性和准确性的新时代”、“深度学习的新前沿” ...
48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败血症新药
热度 1 诸平 2024-5-9 21:08
败血症新药 诸平 Researchers say the new drug targets and restores the endothelial cells that line blood vessels. Image: Adobe. 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简称 UQ ) 2024 年 5 月 9 日提供的消息,该校开发治疗败血症新药 ( UQ develops new drug for sepsis ) ...
141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什么样的科学家适合做博士候选人的导师
热度 2 叶明 2024-5-9 13:26
什么样的科学家适合做博士候选人的导师? (世界著名大学探秘--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5) 叶明 选择正确的课题与合适的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轮转中最重要的任务,选对了以后几年的学业就会顺利很多,否则,就会有很大的 ...
62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环球100天-20.里约热内卢
梁进 2024-5-9 07:44
里约港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而⾥约热内卢( Rio de Janeiro )是巴⻄最重要的城市,名字葡语的意思是“⼀⽉的河” (⽽实际上是海),她的名声可能因为⾥约奥运会⽽为⼤众熟知。但对我来说,在早年我访问葡萄⽛时,就因为巴西是南美唯一的葡 ...
46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日本民居:一户建的上部构造
热度 2 宁利中 2024-5-9 07:42
日本民居:一户建的上部构造
161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Nature》:这颗类地系外行星是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by Sumeet Kulkarni)
李中平 2024-5-9 06:48
根据5月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 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首次在太阳系外的一颗岩石行星周围探测到大气层。尽管这颗行星无法以我们所知的方式支持生命,部分原因可能是其表面被岩浆海洋覆盖,但科学家仍能从中了解到有关地球早期历史的信息——地球同样是一颗曾经熔融状态的岩 ...
7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深入中亚(十)
热度 2 邓涛 2024-5-8 22:07
深入中亚(十) 早晨打开旅店房间的窗户就能看见不远处的雪山,瞬间觉得城里 30 ℃的高温降低了不少。费尔干纳盆地周边的高原虽然为山下送来了充足的冰雪融水,但在古代也是商旅往来交通需要攀登和翻越的险阻。今天中亚各国的界线也与地貌密切相关,费尔干纳南面的山脉属于帕米尔高原的一部分,位于吉尔吉斯斯 ...
424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二氧化碳去除技术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热度 1 袁国栋 2024-5-8 22:02
X PRIZE ( 设计、发起和执行大型竞赛以解决人类最大挑战的全球领先者 ) 今天宣布了 20 支入选二氧化碳去除( 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 )决赛的团队。这项为期四年的全球竞赛旨在通过重新平衡地球的碳循环来应对气候变化,为那些能够创造和展示直接从大气或海洋中去除二氧化碳 (CO 2 ) 并持久且可持 ...
83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氧化还原调节的基础【自然综述】
孙学军 2024-5-8 17:34
Helmut Sies是第一提出氧化应激概念的学者,也是当今自由基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现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工作,经常写一些自由基生物学领域的综述性文章,这篇文章是刚刚出笼的大作,值得大家学习。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它们是生命过程的基础,从在产生氧气的光合作用中捕获太阳能到驱动 ...
42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