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被绿孔雀刷屏,朋友圈里纷纷转发保护绿孔雀的帖子。不禁感叹,网络在动物保护中的巨大作用。一个濒危的物种可以迅速走红,让公众熟知,这对于动物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如何保护绿孔雀,说得已经很多了,今天想聊聊绿孔雀的日常生活,不知你知道多少?
《南方异物志》中的绿孔雀
如今,绿孔雀在中国极度濒危,据估计数量不足500只。而在古代,绿孔雀的数量却非常多。据《南方异物志》记载:“孔雀,交趾、雷、罗诸州甚多,生高山乔木之上。大如雁,高三四尺,不减于鹤。细颈隆背,头戴三毛长寸许。数十群飞,栖游冈陵。晨则鸣声相和,其声曰都护。”
关于幼孔雀的成长过程,清代的刘世馨根据他在岭南多年的经验,写了一部《粤屑》。在书中他写道:钦州一带的人民多饲养孔雀。可是怎样找小孔雀呢?办法就是到深山中去寻找孔雀蛋,带回后借由母鸡孵化,一般经过48天(孔雀实际孵化期为26-28天),小孔雀就破壳而出了。对于初出的小孔雀,开始饲以蚂蚁卵,3天后,便可像一般小鸡一样饲养。随着成长,小孔雀的头上会慢慢长出翎冠。此外,书里还谈到,钦州一带有的人家饲养孔雀几十只,当成群的孔雀在空中飞翔时,可谓是“光彩夺目”。
孔雀胆有毒么?
提到孔雀,不能不提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孔雀胆”了,在民间各种演义中,称之为剧毒之药。据元朝熊太古《冀越集》记载,“孔雀与蛇交,故血、胆皆伤人”。而《日华》及《异物志》却说,“其血与首,能解大毒”。实际上,孔雀的胆并没有毒,而“孔雀胆”不过是一种挂名的毒药罢了。
古代对于孔雀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演绎和感官的描述上,直到现代,人们对绿孔雀才有了科学的认识。1996年,中国鸟类学家杨晓君等人在云南省景东县对春季绿孔雀的栖息地和行为活动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得到下述发现:绿孔雀的栖息地类型有季风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针阔混交林、稀树灌丛、荒地灌草丛、农田等;绿孔雀主要选择乔木林、离水源和人为活动区较近、光照条件好、植被分为5层和土壤干燥的生境类型活动,其中农田是其最主要的觅食场所;绿孔雀的活动范围为0.38-0.56平方公里;绿孔雀的行为活动具有上午和傍晚两个较明显的高峰,大约有一半的时间(51.82%)用来觅食;绿孔雀的鸣叫频次具有明显的日节律性,主要出现在白天7-10点和晚上7点,最高峰则在白天9-10点。
绿孔雀的觅食、饮水与鸣叫
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食物在鸟类的生存中占据着重要份额。绿孔雀的食物多种多样,如果是地面上的草叶或者散落的果实,它们会直接低下头啄食;如果是比它们高的花或者种子,它们会跳起来啄食;如果是蚱蜢,它们则会跑来跑去,甚至也跳跃起来。通常情况下,绿孔雀在一天中有早晨和下午两个取食高峰。早晨从休息地起来后,它们直接到觅食区取食3-4小时,饱餐过后的它们又会走到有遮蔽的地区休息,等到下午再出来觅食4-5小时。
在去觅食地的途中,通常会有一只孔雀充当首领走在群体的最前面。如果赶上觅食的地方过热,绿孔雀会先到附近隐蔽的地方遮阳,或者回去休息等到下午再出来觅食;如果来到一片开阔的觅食地,它们则会先停下身来,直起脖子,左右转动头部,以观察周围是否安全,然后才开始觅食。这是它们应对天敌的策略。
除了觅食,饮水也是绿孔雀每天要做的事情之一。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在上午6-11点和下午1-5点喝水。有时是单个个体去,有时则结群一起去。如果是一群,首领孔雀便会走在前面,带领大家寻找水源地。在喝水时,绿孔雀身体站立,头部接近水面,将喙伸进水中吸吮,几秒后抬起头,脖子呈“S”形,将水吞咽。之后,它便停下来观察周围片刻,再继续喝水,周而复始直至离开。
