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xn 纺织,让生活更美好!

博文

小博入学一周年,有感于纺织学科内涵 精选

已有 6943 次阅读 2016-9-20 13:2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 纤维, 纺织, 上海市, 东华大学

夏日的燥热逐渐淡去,初秋的空气丝丝入凉。南国的秋,来的缓,来的慢。望着窗外蓝色天空里清澈的云朵,蓦然发觉,来到这魔都小城的东华大学读博整整一年了。说是魔都,因为东华大学的的确确位于魔都大上海,甚至由于知名度太低,以至于官方宣传里为了表明地理位置都要特意署名上海东华大学。说是小城,因为东华大学主校区不在上海市区,而在上海市的卫星城松江区,松江区的郊区松江大学城。


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是我国纺织界的带头大哥。在那个唱衰纺织夕阳产业的年代,纺织工业部被取消,以中国纺织大学为代表的纺织院校纷纷改名去纺织化。作为唯一以纺织服装特色入选国家211工程的院校,东华大学是低调的,也是高调的。说是低调的,是因为东华大学的特色是纺织服装,纤维材料,像一个严重偏科的孩子。以至于在这个全民科研的年代,东华大学显得如此低调,每年的国家基金数仅仅五六十项。远低于很多省属地方院校的战绩,让这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理工科大学多少有些尴尬。说是高调的,是因为东华大学在纺织印染,纤维材料和服装艺术等领域具有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初到东华时,并不喜欢这里,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好几次想过退学。后来的故事,就像很多爱情小说里写的那样,两个初初相遇尴尬百出互不顺眼的男女,逐渐擦出了火花爱上了彼此。东华大学不是顶级名校,却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可以让我在纺织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导师不是大牛学者,但敬业勤恳的工作精神,真诚内敛的做事态度使我感到无限钦佩。东华纺院拍个电镜都要等上个把月,众多教授博导也没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牛逼的科研资源自然谈不上,但是科研氛围不急不慢,有着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一直以来,都在纠结一个问题,什么是纺织?纺织学科究竟要研究什么?曾几何时,纺织系的专业设置还是棉纺工程,麻纺工程,毛纺工程,丝绸和机织等等,后来就统一为纺织工程。作为在大纺织背景下完成本科学习的纺织人,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非织造学和纺织品设计学。值得注意的是,除纺织材料学以外,其余的课程都是关于纺织加工的课程,曾经的棉麻丝毛纺统一为纺纱学,新的纺纱学淡化了不同纤维原料的特征,着重于共性的纺纱工艺过程。机织、针织和非织则是关于不同纺织品加工方法的课程,纺织品设计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关于机织物和针织物花纹结构的课程。值得玩味的是,本科课程中关于纺织加工的课程如此之多,而硕博科研阶段关于纺织加工的研究如此之少。以我所在的东华纺院为例,虽然纺工类历史更悠久,纺材类的二级学科方向多为近年来新近设立。但纺材类蓬勃发展,纺工类和纺材类博士生的数量大约是三七分。纺材如此强势的情况下,纺织加工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市场的推动,比如近年来内衣行业,针织外套和装饰纺织品等的发展促进了针织的繁荣,尿不湿,餐巾纸和环保购物袋等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非织的快速发展。相比于纺织加工研究的工程性,纺织材料的研究则有更多的科学意味。


纺织材料的研究可以说是源于高分子材料,比如号称纺织材料领域拓荒者的姚穆院士尊称高分子材料泰斗徐僖院士为前辈,其他一些纺织界的大牛学者也大多有着高分子材料的背景。但是,纺织材料不同于高分子材料的区别在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分支化纤材料主要关注于单根纤维的性质,我们纺织学科则更关注纤维集合体,即一群纤维在一起时的性质。此外,纺织纤维不仅仅局限于高分子材料,还包括陶瓷材料和碳纤维各类无机纤维等,应用最广泛的棉麻纤维和丝绸等也不属于主流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范围。由此可知,如果从材料的角度来看,纺织学科的最小单元是纤维,研究对象主要是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与性能。比如,高分子学科关注单根化学纤维,无机材料关注单根无机纤维,棉麻纤维和丝绸也有相应农林类学科关注。这些学科和纺织学科的分界线在于纤维材料尺度效应,比如将聚酯切片做成聚酯纤维后,虽然化学组分完全一致,由于外观变化引起的尺度效应而带来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变化。当然,纺织学科最主要的关注点还是纤维集合体。单根纤维和纤维集合体的区别类似于人类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虽然都是人类,但是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一群人绝对不同。纤维材料也是这样,比如热学性质,单根纤维的传热隔热和一团纤维绝对不同,其他力学,光学,电学和声学等亦然。就像枕头和棉被,即使填充一样的纤维,通过调控结构,棉被也可以软软的,枕头也可以弹弹的。突然感觉,纺织学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小博的我能够做的事情很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928125-1003971.html

上一篇:话说牛仔裤之牛向何处去
下一篇:也说大学改名——以东华大学为例
收藏 IP: 116.246.2.*| 热度|

8 蔡新安 史晓雷 李卓亭 李学宽 黄永义 唐久英 李泳 曾泳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