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xn 纺织,让生活更美好!

博文

话说牛仔裤之牛从何处来

已有 3767 次阅读 2015-10-22 09:5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光棍, 牛仔裤, 雅各布, 李维斯

话说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纪50年代,美国加州兴起淘金热潮,一个叫李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德国小伙来到淘金圣地旧金山。他所采购的搭帐篷和马车蓬的帆布无人问津,李维·斯特劳斯面对一堆堆的帆布,愁眉不展,突然灵机一动,把帆布裁剪做成裤子,卖给淘金工人。李维是个很有头脑的商人啊,别人从土地里淘金,他从淘金者身上淘金。由于帆布比棉布更加结实耐磨,大受淘金工人的欢迎,当然,这种裤子还不叫牛仔裤,而叫做齐腰工装裤。很像前段时间流行的齐什么小短裙一样,哦哦,小编又邪恶了,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此外,牛仔裤的jeans最初是指意大利港口水手所穿的结实粗糙的斜纹布料所做的工作裤,后来的后来,因为李维斯,就成了牛仔裤。

 

图-1 总统也爱牛仔裤

牛仔裤的真正奠基者则是一个叫做雅各布·戴维斯的犹太移民,同样,雅各布·戴维斯也是一个流浪汉屌丝,以缝制马背毡、货车遮篷和帐篷为生。1870年的某一天,一个伐木工的妻子请他做一条结实耐穿的裤子,雅各布就用最坚韧的粗斜纹布做裤子,想到裤子最容易在插兜的缝合处撕破,就用缝合马毡的铆钉缝合裤子的插兜,把铆钉锤入前后插兜的角边。铆钉缝制的裤子越卖越多,雅各布逐渐认识到了这项发明的意义,于是就想申请专利,但是没有申请专利的经费,就找到了布料供应商李维·施特劳斯。提议由李维·施特劳斯支付专利费,两人共享专利权,终于在1873520号被授权,于是这一天变成了牛仔裤诞生的纪念日。520号,牛仔裤注定要风靡的节奏啊!

 

图-2 玛丽莲·梦露的牛仔裤

话说雅各布找到李维共同申请专利的时候,李维可以选择不理睬雅各布,然后,这种裤子就会被争相模仿,满大街的山寨,就不会有李维斯的品牌,哦,这个应该是在天朝。李维知道了铆钉裤子的做法,也可以甩开雅各布,然后,自己申请专利,闷声发大财,哦,这个貌似也会发生在天朝。但是,李维选择了和雅各布一起合作,共同申请专利,然后,共同生产牛仔裤,一起发财做事业,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智慧啊!1985年,为了纪念牛仔裤的发明者雅各布,意大利著名服装商塔托·巴蒂拉创立了雅各布·科恩的品牌,据说是因为雅各布·戴维斯原名雅各布·尤菲斯,感觉用哪个姓氏都不合适,于是就采用了犹太人最常用的姓氏科恩。后来,经过塔托·巴蒂拉儿子的发展,雅各布·科恩成了顶级奢侈牛仔品牌,只是,这种几千块的奢侈牛仔裤,我等屌丝就不要想了,还是咬咬牙跺跺脚买个李维斯吧!


后来,李维则进一步根据工人们的需要设计服装,并在他的广告中说:“本产品最适合广大的农民、工人、矿工以及所有的劳动人民”。不禁感叹,早在19世纪李维就深谙得屌丝者得天下的道理啊,正如周总理说的那样: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为了强调裤子的结实耐用,李维又在牛仔裤衬里提出了终身维护的承诺,即如果牛仔裤撕裂了,可以免费以旧换新。当然,文不如表,表不如图,逐渐,两匹马试图撕破牛仔裤的图案成为了李维斯的商标,如图片所示。顺便说一下,李维斯501系列是李维斯最经典最畅销的产品,是典范中的典范,直筒中腰剪裁,纽扣式设计,保留经典的版型和Levi's原创的红旗、裤后的皮牌、裤后袋的双行弧形缝线以及裤上的铜制撞钉等。正如香奈儿说的那样——时尚瞬息万变,唯有风格永存。

 

图-3 李维斯501系列

此外,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大多数牛仔裤右边的口袋里还会有一个小口袋,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话说牛仔裤最早作为工装裤出现,工人在干活时,为了避免手表(当然,那个时候多数还是怀表)被刮花,会拿下来放在牛仔裤的小口袋里。后来,手表逐渐取代了怀表,现在,手机又逐渐取代了手表,小口袋主要是装饰作用,但是,依然可以放很多东西,比如,文艺青年可以装个MP3播放器,普通青年可以装个硬币零钱,二逼青年可以把小口袋缝起来或者拆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牛仔裤的鼻祖,李维·施特劳斯是个资深光棍,你单身二十多年算什么,我们的牛仔大王单身了七十多年呢!流行的不只是牛仔,但牛仔总是流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28125-929993.html

上一篇:写在中原工学院校庆六十周年
下一篇:话说牛仔裤之牛向何处去
收藏 IP: 183.192.89.*| 热度|

4 李健 戴德昌 李竞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