绿孔雀之所以选择在早晨和下午进行觅食、饮水,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白天日晒,因此中间的空余时间它们便隐蔽起来或者休息。绿孔雀会到觅食点附近的茂密树林中栖息,并且是避免被干扰的地方。如果上树,它们会选择4-9米高的大树,同样先是在树枝上站一会儿,在确保安全后,再卧下。隐蔽或休息的同时,它们还会整理羽毛。
鸣叫是绿孔雀彼此交流的方式
鸣叫时,绿孔雀一般颈部或头部直立,身体和尾巴下降。繁殖期,它们的鸣叫会明显增加。虽然绿孔雀的鸣叫没有鸣禽那样丰富多彩,不过仔细辨别,还是可以发现每一种声音都具有其独特的含义。绿孔雀大概能发出6种鸣叫声。
第一种叫声“auwo”,在绿孔雀交流中最普遍。雌雄绿孔雀都会发出这种叫声,叫声可以重复1-3次,持续时间能够达到20秒。早晨和下午最为频繁。
第二种叫声“kokoko”,这是绿孔雀在飞行时候的叫声。当绿孔雀受到干扰时也会发出这种叫声。这种叫声有两种变化——“krooooow……kokokoko”和“auwo……kokokoko……”。前者听起来持续时间比较短,但是可以重复,后者是在当其发现干扰并通知其他个体的时候发出的。
第三种叫声“kroooooooow”,这是当绿孔雀寻找它的伙伴或者孩子的时候发出的叫声
第四种叫声“tek,tek,tek……”或“tek,tek,tek……krooooowkokoko”,通常情况下,这种叫声由雌孔雀发出,是在它们怀疑周围有异常的时候。这时,它们首先保持安静或警惕,并向前移动接近引起它们怀疑的目标,如果目标得到确认,它们会保持安静或者继续活动。
第五种叫声“eewooooo,eewwaooo”或“ngeeeeeeyooo”,这种叫声是成年雄孔雀所特有的,只有处在交配期时才发出。其所传达的信号是“雄孔雀已经交配”,或者为雌孔雀吸引。
第六种叫声“Sheeiiks”,这是成年雄孔雀在交配过程中发出的独有声音。
孔雀开屏
对于绿孔雀的日常行为,人们会感到十分有趣。但最为期待的,莫过于“孔雀开屏”了。开屏其实是绿孔雀的炫耀行为,以此来吸引雌孔雀。在发情期,雄孔雀会选择一块开阔地区进行表演。这是绿孔雀的一种策略,因为开阔地区更容易被雌孔雀发现,在获得更大舞蹈空间的同时,也容易发现干扰和天敌。有意思的是,不仅成年的雄孔雀会在开阔地区跳舞,亚成年雄孔雀也会这样做,但是它们的目的不是吸引异性,而是为了学习舞蹈。
看见异性的雄性绿孔雀在开屏
在跳舞的过程中,如果雌孔雀接近雄孔雀,雄孔雀便会打开所有的羽毛,也就是“开屏”了。雄孔雀在开屏的时候会提起整个婚羽并展开,由尾羽支撑,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上面布满金属绿色和紫色,羽毛形成蓝色的眼圈和绿色的边缘。此时,如果雌孔雀从前面靠近雄孔雀,雄孔雀的婚羽就会在几分钟内振动,并伴有像拨浪鼓一样的声音“……sssseerrr,……sssseerrr,sssseerrr……”。为了吸引雌孔雀,雄孔雀有时会突然转身将尾巴展示给雌孔雀,随后又与其面对面,振动着巨大的婚羽。
如果雌孔雀同意,便会蹲伏身体,由雄孔雀顺势骑到它的背上进行交配。但如果雌孔雀对雄孔雀的舞蹈不感兴趣,就会继续先前的活动,比如觅食、喝水,或者移动到其他地方。而此刻,雄孔雀也会停止舞蹈。
雌雄绿孔雀交配
在繁殖期,雄性绿孔雀间还会经常上演打斗场面,它们之间的安全距离从1至100米不等。当两只实力相当的绿孔雀彼此走近的时候,它们会跳起来打斗,直到一方获胜,打斗才终止。有时候战斗结束了,获胜的一方还会去追逐失败者。对于雄孔雀是否会占领对方的领域还不得而知,但成年雄孔雀会彼此保持一个清晰的距离,尤其在繁殖期的时候,这个距离是非常明确的。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用途。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指正!
相关专题:博物之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序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90233-109434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