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歌王红耳鹎
文/邹桂萍
红耳鹎主要生活在亚洲热带地区,澳洲、北美洲、毛里求斯也有引进并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在国内,它们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香港等地区。红耳鹎羽色艳丽,善于鸣叫,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红耳鹎上体色,邹桂萍拍摄
霸气侧漏
红耳鹎长相独特,见过一次便叫人过目不忘。它的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高耸的黑色冠羽,像是戴了一顶高高的巫师帽,又像是尖顶的凤尾鸡冠花,略显夸张,而又霸气侧漏。这顶神气的羽冠为它赢得许多外号:黑头公、高冠鸟、高鸡冠、高髻冠、高髻郎。它的眼睛下后方有斑块状的鲜红色羽簇,“红耳鹎”、“红颊鹎”之名因此而来,而英文名Red-Whiskered Bulbul也着重描述它的红腮。
我第一次在公园见到红耳鹎的时候,它背对着我,身体微侧,回眸一看,鸟喙张开,像是一次威猛有力的警告,特别霸气!我对比了观鸟手册的照片,看到它的臀部是红色的。第二次去公园时,我特别留意红屁股的鸟,果然看到一只:它头顶的黑羽微微隆起,身被棕褐色羽毛。我非常开心地咔咔按下快门,心里美滋滋的。
可是,当我把照片放到电脑上一看,这个鸟儿怎么没有红耳朵啊?我把两次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虽然两只鸟儿尾下覆羽都是红色的,但是这只头顶斜插的“黑扫帚”是小号的,胸前没有敞开的黑褐色“大衣领”,脸颊也没有红耳鹎典型的白斑。原来这只是白喉红臀鹎,和红耳鹎长相相似。但是,红耳鹎相异的地方在于:高黑冠、红耳朵、白脸蛋、黑褐领。
红耳鹎,邹桂萍拍摄
白喉红臀鹎,邹桂萍拍摄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红耳鹎都有红耳朵呢?并非如此。幼鸟的长相和成鸟大有出入,不信且看它成长的过程。幼鸟出生几日后,头部和背部还裸露嫩红的肉,但是头顶的绒羽却长得乌黑浓密。看来,这份霸气是与生俱来啊!之后,全身的羽毛逐渐变厚,顶羽越长越高,两颊的白斑也开始长出,尾巴在不知不觉间变长。臀部的颜色由淡变深,从浅黄色,到橙黄色,但是要到它眼后的红斑长出之后,臀部才最终变成鲜红色。此时,它才最终长成父母的样子。
除了长相,红耳鹎的霸气还表现在行为方面。9月初,单色鱼木树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引得许多白头鹎陆续前来光顾。红耳鹎姗姗来迟,刚一出场,一家几个小孩不停地打闹,嘴里喊着“我霸—我霸”。其中一只幼鸟看中了白头鹎占据的枝头,直接进行驱赶,然后取而代之,纵情地享受美味。
红耳鹎最威猛的时候,要数在繁殖期间守卫领地的时候。红耳鹎是单亲孵卵,雄鸟负责驱逐入侵者,保卫家园。每当有其他鸟儿侵犯它的领地,它先进行口头警告,然后是威吓炫耀,如果入侵者还不离开,它就发动攻击。入侵地点距离领地中心越近,红耳鹎的攻击速度越快,甚至12秒就发动攻击。
当然,霸气的红耳鹎也有温柔可爱的一面。傍晚时分,它们常常高据枝头,整理羽毛,有时成双成对,相互挨着,十分恩爱。有一次,我见到一只亲鸟带着红耳鹎宝宝洗澡,而另一只亲鸟在一旁的灌木丛上把风,画面相当温馨!它们也有的喜欢结成10来只的群体,站在高大茂密的树枝上相互叫嚣“喂提袜—喂提袜”,一旦树下有行人走过,它们马上争相飞上更高的树枝。
红耳鹎亚成体,邹桂萍拍摄
泰国歌王
说起泰国文化,我们马上想起就会人妖。人妖同时拥有男性的生殖系统,和女性的第二性征,身材和长相特别性感、妩媚,因而大受游客欢迎。但是毫不客气地说,人妖行业就是在用命换钱,他们体内长期激素紊乱,寿命往往很短。贪婪的泰国人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利用人妖,这是不大人道的。
无独有偶,自然界中也有一种鸟儿为人们所用,大量被捕到了的近危的地步。这种鸟儿就是红耳鹎,一种霸气侧漏、善于鸣叫的鸟儿。泰国人喜爱饲养红耳鹎,而在南部地区更是成为一种文化,几乎每户人家的庭院里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据统计,泰国全国有不下100个红耳鹎俱乐部,其中一个大型的拥有超过5万会员,每个会员据计饲养5-10只红耳鹎,有的甚至超过30只。因此泰国笼养红耳鹎的数量是以百万计的。但是与此同时,野外的数量急剧下降。
笼养红耳鹎在泰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饲养红耳鹎,并用来进行斗鸟比赛,就如斗鸡、斗蛐蛐一样。到了70年代,人们发现红耳鹎的叫声多变,于是武斗变成文斗,红耳鹎歌鸣大赛诞生了。
红耳鹎的叫声婉转多变,能唱高音、中音和低音,是当之无愧的泰国歌王候选人。政府组织了一年一度的红耳鹎歌鸣大赛,评选最佳歌者,并为饲养者设置了丰富的奖金,吸引了全国许多参赛者。这一活动无疑加速了红耳鹎野外数量锐减的步伐。
为了夺冠得奖,人们想方设法改良红耳鹎的基因,比如让红耳鹎和其他鸟类进行杂交。根据 Techachoochert & Round 的研究,笼养的红耳鹎和黄臀鹎进行交配,生下的第一代后代和黄臀鹎相似:没有黑冠,没有红耳,也没有白颊和红臀。但是将它和红耳鹎交配,第二代后代就出现了黑冠,以及特别小的红斑和白斑。继续和红耳鹎交配,到了第四代,长相和红耳鹎就难以区分了。此外,笼养红耳鹎还和红臀鹎、白耳鹎、白眶鹎、纹喉鹎、黑冠黄鹎、黑短脚鹎等进行交配。红耳鹎的基因已经不再纯正。
