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芝大一个神经科学实验室里,游走在计算、认知、和社会语言学的边界——博士第五年居然依旧在学科之间“游走”,既有乐趣,也有风险。我常反思,何以走到今天,这条路又通向哪里。
华东理工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王为善和农科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向文胜等合作,在链霉菌胞内三酰甘油降解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
研究生哪些方面导师可以批评?哪些方面不能批评呢?总的原则都好说,一旦具体化,事情就有点复杂。导师千万不要以“打是亲骂是爱”为借口,也不要以“我都是为他(她)好”为说辞。
学术会议颁布这样的“行为准则”是否有点小题大做了?国内举办的各种研讨会是否存在上述的不端行为?长久以来,我们确实忽视了科学界存在的性别歧视以及其他形式的冒犯和侵权。
我们所生活的这块土地,所有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千百万年以来都被人们长期开发利用,繁衍生息。所以,应该没有不为人所知的世外桃源了,寻找最后的田园牧歌注定是一种近乎于乌托邦的理想主义。
漫天繁星,流星雨为这位造星者而下,孟执中院士。将成果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应用实践,如何经得起行业专家的理论推敲,经得起实际工程实践的数据验证和技术比对,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拉开窗帘,昏黄的路灯映衬着洋洋洒洒的雪花。但,为什么日常生活却让我们焦躁不安?当今的博士生们,似乎变得越来越焦虑,一旦踏入这个门,SCI论文便成了永恒的奋斗目标,“鸿鹄之志”全拜倒在了论文的身下。
选题不当或相对落后,往往意味着学生会瞎子点灯白费蜡,有可能浪费自己的科研时间。这点多少能从一篇论文的题目判断出来。 【相关】张宇宁:本科生时间管理(17):内心驱动
人体需要脂肪,除了结构组织之外,脂肪的重要作用就是人体的能量仓库。人体的能量仓库有两种,暂时的仓库是各器官细胞内的糖原,长期的仓库则是脂肪细胞内的脂肪。
牛顿用棱镜把白光分解为不同的颜色,揭示了太阳光的奥秘。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因为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一样。除了真空以外,任何物质对光的折射率都依赖于波长,这就是“色散”。
破四唯,不是彻底否定论文、职称、奖励、基金项目等的重要作用。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完全否定这几个指标,那么基本等同于认为目前的评价基础不合理,这是自己在否定自己,是自相矛盾。
量子力学之诞生与发展,已经培养了数十名诺贝尔奖得主。然而,物理学界量子之林中也有几个光环没有照到的角落。任何奖项都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几个被“漏奖”的大鱼,令人扼腕叹息!
真空能够传递热量吗?最近的一个实验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中间无需媒介,真空能够完成这一能量传输。
微生物研究出现重大历史机遇,在这些历史时期,全世界的科学家抓住了机遇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我国科学家也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官宣:科学网视频频道正式上线啦!科学网视频频道涵盖:最新顶刊论文视频、热点新闻事件、大咖科普视频、专业课程讲座、知名学者风采、活动现场直播。
暗物质究竟是胆小鬼还是猛男,抑或是另外的一些应景而生新玩意,成为20世纪末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面临的新挑战。不仅需要探索暗物质是什么,还需要从头开始重新审视整个宇宙理论……程鹗
学科是客观存在的。有冷热强弱之分,但无高低贵贱之分。360行缺一不可。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学科很重要。热门学科竞争力强,冷门学科也并非无所作为。
国内版权的意识逐渐加强,论文标注慢慢规范起来,但教科书始终是缺少引文标注的重灾区。一些编者只在教科书的最后把参考文献列上,哪些文献参考多哪些文献参考少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主要还是学习。指望第一次科学研究就能够做出多大的贡献、在科学上取得多大的进展,是不切实际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一点小的创新,就很好了。
这篇文章不是"精准医疗""液体活检"的丧钟,顶多是一个警铃而已。问题不是出在"精准医疗""液体活检"这些概念,概念都是好的。问题在我们为什么去热追这些概念而不是发起这些概念?
最近又参加了一个AMES(亚洲材料科学教育论坛)的教学会议。因为参加这些活动并不算工作业绩,所以我就放飞自己,仍然是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其实大多数内容都是我在课堂上和博客里一直讲的。
高校、研究所、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四种单位中,高校是性价比最高的。有人说企业好、研究所好、行政事业单位好,米多,还经常空中飞人,风光。这我不得不说,这种想法有点naïve了。
当我知道南农要办英文期刊的“大事”后,我提出办《园艺研究》,但不是校领导原初想办的刊。但一旦形成了决议,南农领导一直尽最大努力提供我所要求的资源和政策。
英国时间12月9日《自然—方法学》在线发表了第一个能够跟上基因组测序产生速度的组装算法。作者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阮珏博士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李恒博士……小柯生命
短短3年时间,中国新药创业者完成了仿制到me too /me better再到靶点创新的心路历程转变。“靶点创新”才是国际新药研发的共识,相信也是今后国内创新药物研发的真正方向……沈月雷
12月6日出版的英国科普杂志《新科学家》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首次发现,西红柿和烟草在处于逆境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使我联想到2006年我摘译《自然》发表的一个11岁小女孩的短篇科幻作品……武夷山
当然,地质学给我带来的当然远不止这么多,至少地质学告诉我,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十几年的地质学学习让我明白,只要努力,一定有收获,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理论新发现持续地被发表,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判断这些研究是正确的并且能够证明是未来研究发现的基础,而复制实验在此便能发挥功效,从而让科学更加可靠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