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价”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论文发表之后,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能否将“晚评价”原理的基本思想应用于短期评价……王立新
SCI论文的评价对象包括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两个视角,宏观评价主要包括国家地区评价、大学评价、学科团队评价等;微观评价主要是学术人才、管理人才与奖励评价等……俞立平
教师做研究、发论文,最要紧的是抓质量,不要斤斤计较于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而研究生做研究发论文主要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发表论文是对学生负责,对国家的将来负责……冯大诚
SCI论文数量更适合宏观评价,代表作更适合微观评价;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些优秀指标已经基本解决了科技评价问题,管理部门应用较少,结果导致SCI论文“背锅”……俞立平
华罗庚先生提出“早发表,晚评价”,我非常认同。那么,如何晚评价呢?对于工科的研究成果,比如IEEE期刊上的论文,有用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用的人越多,说明你的方法越好……王立新
3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课题组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过的恒河猴不会发生再次感染……小柯生命
我们承认,获得科研项目资助的难度是比较大的。科研项目的要求和SCI论文的要求是不同的,SCI论文的目标是一个具体的科学小问题,而项目要求系统化的弄清楚一个领域的某个科学问题……马军
所以结合当前SCI靠后的大趋势,如何能够真正把研究生教育提升,把唯SCI转变成唯专业能力是各类高校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如何迈上新台阶的机遇……周阿洋
如何培养研发能力,训练项目实践?现在要采取的应该是过程管理。一句话十五个字,分类全指导,学业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简称“两全一化”,核心观点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工作台账。
研究发现,难以理解措辞与参与者报告他们不相信这些短文材料、也不真正喜欢与材料相关的科学之间有很强相关性。相反,如果措辞通俗易懂,参与者报告对所读内容和科学有更广泛兴趣。
就科研而言,研究生的课程,学术训练更加重要。你受到的训练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能力有多强,你在学术上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所谓,0到1的突破,其实是需要过程的积累的。
论文不是科研的全部。科技期刊的发展,对录用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很多情况下,论文由于受篇幅等各种因素限制,它只是科研工作的某个认识、某个创新点等的总结和提升。
新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对于真正的科研人是一种福音。让喜欢做科研的导师门下有更多的喜欢做科研的学生。同样,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不适合做科研的学生,尽快摆脱困境。
隔离时期,师生都待在家中,有较多时间关注网络信息,此时如果导师能适时利用网络,效果比平时更佳。用心指导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就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笔者有6点体会。
作为培养单位和导师,要积极告知所指导的研究生,学位授予虽然不和发表小论文直接挂钩,但要考虑降低学位论文送审的风险。另一方面,早期发表一些小论文也是一种必要的科研训练。
研究生扩招,「学历均值」贬值在所难免,「好在」幅度不会很大;真正导致学历贬值的因素,不是今年的扩招,而是内部动力和外部激励同时消失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迷茫和放弃进取。
从我们司空见惯的声波的传播过程中,本科生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为何声波的传播总是存在一定范围?即使从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入手,本科生也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启示。
我和不少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深刻感受: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多篇SCI论文的博士生,在科研基本功、创新能力等方面,通常不如仅满足“论文达标”要求的博士生。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思考之后,最后决定采用国际的引文标注方式:即在正文中标注参考文献用“作者+时间”方式,尽管国内不太通行,出版社编辑也可能反对。采用“作者+时间”标注方式有很多优点。
人工智能自从1956年提出以来经历的道路非常曲折,经历了三落三起。在每一次即将衰落之际,恰巧有一个大专家(团队)临危受命,以一盘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陈德旺
如果仔细考察,在大框架之下,某些时候仍见“暗流汹涌”,与量子革命相关的暗流是热力学及统计物理的发展。因此,本篇我们介绍两位先后走向自杀道路的统计物理学家师徒俩……张天蓉
多从别人身上学习,你会变得更加完美,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喜乐。我们都是人,不完美的存在,有很多缺点和弱点,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才能一点点学习并进步……张宁
临床试验的一个要点是,应纳入不同的患者,以确保结果将适用于一般人群中的患者。但一项新研究发现,研究人员招募患者参加癌症临床试验时可能存在偏见和刻板印象。
刚开始计划执行时,本科生通常会感到各种不适应并会碰到各类问题。就其本质而言,计划执行的过程是对本科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大型考验,包括自制力、时间管理、动力愿景、拖延犹豫等等。
金属材料伴随人类走过上千年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说到金属能够抗菌,可能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其实把种类繁多的金属按照化学元素的方式去看待,就容易理解的多。
减少科研评价和行政命令对科研工作的干扰,将发表论文与个人收入脱钩,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探索未知世界而发表论文,才能树立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让学术研究回归初心。
3月6日发表于《自然》的一篇文章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国内外的科学家。他们中很多人表示,新冠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或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药物阻断该病原体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第一次给113名研究生通过网络的形式讲授一门课,课程内容与“科技论文写作”相关,从命题来看,这是一门关于写作技法的课程。临时起意,我决定给同学们普及一些科技论文之外的内容。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看到宋朝诗人舒岳祥写的这首诗,能想到写的是什么植物?熟悉植物分类的朋友应该想到这首诗描述的是豆科植物紫荆。
冯诺依曼闷棍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科研评价中,怎样有效地规避冯闷棍,鼓励年轻科研人员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也是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