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被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文章刷屏,众多媒体从各自角度纷纷报道。我本不是一个跟风的人,更不想标新立异,显得与众不同。只是去年野外考察途径地震现场,积累了太多感触,不吐不快。
汶川县城是一座沿江而建的小城,两面是山,中间夹着闽江。中国的河流多是自西向东流淌,而闽江在汶川却成为倒趟河。岷江奔流不息,这里曾经是古蜀国故地,是古老羌族的发源地,历来有着“川西锁钥、西羌门户”之称。汶川从来不缺乏历史的沉淀,黄帝之妻嫘祖在蜀国出生,其子昌邑也取蜀女为妻,蜀国因而成为华夏文明的另一支脉。随后,大禹带领先民们在这里治理水患。三国姜维在这里屯兵,红四方军长征期间从这里经过……
2008年下午2点28分,一声巨响,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释放震撼山河的力量。山川变色,天地昏暗,一瞬间释放了沉积了百年的力量。这一切还要从数百万年前的一次碰撞说起。印度洋板块撞见亚欧板块,青藏高原慢抬升,成为世界的屋脊。抬起后的青藏高原,底部沉积了巨大的地壳物质,这些地壳物质向薄弱高原的东部释放。然而,四川盆地坚硬的基地,死死阻挡了青藏高原地下物质侵入。彼此的较量产生了龙门山断裂带,彼此积累的能量,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以地震波的形似释放出来。这一次地震,震中在汶川映秀震的牛圈沟。汶川县城的西北角,至今保留着阿师专的美术楼,危楼的上面有一个大大的钟表,时间永远定格在2:28——记录者地震发生的时刻。
5·12地震中最惨烈的地方在映秀镇,映秀最惨烈的地方在映秀小学。下午2:28分,学校师生向往常一样上课。突然,远方一声巨响,山体巨石滑落,天空瞬间被尘土吞没,大地开始颤抖,房屋瞬间倒塌。顷刻间,映秀小学成为一片废墟,只留下一座旗杆。全镇7-13岁的小学生几乎都集中在这所学校。当时救援的人员根本找不到这所学校了,只是看到旗杆,才摸清大概的位置。原来的映秀小学成为如今的映秀公园,还留有一座旗杆,在空当当地飘扬。
人类文明的足迹再次被遗为废墟。废墟下的人们安葬好同胞,擦干眼泪、重整衣衫,在原来的遗上再造新城。如今的汶川、北川面貌一新,地震中心映秀也成为特色旅游小镇。
我出差路过映秀,晚上住在映秀东村主题酒店,最大是感触这里的物价比成都贵。第二天一早,我去参观漩口中学,下面依旧埋藏着死难者的尸体。在漩口中学,一个过道上,一个摄影师给每个路过的游客拍照,赫然写着免费拍照留念。我不是很喜欢在灾难的场景拍照。可是,似乎由不得我,摄影师站在必经之地上。拍完去取照片,门口工作人员给我拿出一张大照片和一张小照片,说小照片免费,大照片15元。景区宰客在中国不新鲜,我不是苛求映秀不能有欺诈,可是眼前就是死难的同伴,面对此景,我总觉得不是滋味。
中午,我去地震震中牛圈沟,路上遇到一个十岁的小朋友,瘦弱但有精神,他正在牵羊。我问他如何去震中,他给我指了路,可是我依旧不是很清楚。于是他带我上山。路上我们相互交谈,得知他爸爸去世了,母亲改嫁了,如今跟着庙里的和尚生活。我很想见见他的师傅(和尚),可是出去云游了。我问他还上学吗? 他说:“不上了”。我继续问:“想上吗?”他说:“想”。可是,他户口不在镇上,也没有监护人,解决不了。我很想帮他,可是不知从何帮起。我们缅怀地震遇难的同胞,可是眼前地震之地的少年竟然辍学了,这究竟痛了谁的心!
痛定思痛,如果再发生一次大地震,汶川将会如何,中国将会如何,我们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我不知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些问题。中国最伟大的创举就在于无论多么坏的事情都可以把它变成好事。可是很多时候,灾难却不以人类的意愿为转移。尤其是汶川、映秀这些地方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而地震有自己的活动周期,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依旧存在。中国的领土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7%;领土上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陆地地震的33%,为什么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近60%?(此处出自嵇少丞教授在南方周末的文章)。难道这些不值得思考吗?
我看到媒体上要么是含情脉脉的软文,要么是慷慨激昂的赞歌,却不曾看到谁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有些残酷,我还是要想。如果再次发生地震,我们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1映秀镇的上方,不足2公里,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叫紫坪铺水库,完工于2006年。地震断裂带上是否可以建大坝,这好像已经不是一个学术争论的问题,然而在中国却实实在在存在。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次是水库诱发地震。幸好在地震之前水库已经把水放干。如果地震再一次到了,如果冲垮了大坝,那究竟是人祸还是天灾?
2 水源地的重工业咋办?映秀镇上游,有一系列重工业,比如阿坝州铝厂、西南水泥厂等。这些重工业在平常时段都可能是安全隐患,如果发生地震,这些安全隐患将会被无限放大。
3 是否有足够的绿地。虽然映秀镇房子不高,但是我并没有足够的空地。仅存的广场都被安排其他用途。还有这里的房子虽然漂亮,却是华而不实,房子的墙上都是用叶岩堆积的装饰,如果地震,这些装饰物会首先坍塌,很有可能阻塞道路。
4 道路是否畅通。地震之后及时救援十分关键。可是如今,我从九寨沟一路走来,平常时日道路都难走。原因在于很多新修建的道路,被来往的大卡车压坏了。别说是地震,哪怕遇上夏季大雨,道路都很难通过。
5 城镇依旧建在断裂带上。我所看到汶川、映秀,几乎都是在原地址,或者附近修建。城镇能否建在断裂带上,这难道也是一个学术争论的问题吗?
6比灾难更惨烈的是人们对待灾难的态度。人真的可以胜天吗?北川半个县城被山体掩埋,而汶川地震博物馆而标语上赫然写着:战天斗地。人真的可以胜天吗?
恩格斯说,人类是自然之子,人永远不能割断与自然界的联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目的以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自然不断地适应人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也必须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这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因为人类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同时,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即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反馈给人类。
参考资料
血的教训不应淡忘——写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http://www.infzm.com/content/28331
上述图片均为 赵序茅 拍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序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90233-111363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