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元
高考随想
2021-6-7 08:46
阅读:1655

 今天又是一年高考季,本来和我无关,但因为高考要封我上下班的路,不得不关注一下。

想起自己当年高考,就是人生中普通的六天(那时候三天省预考,三天全国统考),如果说有什么差别,那就是高考时间和工厂的食堂服务时间对不上,不得不吃方便面(那时候的方便面是面饼和调料单独卖的)。因为我是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高考的。

1977年恢复高考,半年后恢复了中专考试,正好赶上我初中毕业。没有哪个农村孩子能放弃“城市户口+商品粮+国家干部身份”的诱惑,所以在高中开学一个月后去读中专了。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81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到煤炭部直属的一个机械厂做技术员。作为文革后知识分子代表风光了半年后,77级本科毕业生毕业进厂。记得当时中专毕业生工资是34.5元,而本科毕业生是41.5元。深重的失落感使我萌生了参加高考的冲动。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的高考支持产业链,正好车间师傅的女儿高考失利进了工厂的技校。我就向她借了全套高中课本,女孩子心细,好像只有一本语文课本没有找到。利用业余时间(工资对我们家庭很重要,不愿意请假)看高中课本,如果说数学和物理在中专里还学了一点的话,那其他课程几乎都还是初中水平,英语和生物是零起点。我弟弟和我完全一样的经历,只是故事推迟两年,因此他当时正在中专读书,利用他的学校资源,手抄一些时事政治等和高考有关的内容,寄信给我作备考用,感动至今。

虽然省考差不多只考了50%的分,没想到还通过了,记得化学没来得及看,几乎没有会做的题目。后面的三个月更加努力,最后竟然录取了,当然不是我期望的清北,所以纠结很久要不要去上,因为工资对家庭很重要!记得当时是出于面子才上的,因为如果不去上大学会被误会成没考上。大学报到前回家了一趟,父母知道我要读大学后坐在门槛上很久没有说话。

而我中专的同学,绝大多数完整地经历了国企改制,下岗待业或自谋职业的痛苦过程。在毕业30年第一次同学聚会上,老师动容地说,“国家对不起你们这批孩子,本来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师生哭作一团。是啊,一个初三班能考两三个出来算不错的了。

现在高考还是那个高考,但带给人生的“收益”已经大大减弱,不再是农家孩子的“龙门”,白领和蓝领工资倒挂已经不是个案。大量扩招、大学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脱节是主要原因。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德元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65037-129005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