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文
一次主动撤稿的经历 精选
2023-11-9 09:06
阅读:78696

    从读研算起到今天,接触科研已经十余年了,通过不断艰辛的付出,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一个科研小白,转变成一枚科研青椒。在这期间经历了无数次被拒稿,不仅品味到艰辛、坎坷,孤独,而且也收获到发表成果的喜悦。

但唯独没有过撤稿的经历,撤稿对于科研人而言,总是不光彩的。毕竟稿件撤稿大多数是由于出现重大失误或者学术不端,才不得已为之。不过这种撤稿是属于事后撤稿,也就是论文发表以后出于种种原因被动的撤稿,其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算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污点。当然还有一种撤稿是属于主动撤稿,就是在稿件投稿过程中或者稿件即将录用时,主动撤回,虽然这种行为不可取,但与事后出现问题的被动撤稿相比,其危害小得多,而且没有几个人能够知道。

    一年前通过文献调研,确信研究方向内的一个小问题至今还未解决,而且与之相关的文献相对比较少;所以当时就决定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随后,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实验结果总结,并且精心撰写了一篇不错的论文。从论文的组织结构,撰写的方法以及语句的组织等各个方面入手,对论文精心打磨,在这基础上,通过多次校对,尽可能多的消除论文中的低级错误。看到论文成品以后,信心满满,于是就将稿件投稿领域内认可度比较高的期刊。

    正如预期的一样,该稿件得到了审稿人的认可。审稿人提出的意见也是比较简单的,大多数的问题都是解释性的问题,收到审稿意见时,只要稍微对稿件做点文字性的修改,修改稿提交以后录用基本不成问题。

    不过就在稿件修改稿的过程中,发现所提出方法存在一个小的bug,也就是所提的方法的有效性只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间里面,并且将这个区间的概率与系统允许失败的概率进行比较。而这个小区间的概率往往是毫秒级别的失败概率,而系统允许失败的概率是每小时的失败概率。这差距就非常大,也无法找到合理的方法将这两种联系起来。而后面所做的工作都是基于这两者关系的比较。

    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向朋友求助,得到的反馈是这两者不能按照论文中的方法直接联系起来,这意味这该方法已经失效。该朋友建议换一种方法,绝对不能按照目前的形式发表。

    然而事实是,目前短期内是找不到其它方法解决;换一种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而且也不知道是否可行。最后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将稿件撤回(直接发邮件和主编解释,然后在系统直接拒绝修改即可),什么时候真正解决了问题,什么时候再发表。

    这次主动撤稿的经历,让自己变得成熟与稳重了,不会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做研究,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铤而走险,更不会为了小小的虚荣心而放弃原则。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忆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7932-140901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