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仿生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rtinluomin

博文

英文科研论文写作之语法篇(1) 精选

已有 6688 次阅读 2022-9-29 11:37 |个人分类:科研分享|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些同学经常会对我说,我想写英文文章。其实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需要先解决你要说什么的问题。首先你的研究工作有了充实的数据,实验设计合理,数据分析到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这些是你写论文的前提条件。论文,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不过是信息的载体,是表达的符号而已。

最近看研究生的英文科研论文,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四六级通过不通过的,绝大部分同学写作都存在很多语言问题。一篇5000-6000字左右篇幅的英文文章,大概类似的“小错误”在200-300处左右。这些错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老师修改起来也不胜其烦,耽误了时间,也弄坏了心情。现就一些英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大家在写作中稍加注意,或成文后留意修改。写作本来就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即使使用母语写作,也不是说就没有问题,一样存在很多问题,不过那个需要等到写大论文的时候再讨论。

另外单词误用,专业术语不规范的情况比比皆是。希望大家写作一定要严谨规范,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多看几篇文献,对照一下,这些都不是很难的事情,关键看你是否真的用心去做。大家还喜欢使用thisit,这些词很容易指代不清楚,不如直接写清楚为好。写论文的时候经常感觉有些地方不太会说或说不清楚。不会说但知道自己想说什么的话,只需要就去多看几篇文献。我保证,你随便找来一篇文献读上几分钟,就能找到你想说的话的英文表述方法。或者用字典查一下某个词应该如何说,词法和句法是如何的。如果是因为没有想清楚要表达什么意思的话,那就先去想清楚你要说什么,解决要说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表达的问题。

1. And前是否加逗号的问题。

英文写作中有一种“逗号粘连”的错误,是指用逗号连接两个结构独立的句子。我们母语的很多写作习惯会被带到英文中来。这种类似的错误在中文行文中也经常会犯,比如经常说某人“一逗到底”或“文不加点”。英文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其规范,不该加的时候加了,改加的时候反而不加,都是不规范的写作。这种不规范的写作最终导致语言表述不清楚,造成读者的阅读障碍。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and前面是否要加逗号的问题。我们的同学经常忘了加逗号,这种错误在一篇文章中出现频率很高。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加,什么时候不需要加呢。

(一)连接两个独立句子时,需要在and前加逗号。但如果and之后不是完整的句子,则视为没有主语和动宾结构的省略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在and全面使用逗号。

1. the absorption peaks of COO- disappeared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 of P-O appeared”,这是两个独立的句子结构,需要在”and”之前加上逗号,应修改为“the absorption peaks of COO- disappeared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 of P-O appeared

(二)当我们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项目时,要在and”之前加上逗号。

比如:

1. Synthesis of A, B and C,这里and之前需要加逗号。应修改为“Synthesis of A, Band C

2. 1370 cm-1, 620 cm-1, 551 cm-1 and 432 cm-1 应修改为1370 cm-1, 620 cm-1, 551 cm-1and 432 cm-1

3. The distribution of P, Mo, V, Zn and Al are uniform”应修改为“The distribution of P, Mo, V, Znand Al are uniform

以上列举的错误在每个人的文稿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大家又不太在意,似乎认为这些无关宏旨,其实想一想,连这些最基本的错误都会犯,谁还能相信你的学术严谨性呢,对你的研究结论不会产生疑问吗?任何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是以清楚准确的传达信息为首要原则,如果标点符号有助于消除歧义,减少误解,那么就使用,如果反而增加了混乱,那么就放弃使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4925-1357326.html

上一篇:毕业论文不是一天写成的
下一篇:铁离子与烷基季铵阳离子共插层V2O5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收藏 IP: 111.49.65.*| 热度|

2 雷宏江 何应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