泰国人善于抓住红耳鹎的特点,而为己所用:美貌可用于观赏,霸气可用于斗鸟,歌唱可用于竞赛。为了一己私欲,他们大量捕捉红耳鹎,杂交以改变其体色、歌喉,美其名曰放大红耳鹎的优点。但是,因为过度捕捉和基因改造的原因,有些专家已经开始担心红耳鹎从泰国灭绝的问题。
红耳鹎捕捉蝗虫等农业害虫,取食果实的同时还帮忙传播种子。这种喜闻乐见的鸟儿,假如从野外灭绝了,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生态问题呢。
北扩之路
我把拍到的红耳鹎照片和朋友分享,他忽然告诉我:去年冬天,他在北京的公园里见过这种鸟儿。咦,红耳鹎不是热带鸟儿吗,怎么跑到北方去越冬了?或者,它是从饲养的笼子里偷跑出来的,还是不小心迷路去到的?我充满了好奇。
一查资料,才知道近几年北京的几个地方都发现了红耳鹎,包括大观园、景山公园、南海子公园。寄居在大观园的红耳鹎已经成为常客,无论夏冬都可见到它们的身影。不过,这种活泼可爱的鸟儿还是比较罕见,一般每处只有一两只。
不仅仅是北京,上海、南京也出现了红耳鹎的身影。上海野鸟会的鸟友从2009年开始就在西郊公园拍到红耳鹎,不过只有一两只。到了2013年,红耳鹎育雏的照片进入视野,幼鸟仅一只。2015年,在南京的中山植物园,十几只红耳鹎在树丛间上下跳窜,成为罕见的贵宾。
在河南,2011年有研究者在郑州市人民公园见到10余只红耳鹎,而2012年,在郑州东区林秀园观测到红耳鹎在6-7月间收集筑巢材料。由此可见,红耳鹎已经成为该地区的留鸟。
红耳鹎能否在北方建立稳定的种群,成为当地常见的鸟儿呢?我们且来看看它的好朋友白头鹎的北扩之路,也许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白头鹎过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留鸟,不迁徙。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白头鹎加入了向北扩散的大军。2000年前后,山东、河南、河北和北京地区记录到白头鹎的分布,之后继续向西北和东北扩散。2003年扩散到辽宁大连,2006年到青海西宁,2012年到辽宁沈阳。
同样属于鹎类,红耳鹎和白头鹎都是杂食性鸟类,食物的相似性高达72%。不过,红耳鹎的食物种类比白头鹎更少。在广西玉林,红耳鹎取食的动物性食物为4种类型,植物性食物为5种类型,而白头鹎取食的两类食物类型各为8种。难怪在北扩的路上,白头鹎极具开拓性,而红耳鹎要保守得多。
白头鹎当了北扩先锋,如今遍布北方的许多城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红耳鹎初来乍到,要从白头鹎的餐桌上分得一杯羹,还得仰仗这个朋友多多关照。不过,在北京的大观园,白头鹎十分霸道,为了独占鸟友带来的食物,多次对红耳鹎进行驱赶。看来,红耳鹎的北扩之路还是困难重重。
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红耳鹎也会遍布北方的城乡。
红耳鹎初长成,邹桂萍拍摄
红耳鹎秀恩爱,邹桂萍拍摄
参考文献:
[1] cyz701.(2014-06-01). 大观园再拍红耳鹎.
http://www.yododo.com/blog/014655059E81028DFF808081465446F5
[2] Sotthibandhu, S. (2003). Territorial defenseof the red-whiskered bulbul, Pycnonotus jocosus (Pycnonotidae), in a semi-wildhabitat of the bird farm. Songklanakarin J. Sci. Technol, 25(5), 553-563.
[3] Techachoochert, S., & Round, P. D.(2013). Red-whiskered Bulbul: Are trapping and unregulated aviculturalpractices pushing this species towards extinction in Thailand. Birding Asia, 20: 49-52.
[4] 蒋德梦, 农正权, 蒋爱伍, & 罗旭. (2015). 北热带石灰岩地区红耳鹎的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 动物学杂志, 50(3),359-365.
[5] 李东来,丁振军, 殷江霞,& 万冬梅. (2013). 白头鹎分布区进一步北扩至沈阳.动物学杂志,(1), 74-74.
[6] 梅建明. (2015-10-12).罕见“贵宾”红耳鹎嬉闹南京中山植物园. 扬子晚报
[7] 彭红元, 文清华, 黄捷, & 黄远鲜. (2008). 3 种鹎科鸟类春季食性的分析和比较.四川动物, 27(1), 99-101.
[8] 石城人. (2014-02-26). 红耳鹎申城繁育记录.
http://www.shwbs.org/swb/read.php?tid=814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