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技竞赛作为培养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重要平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这些竞赛中,参赛者的参与方式和贡献程度直接影响到竞赛的质量和意义……钟定胜
大学要高度重视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既要选择那些看似没有风险的“绩优股人才”,也要注重选择一些“潜力股人才”,后者也许存在一定风险,但机遇和风险同在……刘庆生
让导师作为研究生毕业第一责任人,是导学矛盾的关键。如果是学术委员会说了算,而不是导师,导师就解脱出来了,化敌为友,导师成了最有利的支持者、陪伴者和鼓励者……信忠保
据研究,现存53000首唐诗中就有1248首写到苔藓。随着《经典咏流传》的传播,沉寂两百余年的袁枚《苔》诗中“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励志精神,深深触动了当代人的心灵……霍小鹏
鸠摩智的火焰刀劈开的不只是佛前青烟,更劈开了我学术生涯中反复遭遇的迷思:当西方理论如少林绝技般眩目诱人,是否还记得自己的“一阳指”正修炼到第几品境界?
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事实上,飞机的升力源于空气动力学中压力场的精妙博弈。要揭开这个谜题,我们需要借助风洞试验的“火眼金睛”,以及伯努利方程的“数学魔法”。
今天,北京遭遇极端大风天气,阵风最高达13级,气象部门发布橙色预警。本文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结合空气动力学的伯努利方程与北京大风实例,解析门窗紧闭与开缝的利弊,并提出应对建议。
有三项无法推迟的任务,让整个三月都异常繁忙。所幸的是,整个三月没有会议打扰,平日也几乎没有电话或微信的干扰,使我能每天高效工作五、六个小时。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否来得太迟?
讲好你的故事真的很难。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情,却不会讲故事。而且,就算你会讲一个单独的故事(比如会写一篇博文),但也很难把故事串起来,整理成一本能够出版的书籍。
我无法替任何人做决定。只能平时给学生多一些关怀,多一些交流。学生的道路也要他自己走,我只能提供一些条件,希望他以后有个灿烂的人生。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生。
我也没预料到,会和德国游客一起在前往虎跳峡出口的大具坝途中的中巴上,一起喊起“一、二、三”的号子声!大家齐心使劲,完成了从丽江县城到大具坝的有惊无险旅程。
科学网编辑部基于对博文内容质量、阅读量、热度等的综合考量,评选出2025年3月十佳博文,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加入科学网……科学网编辑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的化字当然就表示变化了。但是,有人会问化字为什么表示变化呢?难道变化与匕首有什么关系,抑或与数字七有关……冯大诚
回望科学史,突破性成就与同行评议的悖论关系本质上是人类认知有限性与知识无限性矛盾的体现。这种悖论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但可以将其转化为科学进步的动力……钟定胜
赫顿不是大学老师,也不在政府部门工作,他没有名誉没有地位只是一个普通地质业余爱好者,他还只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这一切将随着爱丁堡皇家学会的成立而改变……宋建潮
用简单指令让Deepseek生成的所谓文章,基本不说“人话”,那叫做“条分缕析”,是文案,不是论文。拿着这么一篇不是“人话”的论文,能让他通过吗?
人工智能风暴,已使很多体力工作正被机器取代,生产车间的无人化正在到来。运用好学术交流创新思维这一机制,不仅是人类走在人工智能前面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科学原始创新的迫切需要。
姜忠义在2023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话堪称经典: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格局之上,皆为美景;智慧越高,越不贪婪,智慧之上,皆为初心;行动越快,越不遗憾,行动之上,皆为硕果!
科研工作者或者大学教师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本来完全可以多多在网站上呈现。然而,还是会有很多“技术问题”,导致很多不便。这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讨论。
今天(2025年4月8日)是导师陈国达教授的忌日。在地质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导师陈国达教授为地质学、为大地构造学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值得后辈永久地纪念。
写一些关于大学教育的文章,需要有“通透感”。需要长期的一线积累,需要碰钉子,需要参与教学管理,甚至和别人发生冲突、辩论,还需要参加座谈会、教学会议。
我们往往看到少部分特别顺利的,既拿到了奖学金和各种荣誉,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大部分人仍然面对毕业的难题。“黎明前最黑暗,我相信接下来迎接我的会是最最闪耀的曙光。”
这位大学教授有一件被传为美谈的“逸闻趣事”。他明确对学校表示:“不要对我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要考核就考核我这个团队负责人,有什么问题我负责。”
李敏华在塑性力学方面,得出了轴对称平面应力问题用塑性形变理论的简单的精确解,论证了对这类问题在加载过程满足塑性形变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后又推广到平面应力问题。
十二本年报记录了我们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的成就和喜怒哀乐。在宏大叙事主导的科研图景里,小团队的年报恰似雨林中的附生植物,以微小却执着的姿态书写着另一种历史维度。
爱因斯坦在青年时代绝非一帆风顺,而是非常之普通、非常之琐碎,个人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地鸡毛。看看他在青年时期的个人生活,一个立身科研的普通人还有何抱怨呢?
AI时代学习和钻研更加重要,只有不断的学习、钻研、实验和创新,才可能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缺点和特点,因材知己、扬长避短,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荣耀……冯培忠
指标体系驱动下的学科建设是当下很多大学学科建设的显著特点,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面对数字化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笔者认为,未来学科建设应该在这些方面着力。
清明节,我开始了“单人旅行”。我开着车,从家里出发,经过张江、孙桥、川沙,开上川南奉公路。再左拐上了一条公路,然后右拐,开上老芦公路……
这个清明节,缅怀与新生在胸中交织,追忆与憧憬在心底缠绵,过往与未来在心间流转。科研教会我用理性剖析世界,而这片春色唤醒我用感性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